小说《秀拉》的隐喻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秀拉》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所著,是一部讲述黑人女性的小说,黑人秀拉不愿意过黑人女性平淡传统的生活,也不喜欢白人强加给他们的价值观,为了显示自己对残酷现实的反抗开始过反抗、叛逆的生活,但是最后被白人和黑人抛弃,孤独死去。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本文将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角度对小说《秀拉》进行分析。
  关键词: 概念隐喻 连贯性 《秀拉》
  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对小说进行分析,可以达到不一样的语言效果,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更生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像秀拉之类的黑人在白人霸权下的扭曲生活和生存困境,在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最终效果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
  1.概念隐喻的连贯性
  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其中在概念系统中,隐喻是一种深层次的核心概念,这一核心概念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话语的表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概念隐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系统性和连贯性,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小说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其实就是从作品的系统性角度和连贯性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这对于读者理解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分析,可以从同一目标域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和不同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进行分析。
  1.1同一目标域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
  同一目标域的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是指同一个目标域之内,对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进行分析。如对于“争论是旅途”和“争论是容器”这两个概念隐喻,分别对两个改变隐喻进行分析。其中“争论是旅途”,就是说在理想的状态下,随着人们旅途的不断扩大,人们走过的路越来越多,见过的人越来越多,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将其映射到目标面上就是说,随着争论的不断进展,争论面越来越广。而对于“争论是容器”这一概念隐喻,其是说在理想的状态下,容器的表面越大,容器的体积越大,因此容器内的内容越来越多,将其映射到目标域上就是说,随着争论的不断发展,争论面变得越来越广。对于这两个概念隐喻,映射出来的隐喻蕴涵是一样的[1]。
  1.2不同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
  不同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如对于例句“理解是看”这一隐喻,其和“争论是旅途”和“争论是容器”这两个概念隐喻是否具有连贯性呢?在旅行时,随着旅途的不断进展,人们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映射到目标域上就能得出:随着争论的不断进展,人们理解得也会越来越多。因此,“理解是看”这一隐喻和“争论是旅途”这个概念隐喻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2.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解析《秀拉》
  2.1两个概念隐喻在同一目标域之间的连贯性
  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解析《秀拉》这篇小说,可以从两个概念隐喻在同一目标域之间的连贯性和不同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小说《秀拉》,整部小说涉及的概念隐喻非常多。在小说第一步的开头,作者就给读者介绍了两个场所,分别为山谷和底层,对于这两个空间的描述及他们的变化的描述,其实就是表现黑人和白人种族的差异性和矛盾,在确立黑人的身份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对于作者描述的“底层”这一场所,原来只是一座高山,却由于一次玩笑就让这里变成黑人的聚居点,“底层”在整部小说中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讽刺意味,一次普通的玩笑,就可以让这里变成黑人的聚居点,也是由于白人的玩笑,黑人就可以获得自由。在白人的眼里,黑人的地位还不如一块土地。在小说中,“底层”的概念隐喻有很多,一共包括三个,分别为“底层是一种逃避”、“底层是一种剥夺”和“底层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首先对于“底层是一种剥夺”,就是黑人需要为白人主人工作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这是一种依赖的关系,说明黑人在这个依赖的过程中已经将自己的人身自由抵押给白人,因此需要听命于白人,最终形成一种黑人奴隶和白人主人的关系,因此,这个场所其实就是黑人被剥削和遭受折磨的场所。“底层是一种逃避”和“底层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都充分说明黑人在低层这个区域生活的困境[3]。从这三个概念隐喻中可以看出,这三个隐喻的目标域都是“底层”,那个黑人聚集的场所,并且这三个概念隐喻之间具有共同的隐喻蕴含,就是黑人愿意在这个底层,底层才能成为底层,生活在这个底层的黑人社会成员,虽然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和生活,却要遭受白人的歧视,不能平等地享受社会资源,他们愿意成为白人的奴隶,哪怕一辈子成为白人的奴隶。这三个概念隐喻都映射出黑人没有话语权,因此,底层既是一种剥夺,又是一种逃避,更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他们共同隐喻着黑人在白人社会中没有话语权、自主权,处境非常艰难。对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虽然强调的是不同元素,但是最终目标是共同的,从这个隐喻角度理解小说,更能了解小说的主题。
  2.2不同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性
  在小说《秀拉》中,贯穿在整部小说情节中的概念隐喻有四个,分别为底层是一种剥夺、火是拯救灵魂的毁灭力量、水是毁灭力量之后的重生和胎记——黑玫瑰是独特的身份印证。生活在底层的黑人社会成员,虽然处境非常困难,遭受到各种不平等,但是他们不敢和白人抗衡,也不敢追求自己的身份和权利,他们的权利已经被剥夺,因此可以得出概念隐喻“底层是一种剥夺”[4]。另外,在整部小说中,每一次的死亡和灾难都和水、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人们可以得出“火是拯救灵魂的毁灭力量”和“水是毁灭力量之后的重生”这两个隐喻。生活在底层的黑人,遭受着各种不平等,导致黑人无法忍受,因此很多黑人选择用水或者火结束自己的生命,以体现自己对白人压迫的反抗,就像火和水,以拯救灵魂最终获得重生。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火是拯救灵魂的毁灭力量”和“水是毁灭力量之后的重生”这两个隐喻是在“底层是一种剥夺”这一层面上产生的,如果没有底层生活的不平等和苦难,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隐喻。主人公秀拉的身上有一块胎记,这一块胎记隐喻着秀拉追求自己黑人的身份印记,哪怕付出生命代价,体现了秀拉对黑人文化和黑人身份印证的追求。因此,前面“底层是一种剥夺”、“火是拯救灵魂的毁灭力量”和“水是毁灭力量之后的重生”这三个隐喻最终都是为了追求黑人的身份认同,就是“胎记——黑玫瑰的独特身份印证”,也是主人公追求一辈子并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东西[5]。
  3.结语
  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赏析,读者由于受到社会背景的限制和人们经验的限制,因此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人们可以尝试着从改变隐喻的角度鉴赏和分析作品,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特点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融会贯通。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概念隐喻,就是作者为了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表现得更具体,以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高虹.破碎与融合——从莫里森《秀拉》看“百纳被”审美研究[J].金田,2014,27(5):147-148.
  [2]田亚曼.秀拉寻求自我的成功与失败——对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中女主人公的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55-57.
  [3]韩璐.狂欢化理论视阈下《秀拉》的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4]陈雪莹,杨东英.从创伤理论视角浅析《秀拉》中奈尔的创伤与复原[J].戏剧之家,2016,18(9):164-165.
其他文献
目的: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HD-IVIG)对小儿急性中、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有明确疗效,是临床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别是血小板极低,有可能发生颅内出血
摘 要: 近年来旅游行业快速兴起,人们对酒店的标准不断提升,酒店管理专项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陆续设置酒店管理专业,试图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其人才培养的模式、水平与市场需求相符。本文就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群)的需求,提出适合该岗位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对策。  关键词: 高职 酒店管理 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及面向未来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提出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其实践与改革内容,希望促进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顺利实施。  关键词: 高中 信息技术课 改革 实践  为了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我国各中小学校开始全面实施素
摘 要: 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科目的学习一直是困扰他们的一个难题。目前大多数老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对这种“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并不感兴趣,相反,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是枯燥的、乏味的。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关于初中英语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做出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开放性思维。本文旨在分析运用开放性思维学习英语,对学生学习英语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新的英语教学观,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必不可少。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信息与日俱增,信息传播渠道和方法日趋多样,教师个人不可能拥有
期刊
一年多来,我参加了学校和市教研室举办的“说一授一评”的赛课活动,听了好些堂课,深有感触。语文课改的推行虽已多年,其崭新的教学方式有些方面已开始初步见效,不乏热热闹闹的场面。但我发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少慢差”的现象依然鲜活,究其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中学老师都知道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品格,但许多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扩大,社会对护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我国现在开设护理专业的中专院校很多,但是培养出来的护理专业人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各大中专院校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医护人员,必须对传统护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要与时俱进,本文针对中专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专护理专业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民办高职教育发展得到质的飞跃,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高度关注到高职院校教育的质量。由于当前民办高职教师在之后教育认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保障民办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民办高职教师 职后教育 必要性 可行性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