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过程与结果的和谐统一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ngcj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在矛盾中彼此对立,但它们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教学中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两者不可偏废。提倡并注重过程的教学,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教学的结果。重视过程与重视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求我们重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体验和探索。既要看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确把握过程与结果的相对权重,把注意力转移到教学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当然也要关注教学结果的理解与应用。只有这样,让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宗旨才能成为现实。
  小学生学习数学,一般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对于前人积累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时必须积极思考,理解每个符号、式子所代表的实际含义,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如果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而且过程体现得比较充分,就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思维线索和网络,学生也就容易回溯知识的生长过程,从而理解深入、印象深刻,从中获得更具有启示意义的思维灵感。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实现过程教学的丰富价值。
  【案例】:“分数乘整数”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有一位教师在一次教研课上是这样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的:
  师:“我们来进行一次读数比赛。”(20个—相加,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生:— — — ……个个摇头晃脑,读得天昏地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怨气!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有些同学偷了懒,他们没有读到20个!我想为了证明大家的读数水平,请我们班的高手来比试一下,谁愿意来?”
  生:自告奋勇上来两位同学。
  师:“为了使他俩分个上下,我们可以采取计时的办法,请下面的同学当裁判(数数),老师计时。”
  生:比赛开始,人人参与,读的读,数的数,好不热闹!
  师:宣布比赛结果(××得了第一名),停了片刻。“虽然大家都尽力了,我也尽力了,可是我觉得我们都做了一件傻事,你们认为呢?”
  生:(思考后)“对呀,我们为什么那么傻呢?20个—相加不就是20×—!看来我们都上了老师的当!”
  师:“谢谢你!老师错了,让大家辛苦了,向你们赔礼道歉!”
  师:“同学们,请大家仔细比较:—
  — — — ……和20×—,你有什么发现?”
  生:“— — — — ……是表示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因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
  师:“讲得真好!同学们掌声感谢他!”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出20个—相加,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生:大家都在认真地写着。
  生:有几个学生抬头看看其他同学,看看老师,笑了。
  师:竖起大拇指向他们示意,但还在耐心等待。
  生:几乎都抬起了头。
  师:“实物投影展示了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生:“哇!他的算式多么简洁!”(20×—)
  师:“看来我们在写之前还是要先思考一下,虽然加法算式也对,但乘法更显示了它的优势!”
  师:“同学们,我们还有最后一次挑战机会,你们可要好好把握哦!”(请大家计算20个—相加是多少?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生:低头思考。
  生:“—表示3个—,20×—就表示60个—,答案是6。”
  生:“我是用加法算的。根据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只要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我也得到了答案6!”
  生:“我看了书上介绍的方法,只要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得数也是6。”
  师:“同学们介绍的方法都很好!我们一起来比较这些算法,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正是在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在分子相加的时候我们又根据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而进行了简算,于是就得到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即: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
  上述片段中,教师引领学生彻彻底底地经历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的方法、计算法则的探讨过程,前后组织了三次比赛:读的比赛,写的比赛,算的比赛,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相同分数相加用分数乘整数”是那么简便,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分数乘整数的重要意义,同时又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得到了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阳光体育工作实践中,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阳光体育孕育阳光校园,打造阳光教育特色。阳光体育大课间、校园自编操特色课程都已成为学校的亮丽名片。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校园自编操  体育是跳动的音符,体育是舞动的旋律,体育使校园充满生机,体育使生命充满活力。沐浴着清晨和煦的阳光,踏着时代发展的节拍,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
打破学科局限性,创设学生实践平台,让脸上挂着高原红的孩子充分体验合作、尝试创新、激发多元意识,让勤耕在穷乡僻壤的老师时刻注意多给学生提示创新思路,进行方法上的指导,激学生梦想之涟漪,让梦阐释老家屋檐下被网住的笑与泪,以行告知孩子,于无声处酿佳梦,倾斜手掌也能飞。  采风 实践 成果 展示  人言:“石本无火,相击方现灵光;水尚无华,相荡方现涟漪”。借梦想资源的“灵光”,迅速在教学中探索,想方设法地
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德育”这个词最熟悉不过了。教育者人人是德育者,学校事事皆德育。那究竟什么是德育?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创造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么“德育在于活动”。当下,每个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多数活动也只是“蜻蜓点水”,为了所谓的活动而活动;有的甚至因为不能坚
摘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少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教师多教少问,学生多接受少思考,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问题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物理探究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重视学生学习生活中所发现的问题,注意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本文通过实例对该教学模式的方法特征、思路及程序、具体应用作论述。  关键词:问题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直都是每个学校的重中之重。从“历史”类品社教学中谈几点尝试与思考。  《品德与社会》课程 小学生 戏说 历史责任  一、前言  “我穿越了”!这应该是21世纪孩子们最耳熟能详的对白。无论是广播电视、小说杂志,对历史的颠覆甚至是恶搞,成为
老鼠见猫总是胆战心惊  “你工作不稳定,学历也不高,将来怎么能给我女儿幸福呢?还有,你家人又在外地,父母也不在身边,将来万一家里有点事,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我怎么敢把女儿交给你?”第一次跟小荷去她家,听到她妈这番话,我连死的心都有了。  小荷小声嘟囔:“不喜欢就算了,何必出口伤人呢?”我以为小荷只是说说,一度很担心她扛不过家庭压力。可没想到看起来娇娇弱弱的小荷竟然那么有主意,对她妈横竖只有一句话:
自信、大方,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心态。自信、大方地说话,不单单是心态问题,更是一种能力。“自信、大方地说话”的内涵扩展开来,应该是指孩子们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说话表情自然,姿态得体,语音清晰响亮,内容明白有序。它是一项需要培养和不断学习实践的能力。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孩子良好的综合素质打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能用普通话清楚、响亮地说话
毕业季,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该校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16分钟的真情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学子,随即他的演讲内容通过各个媒体的广泛传播,在街头巷尾引起了热议。   “根叔”一下成了红人、名人。“根叔校长热”成为了当下高等学校的流行元素,在受到学生们追捧的同时,其他高校的校长们也纷纷模仿,像接力棒一样被不断传递。“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此乃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
摘 要 论述了excel文件、数据的几种保护策略,详细地叙述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及操作方法。  关键词 Excel 工作簿 工作表 VBA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5—0056—02
“嘿,机会终于来了!”听说部队马上就要打大仗了,“侦查”想:咱们决不会打那种无把握之仗,打仗前必然要对敌人的兵力部署、明碉暗堡等情況进行详细侦察。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我坚决要求上战场去,说不定,还可捞个功臣当当呢!  他“沙沙沙”地很快就写好了请战书,然后冒冒失失跑到团长跟前,将请战书往团长面前一递:“报告团长同志,二等兵‘侦查’前来向您请战。我会搞侦察。这次,我坚决要求跟随侦察小分队上前线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