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措施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e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的开展仍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为社会培养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新一代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中职学校 ; 学生礼仪 ; 教育内容 ; 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5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大批初中毕业生涌入了各类中专、职高、技工等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生个性活泼,追求自我,同时又处于人生的青春塑性期,极易冲动、敏感,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引导教育他们注重自身修养,掌握现代文明礼仪,做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新一代合格公民,就成为我们中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
  1.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应当体现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融合、民族礼仪与世界礼仪的融合
  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了我国诸多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国际性礼仪在整个礼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对于中职学校所开展的礼仪教育而言,不仅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国家称谓中的礼仪,同时也应当掌握国内称谓中的礼仪。在礼仪教学过程当中绝不能一味地摒弃传统民族文化,而应当在此过程中借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充分激发中职学校学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与此同时,对外来文化及礼仪也应当抱有恰当的认同与尊重感。
  2.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社交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学校学生所涉及到的社会交往行为也逐渐增多,这无形之中促使着中职学生要掌握社交礼仪知识,以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现阶段中职学校所开展的社交礼仪教育还不够全面,中职学校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交礼仪大多来自于生活实践或是包括电视、网络在内的公共传播媒介,经由这些途径所获取的社交礼仪无法完全保障其是正确且规范的。从这个角度说,将社交礼仪教育融入礼仪教育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将仪容仪表、会面礼仪、语言谈吐、公共场所礼仪以及举止仪态等融入中职学校礼仪教育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能够系统且全面地掌握社交礼仪常识,从而促进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完善。
  二、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措施
  1.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为前提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要想发挥礼仪教育应有的教学功效与价值,从根本上来说应当首先明确礼仪教育在整个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意义。必须明确的一个方面在于:礼仪教育绝不能脱离于课堂教学而存在。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在于将礼仪教育纳入中职学校日常教学体系当中,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在规范性的礼仪教育教材以及礼仪教育教师支持之下,面向中职学校学生提供系统且完善的礼仪教育。
  2.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为核心
  展开课堂教学的目的绝非单纯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而是将理论性的知识性學习与实践性的操作性学习相结合,这对于礼仪教育的开展而言同样是如此。简单来说,开展礼仪教育的目的绝非仅仅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保持良好的礼仪形态及行为,而应当将这种礼仪发展成为实践生活中的习惯。结合现阶段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礼仪教育的开展应当将相关知识点融入至具体的活动载体当中,以各种形式丰富内容各异的校园活动及社会活动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将礼仪成功转化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3.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中,不定期地进行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及时对学生当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对文明的现象进行表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各科任教师也随时注意学生的行为,对于所碰到的不文明现象要敢于及时指出纠正,如,在教学楼看到学生乱丢垃圾,任何教师看到都应该及时指出并让其改正,旁边同学看到了也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氛围。
  4.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如,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主题班会,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同时,各班可评“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栏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的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组建礼仪队,开展礼仪培训,向全校师生展示规范的礼仪,并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实践基本礼仪的过程,也是学生礼仪素质提升的过程。通过礼仪训练,规范了学生站、坐、走姿,以及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注意礼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班上同学的衣着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文明礼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披露和批评教育,如,对经常旷课、迟到、带食品进实训室、在食堂不文明用餐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让学生增强讲文明、讲礼仪的意识,养成讲礼仪的习惯。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礼仪素养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因此,要求每位教师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以此来规范教师言行,力求使学生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并通过学生、学生家长影响到社会中去。另一方面,加强礼仪课专任教师的培养,由于中职学校的礼仪教学尚属起步阶段,没有专业的礼仪教师,礼仪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礼仪教师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区培、国培,努力构建起一支专职的礼仪教师队伍。
  三、结束语
  加强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职学校是以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目标的,这些劳动者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通过有效的礼仪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才能使所有中职学生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更具有信心,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依据Cu(Ⅱ)对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214位色氨酸残基的静态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HSA荧光猝灭法测定水环境中Cu(Ⅱ)的分析新方法.第二部分在低于HSA等
【摘要】通过开展全国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评价观念,推动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工作、提高技能教学质量,促进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片面追求技能大赛成绩,有急功近利、“精英竞赛”的倾向,而且竞赛的公平性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技能竞赛 ; 教学方法 ; 教学模式 ;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摘要】海洋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地方性的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是一条捷径之路。文章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海洋教育和主题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利用青岛海洋特色资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海韵十足的综合实践活动,走出一条海洋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  【关键词】海洋教育 ; 综合实践 ; 活动 ; 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我院化工专业为例,阐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完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确保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 实践教学体系 ;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
【摘要】现阶段,为了进一步积极推进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深入贯彻全新的小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育进行改革,是使小学数学课堂焕然一新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更好的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小学 ; 数学 ; 教育改革 ;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目的】用代谢平衡法和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中国农村代表性膳食中营养元素铁、锌、钙、铜、镁、锰的吸收率和在人体内的代谢平衡,为实施《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57-01  随着我国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入,关注残疾儿童已经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改革内容,就需要对特殊教育的师资提出新的要求,仅仅靠为数不多的高校特教系已经不能够满足对教师的需求,因此在在进行高等师范类院校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对特殊课堂的开设。  一、特殊教育课程特点分析  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关注特殊教育,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