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提出要在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本文以高职《在综合英语》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及评价方式方面来阐述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该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用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 综合英语;中国文化;教学
  【作者简介】鄢小兰,女,宁夏吴忠人,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20年度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综合英语II》为例”(项目编号:CYJG201924)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借由语言传播。多年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视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使学生非常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等,拓宽了文化视野,但同时也导致学生热衷于追逐西方文化,追捧西方文化价值观。然而,学生不仅无法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所掌握的知识比较贫乏,而且也造成学生民族文化意识淡薄。因此,我们作为外语教育者,应在英语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文化,既符合语言课堂的授课规律,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好地用自己的专长来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二、《综合英语》课程简介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该课程教材选取的材料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如社会学、文学、历史学、时尚等,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增长见闻、优化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授课时间跨度大,每周课时量为4个课时,开课时间长达三年。这些不仅能够保证思想教育的持续性,也利于展开思想教育。然而,从目前的英语教材来看,绝大部分文章都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接触不到地道的中国文化元素,因此也难以学会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
  三、《综合英语》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是中国文化的缺失,学生在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后无法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和外教用英语打完招呼后无法继续进行交谈,对英美文化也是一知半解,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综合英语教学的宗旨就是以英语为媒介,培养学生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综合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文化有发挥隐性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其次,综合英语课程教材中的西方文化元素很多,基本上都是以英美文化为背景知识,几乎不涉及相关中国本土文化的文章。这样严重比例失调的教程,增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追捧,削弱了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因此,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中国文化,势在必行。
  四、中国文化融入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
  1.挖掘教学内容思政元素。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分为四个学期,每个学期有八个单元,文章均选自西方英语国家主流媒体和出版物,主题主要涉及文化教育、网络科技、竞争与合作、名人轶事、环境保护等,几乎涵盖了价值观构建的方方面面。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融入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需要寻找教学主题和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地碰撞点,为课程思政寻找契机,延伸并深化教学主题。教师要思考如何将包含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塑造的教学内容巧妙地与教学主题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育人”地教学效果?下面选取几个主题为例,从教学内容上阐述综合英语融入中国文化的操作方法。
  大学生活教育主题: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学生活,教学文章是大学生活的功能(Th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fe)。这个主题非常适合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三观,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是网络与教育(Internet and Education)的主题。师生可以一起讨论新冠疫情期间云端上课的经历与感受,了解到未来的学习模式将由传统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线上学习,认识到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不沉溺网络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名人轶事:第二册第七单元介绍了体育明星迈克尔·乔丹,讲述了乔丹身上的趣闻逸事及取得的成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联想中国优秀的体育明星,学生很容易就提到姚明等明星,可以组织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课上以小组形式介绍不同的体坛明星,了解学习有关体育主题的词汇,并引导学生培养坚韧、顽强、自立等品质的重要性。第四单元讲述莱特兄弟的故事(The Wright Brothers’Story),介绍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历史。教师可以延伸主题引导学生讨论改变世界的中国四大发明,采取制作PPT、手抄报、现场展示等方式来汇报。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文献,也锻炼提高了语言实践运用的能力。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及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介绍了美国著名的摇滚歌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成名经历,刻画了成功背后的艰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补充有相似经历的中国名人轶事,开展沙龙研讨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环境保护:第三册第二单元是天气主题,第一篇文章讲的是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二篇文章讲的是影响气候的几大因素。这个主题可以很自然地融入中國的二十四节气知识。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流畅地背诵二十四节气,更不用提用英语表达了。但是通过导入二十四节气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熟知中国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环境保护。除了围绕课文主题展开相关的话题讨论外,可以联系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与进步。例如,从去年开始中国上海率先尝试分类垃圾的做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学习垃圾应该如何分类,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代表什么垃圾。课下经过查询,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非常流利并自信地用英语介绍什么是分类垃圾,同时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身边的人都来保护环境。   2.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评价。综合英语课程采用“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中,除了考查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与掌握情况,也会设置一些体现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任务。在课程教学中,按照课前划分好的小组,教师结合单元主题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布置小组任务。这样思政化的教学评价是将育人置于首位,将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做到以评促思、以评为学。
  以综合英语第三册为例,每个单元可以设计不同的考核任务。Unit 1 “Wake up your ears”(隐性思政元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文章主题京剧,让学生在组内进行采访并录制小视频,唱出最喜欢的京剧选段,让学生感知并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Unit 2 “Learn weather”(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低碳环保意识),小组制作PPT介绍英语版二十四节气并讲述如何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降低全球变暖的进程。Unit3 “Celebrity community”(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学生查阅资料,选取中国古代、近现代史的名人以及这些名人对中国或世界做出的贡献,以此为题进行演讲。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接班人。Unit 4 “Let’s fly”(战胜恐惧、勇于拼搏),结合莱特兄弟的故事,组织小型研讨会,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Unit 5 “Culture in business”(培养工匠精神),结合文中探讨的企业文化,融入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工匠精神,并在课堂上分享蕴含工匠精神寓意的格言。Unit 6 “Fashion and design”(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主题,班级开展时装秀,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最喜爱的中国传统服饰并做礼仪展示。Unit7 Sports and life(民族自信心)学生以PPT方式来介绍2022年北京冬奥会,了解会徽的来历和内涵,激发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五、结语
  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讨论、项目开展、小组汇报等形式,融入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既锻炼了英语口语,又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理解,调高了思政认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能完全偏离培养学生英语技能的教学目标,而是在完成语言技能培养的目标同时,教师要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
  参考文献:
  [1]趙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2):114-119.
  [2]李梦.传统文化融入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12):46-48.
其他文献
在穿越线路众多的新疆,新乌孙古道无疑是非常经典的一条。在这条跨越天山南北的路线上,徒步者可能随时面临不可预知的考验,但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令人惊艳的美景。8月,一支穿越队踏上了旅途,一路上,队员们越过险峻的“龙脊”,穿过美丽的天堂湖,翻过陡峭的阿克布拉克达坂,经历了独木桥落水、悬崖滑坠,同时也领略了各种美景,仿佛在地狱中行走之后又置身于天堂。  在新疆三大经典穿越线路中,乌孙古道无疑是非常经典的一条,
每个花瑶女人,一出生就有专属于自己的女儿箱,一生相随、不舍不弃。每个女儿箱,都是一个神秘绚丽的世界,它忌讳男性观赏,即便是自己的丈夫,也难得一见。  千百年来,他们奉行“砍树如砍人”的传统,既便是树木枯朽倒地,也不敢拖回家使用,而是让其自生自灭、还原于土。  新婚之夜,新娘不得入洞房,而要在堂屋里独坐冷板凳,不吃不喝,静静地捱过这举寨欢腾的夜晚。  最精美的挑花;最奇怪的养父;最可怜的新郎新娘。 
费约果又叫做“斐济果”,头一回听到这个名字的人,大多会以为这种果实原产于南太平洋的斐济岛。但其实费约果最早被发现是在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洲国家的高原地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出生在巴西的葡萄牙生物学家“Feijó”,才以此命名。  费约果主要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系桃金娘科,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果树约5~7米,树干呈灰白色,叶子四季常绿,表面上看起来厚实,有光泽,背面却长满了银灰色的细绒毛,如果修
【摘要】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本文从教学实践的层面结合笔者的自身试验阐述了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四会单词,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和形成有效的记忆方法和策略。
承袭传统古法酿艺的泸州老窖,经百年历练,已进入大成的境界。而泸州老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与神秘的天然洞藏密不可分。  泸州自古就是洞藏白酒的天赐福地。起源于古巴蜀民族文化的藏酒之法,在中国酒道中构成了最神秘的一笔。泸州老窖拥有的天然洞藏地八仙洞(又称纯阳洞)、醉翁洞、龙泉洞等,皆是上古遗留的天然洞穴,洞内冬暖夏凉,终年恒温恒湿,保证了泸州老窖的陈香浓郁、清洌甘爽;同时,作为超越季节和
你见过唐代壁画吗?  曾有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代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代木构建筑,只能到日本的奈良去。然而,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却不相信,他走遍中国进行调查,终于在敦煌石窟壁画上,发现了一张神秘的地图……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关于古建筑的研究领域一片空白。  1931年至1937年间,为了收集编写《中国建筑史》的资料,梁思成和当时营造学社的同仁们跋山涉水,跑了200多个县,调查研究了20
一个小镇里的一群小人物,用九死一生的冒险,把南海这片庞大的海域与中国版图连了起来——潭门镇人从古至今都是西沙、中沙、南沙的主人。更有人说,如果没有潭门镇,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三沙市,潭门镇人,就是三沙市最大的市民群体。  潭门镇不大,但潭门人划下的版图却很大。这个地处海南岛东南,拥有18公里海岸线的小镇,远不如邻居博鳌镇有名气。但正是这个小镇上的渔民,为中国南海疆域划定了版图:他们是全亚洲,乃至全世
这是一份理性对感性的解读,究其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是与非。  风景美丽如画的青海湖、张家界和桂林。冒险,也是人与自然的斗争。每一次行动必须要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极限运动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让众多爱好者即便是在知晓其高度危险性的情况下,仍然前赴后继、异常积极地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中国老百姓接受极限运动并有人付之行动,大概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当时的电视媒体刚兴起不久,在电视里看见老外总是
【摘要】小学英语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对于小学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老师有必要结合实践经验和教学目标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英文绘本。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对英文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精心選择英语绘本,辅助小英语教学;通过英语绘本深化教学主题;整合英语绘本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英文绘本教学的泛读教育。  【关键词】英语绘本;
世界上的沙滩,绝大多数都是黄色的,这是因为组成沙滩的重要成分“石英沙”,都是以黄色为主。在一片沙滩上,当黄色石英沙的比重超过60%时,人眼就自然而然地将它界定为黄色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石英沙都呈黄色。例如,地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海姆斯沙滩就由近乎纯净的白色石英沙组成,沙滩因此洁白无瑕。2004年,海姆斯沙滩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白沙滩”,同时,它还以稀有的纯白色获得了“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