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观察方法,让孩子们妙笔生花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写文章是客观事物和道理在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和道理是作文的材料。可现在的孩子往往对事物的观察粗枝大叶,缺乏感知,所以面对写作的时候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鲁迅曾经说: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这就明确地指出学会观察对写作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截取《有趣的动物》一课中的几个片段,一起探讨“观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有效落实。
  片段一:观察小猫,观察要讲究顺序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生:小白兔、小狗、小猫……
  师:我们选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来说说?我们就来说说猫吧!课件出示“猫”。
  生:猫全身黄黄的。
  师:你说的是猫的毛色。
  生:猫有四条腿,短短的,脚下有肉垫。
  师:你说的是四肢。
  生:猫的眼睛白天的时候眯成一条线,晚上圆圆的,炯炯有神。
  师:你说的是眼睛。
  生:猫还有胡子,是八字形的。
  师:你说的是猫的八字胡。
  师板书,毛色、四肢、眼睛、八字胡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样说有问题吗?
  生:这样说没有条理,很乱。
  师:是呀,我们看一个事物要有顺序的观察,说也要有顺序的说。课件出示,一个学生写猫的一段文字。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说说这个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的?
  生:学生自由读读。说说小作者的顺序,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
  师:我们还可以按什么顺序说?
  生: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是呀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来观察。
  学生在观察时,往往容易炫于事物新奇,听凭主观的兴趣,东看一眼,西看一眼,走马观花,没有次序,结果写起来就杂乱无章。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孩子们从不会观察,没有顺序的观察,到有条理的观察,了解观察方法,让孩子们轻轻松松从不会到会,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观察,对学生的促动是显而易见的,为孩子在今后的观察写作中打下了奠基石。
  片段二:猜一猜,观察要抓特点
  师:有两位小朋友,也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并且写了下来。(课件出示第一段文字,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他向我们介绍的是谁?
  生:牛、狗、猫……(回答五花八门)
  师:这位小朋友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猜到了吗?(课件出示第二段文字,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
  生:猪(异口同声)。
  师:其实啊,這两段文字向我们介绍的是同一种动物,那么,为什么读了第一段文字后大家都没猜出,而第二段文字读了以后,大家全猜对了呢?
  学生讨论。
  师:是啊,我们观察一个事物还要抓事物的主要特点,这样才能让人一看就明了。
  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我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个片段教学中,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观察一个事物时要抓主要特点,这也是观察事物的又一重要方法。
  片段三:观察小乌龟,方法整合运用(观察录像资料)
  师: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可爱的小乌龟,在吃虾,在休息……
  师:说说外形,可以说哪些部位?我们按顺序说说。
  生:脑袋、背上的壳、四肢、尾巴
  师:我们具体来说说这些部位?
  生:学生逐一说。
  师: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活泼可爱、讨人喜欢、逗人喜爱、四处张望……
  13块大小不一的六角形图案
  一块块黑龟鳞片如同足球上的格子
  鼓鼓的,又像两颗圆溜溜的豆粒
  师:自己读读这些词,选择性的用上这些词,有条理的介绍乌龟。
  生: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乌龟,小小的眼睛下一张宽宽的大嘴呼着气…………
  这是把观察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孩子们通过有顺序的说,把小乌龟说得活灵活现,当然也妙笔生花,写出了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瞬间,就这样孩子们从不会走,到扶着走,最后到自己走,这个过程在本堂课中尽情地呈现。
  其实,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引导孩子们观察,交给观察的方法,这样就能把孩子们带上作文之路,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创作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技能的运用。如何能让学生创作出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就需要在语文学习当中不断的更新教学手法,因材施教,创设新、奇、趣的语文情景,吸引学生去想象、表达、创作。  [关键词]创作 情景 作文  作文创作是学生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新的表达过程。学生对所表现的内容感受程度的深浅,是作文创作成败的关键,学生的感受越深就越能
摘要: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过程,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新人才打好基础。以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人才 创新思维能力  坚持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全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在于教育,即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这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而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更
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改革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其中认为语文教学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得太少的呼声尤为高涨。语文教学呼唤朗读。金木克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将课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能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重要作品,也是历代传颂的名篇。这首诗写于一个触草木为之含悲的年代,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此,我们要从重视生命质量、重视学生发展的高度,认识学生参加学习实践及从中获得学习的重要性,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独特的体验。  一、优化体验情景
当今教学方法的体系就是运用“激趣、启思、导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下,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在探索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就个人几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那么教师在
【摘要】 本文以有意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分析了思维导图的原理,并对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究。  【 关键词】思维导图 英语写作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是: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4.能简单描述人物和事件。5.能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是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比较高的一门课程。老师应该充分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用问题来引领课堂,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锻炼思维能力,老师在这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师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教学相长。我想,这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吧。但是,问题设置的合适与否,老师的点拨适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成败
[摘要]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公民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文明公民的素质之一,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尤为重要。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要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注意矫正幼儿细小的行为错误;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培养集体促进个别;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关键词]保育员 幼儿 卫生习惯  一、为什么要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卫生习惯  幼
【摘要】“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它较之以往教学改革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教师们虽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题,如何确定目标。总而言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不好把握。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
正课堂学习与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根本阵地,也是同学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效率直接制约者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现实中的数学问题,积极运用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释生活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数学内容,无论是在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在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较初中有着明显的区别和更高的要求,多数学生一进入高中就感觉到学好数学不容易?在提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