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agy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62-01
  面对21世纪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好好教育下一代将是最重要的课题。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教育是一群人影响另外一群人。教师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还要通过课堂教学,赋予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那么教师该怎么做呢?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就要做师德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确,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时刻被学生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效仿之。让学生成为真人,教师就要先成为一个真人。所以,教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通体透亮的,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人生的明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这不仅是让学校的学生所折服的问题,更是教育管理好学生的问题。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自己能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还能做不到吗?
  二、转变观念,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用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社会。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看问题的眼光要与众不同,别人看到的是黑点,教师应该看到白纸。教育观念如果转变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拷问着我们的教育灵魂,教师不是缺少眼睛,而是缺少发现智慧的眼睛,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生命价值的眼睛。看来今后即使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教师也要信心百倍,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们可爱的一面,看到他们的热情上进,看到他们的正直善良,看到他们的纯洁的心灵天空。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的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闪光的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机会,这才是实现孩子转变的最好方法。
  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学校本来是传播人间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生活在爱的荒漠中,怎么能培养出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下一代呢?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师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人生,而不是机械地宣读成人的经验和结论。
  鲁迅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最基本条件,爱心也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教师的的爱心是照亮学生乃至家长的心灵之灯。教师有爱心,校园才能处处洋溢着希望和温暖,家庭、社会才会充满着和睦与健康。俗话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希望更多的老师成为神,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把培养孩子真正放在重要的位置。当教师决心成为爱的使者时,这个世界将会因为有你、我而变得更加美好。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教师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出严格的反省,正视自己的短处,努力寻找补救的途径。现在的学生见识丰富,他们的观念更超前,视野也比教师开阔,而且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比我们敏锐。在教育中,要做一名理性的教育者,走下讲台摘下面具,接纳学生的个性,接纳学生的思想,接纳学生独特的创见,还要接纳学生的内心感受。尊重学生就是老师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仍然能够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新课程强调对人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条条道路通罗马,学生成才的道路千千万万,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教师要以宽容博大的心胸,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相信每一只丑小鸭都会变成白天鹅的!
  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欣赏的力量》这个故事中,讲一位刚领到驾照的司机,差得要命的驾驶技术让乘客很恼火。其中一位教授在乘车离开时说:“谢谢您,你开得不错,技术娴熟。”受宠若惊的司机感激地握着教授的手说:“谢谢您的鼓励,我一定会努力开好车。”虽然是教授的 “美丽的谎言”,但是从这个故事中不难发现,当一个人受到别人欣赏时,或他的某种能力得到别人认可时,他就很容易受到正面的引导。善于欣赏别人的人不仅自己获得快乐,而且在不知不觉为社会做出贡献。
  歌德有句话说的好: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赏。教师学会欣赏学生,把学生当作聪明的学生来对待,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方法来教育时,学生就会成为聪明的人;当把学生当都当做科学家、作家、画家的时候,教师的眼里就无“后進生”可言。既然如此,教师就得先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应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如果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就会让自己找到一个快乐的窗口,因为学生带给教师的惊喜实在太多,如果时时处处发现学生的优点,就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天天开心的理由。这些足以让教师每天都快乐,因为快乐的核心就是自己。只有教师真正快乐了,才能让学生感染快乐;只有教师真正快乐了,才不会在这世界上留下太多的遗憾;只有我教师真正快乐了,才无愧于教师的职业。所以,都做一个快乐的教师吧。
  五、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良好发展呢?多年来,教育强调地是灌输,是培养“知识经验的载体”;培养了众多“临摹高手”;习惯于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地去做,习惯于制定不尽的模式。过多的要求会埋没天赋,过多的要求会摧残创造的天性。只要能做好,为什么非让学生按照固定的要求模式去做,而不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做呢?为什么学生还没有做教师就知道以他们的方式做不好?这或许只是时间堆积的思维定势,这或许也就是教育需要改革的根源所在。所以,教师应该是让学生明白,明白怎么去思考,怎么学习,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去做事,在方法上加以引导,理念上加以引领。
  当然,凡事都有律可循,教育也不例外,但仍需要不断地探索。我们在平时教育中常见的熟悉的情境,但不同的处理方式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教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显得多么重要。一句尖刻的话语,一次漫不经心的作业批改,一个对错事件的误判,会打击他们的信心,造就越来越多的后进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活动的机会,使其奋进,促其发展。教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处处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影响会其一生。所以,教师只有营造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的教育氛围,才能诞生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下一代。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的开展仍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为社会培养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新一代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中职学校 ; 学生礼仪 ; 教育内容 ; 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5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发
研究目的:该研究应用病案首页数据,比较中国目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两种病情严重程度分类方法:传统分类方法与决策树分类方法的差别,初步探讨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分类在病情比较和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加强文学方面的教育,使教育能够回归生活之中,并且教学要不失创新,继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 教育 ;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目的:该研究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糖尿病并发症和患者依从性的相关性,为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依从性和2型糖尿病二级预防提供心理方面的依据.方法:1.调查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60-01  “小学与初中衔接”,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小学和中学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若把这种“衔接”放到“师与生,教与学”这一教育教学的基本矛盾中去考察,“衔接”的含义则非常广泛,任务十分艰巨。它主要应解决如何为学生铺垫搭桥,导引他们顺利过渡,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應,协调运转,增强
【摘要】科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影响下,加强小学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其现实作用与意义也更为突出,本文将结合当前小学科技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对于加强小学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方法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 ; 科技教育 ; 科學素质
为了深入探索洛阳市肝癌的危险因素,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以及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生中的交
目的用析因设计的方法探讨限食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acids, PUFAs)添加比例为5:1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大鼠结肠炎作用,并初
【摘要】本文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安全教育内容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在教师指导下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安全教育课才能鲜活起来,才能让孩子的安全意识融入生活,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安全地生活着。  【关键词】健康 ; 安全 ; 重视 ; 素养 ; 活动; 自然灾害 ; 科学逃生 ; 体验 ; 鲜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