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节奏感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的是由旋律和节奏和速度等要素有机的组合而成。节奏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不同的节奏能展示不同音乐风格,通过不同的节奏变化表现人们内心的情绪和情景。因此有效的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演唱歌曲和去欣赏音乐。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节奏的认识和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节奏练习的方案和计划。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节奏;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26-01
  音乐能感化人们的心灵、音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节奏在音乐中有着架构和决定风格的重要作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可以先从认识音乐节奏开始。以下是作者在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研究实践。
  一、从生活中感受节奏
  人们的生活以及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具有节奏感的声音,这种声音不是音乐却能够成为教师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得力助手。如公鸡的叫声总是充满节奏感的“果果果”,枕边妈妈买的小手表总是“滴答滴答”地走着。之后慢慢加强难度,通过孩子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指导他们打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甚至人们在冬天的雪地上走路时发出的声音都充满着节奏。其次,可以从动手的方面入手。如小鸡啄米是一个具有节奏性的动作,妈妈切菜也是一个具有节奏性的动作。多多鼓励学生倾听、观察这些生活中的节奏对孩子在课堂音乐节奏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该重视这个过程的训练。
  二、从了解掌握节奏的兴趣着手
  学生对节奏的认识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兴趣来,方可以得益。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兴趣度是对音乐教师的考验,一些教学经验颇丰的教师往往会采取不同一般的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进行教学。孩子们对“节奏感”的理解往往是片面、模糊的,在于这个词本身具有的抽象性。但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孩子们对节奏感的捕捉往往很敏锐。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将乐器、舞蹈、歌唱、多媒体混合使用的方式进行音乐节奏感训练。组织学生排练舞台剧,和着乐器配合节奏性的舞蹈步子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在素质化教育的今天,音乐教学作为早期儿童培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应该积极参照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方式,注重孩子节奏感兴趣度提升的教育工作。学生对音乐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甚至是成长发育过程都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三、正确的节奏训练
  课堂上的音乐节奏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听力训练,二是动作节奏训练。首先,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节奏的训练自然应先从听力方面着手。它是学习音乐、学会唱歌、热爱唱歌的基础以及前提,是发展学生音乐审美方式、促进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与必经之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自然界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候鸟迁徙的叫声、小狗的犬吠声、钟表的滴答声、北风的呼呼声、走路的步伐声、农民伯伯挑担的吆喝声、悠扬的下课钟声、爸爸睡觉的呼噜声这些声音不仅富有情趣,在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节奏兴趣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听力节奏训练的最初目标,可谓一举两得。其次,课堂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跟着具有节奏感的歌曲划节拍的方式,展开学生进行动作节奏的训练。在音乐选取方面,一定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简单富有节奏感且比较活泼的歌曲。这样有利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加上音乐教师的划节拍指导引导学生按照音乐曲调的高低升降进行合理的动作表现,有效的促进了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从不合拍慢慢达到与音乐曲调的协调一致性。
  四、从歌曲中找有代表性的节奏型
  掌握节奏感、教授音乐节奏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具体歌曲演唱中能够游刃有余的能力,不仅要会唱、唱好,还要求学生能够体会歌曲本身的思想达到舒缓情绪,使身心放松的目标。因此,歌曲演唱本身也可以反过来促进教育者对学生节奏感培养的进程。例如,在练习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时候,教师不仅可以通过配合舞蹈来训练孩子们的动作节奏,还可以通过歌曲本身体现的节奏感,在一遍又一遍的学习、播放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有条件的可以在教室配上场景、道具,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以提高学生的歌曲领悟能力。在此,可以推荐一些小学阶段节奏感较强,又简单活泼易学的歌曲以供参考:《小雨沙沙》、《大鼓小鼓》、《七色光之歌》、《小燕子》、《雪绒花》、等等。
  五、结合具体乐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利用一些简单的乐器可以促进学生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进步提高,这些简单的乐器主要有小鼓、竖笛、哨子等等。在小学这个初级阶段,学会一项较难得乐器是不现实的,在乐器选择方面,选取简单的能配合音乐节奏训练的即可。孩子们在一边听音乐一边模拟打节拍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他们在掌握音乐节拍快慢、强弱的过程。乐器的使用效果相当于动作训练中的划节拍,但是乐器的作用远远优于简单的划节拍。动作节奏训练仅仅作为一项辅助训练,而使用乐器效果更加明显。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发挥指导性地位,使小学生配合音乐使用乐器处于课堂主导地位,分清节拍书,两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等的具体演奏方法都需要教师悉心的指导。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活动能力,还促进了孩子自身的音乐素养。
  六、转变教学观念加强音乐实践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和其他学科存在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在国家素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育者尤其应该注意多学科的结合,不仅限于主要科目如语文、数学,而作为具有重要涵养提升的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如歌谱的知识结合绘画知识,这个符号像什么,那个符号又像什么。这不仅激发了孩子想象力,还在慢慢发掘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度上卓有成效。又如,节拍讲解结合数学知识,何为一个四分音符,可以通过数学算术的角度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有效的提高了学生音乐记忆力的同时还能取得很好的教学反响,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来说是尤其重要的举措,小学教育应该尤其注意重视多学科教学方式帶来的好处。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和注重对孩子节奏感的培养。从学生认知的节奏进行有效的启发。注意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生动性、启示性让学生真正学习和掌握音乐中的节奏要素。
其他文献
摘要:三毛所著《撒哈拉的故事》却让我重新认识了撒哈拉,从此,在我的印象中撒哈拉不再是一个生灵的死地,而是万物心灵的归宿,永恒的精神家园。正如在“梦里花落知多少”篇章中写道:“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撒哈拉不再是一望无际的黄色戈壁,而是思念汇聚成的海洋,是无数渴望凝结成的家园。《撒哈拉的故事》作为流浪文学的代表之作,具备典型的个人色彩,其独特的魅力与三毛的个性也是不可分割的。
摘要:本文就运用注意规律激活数学课堂分别从三个层面做了论述,运用各种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利用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有意注意;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规律,激活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自主的学习。  关键词: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数学课堂;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9-0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摘要:“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是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内容。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学会辨析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不沉迷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而情感教育在这一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价值目标体现。因此本文也针对情感教育工作在这一课程中的开
摘要:问题导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打好学习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23-01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老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2-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可见课外阅
摘要:小组合作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生本教育理念则是一种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思想。乡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尤其是英语教育,存在很多城市中没有的困难。本文将立足生本教育理念,结合乡村小学英语教学特点,探讨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实施。  关键词:生本教育;乡村小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
摘要:我国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界也紧跟发展脚步,开始同步颁发新课程改革标准文件,教育界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从不同角度入手,想尽办法完成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向综合素质教育体制的转变,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仍然有很多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制,不尊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造成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中益智数学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益智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28-01  一、哥哥和弟弟  今年兄弟俩的年龄加起来是5岁,曾经有一年,哥哥的岁数是弟弟今年的岁数,那时哥哥的年龄恰好是弟弟年龄的两倍。问哥哥和弟弟今年年龄各是多少歲?  分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