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写文章是客观事物和道理在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和道理是作文的材料。可现在的孩子往往对事物的观察粗枝大叶,缺乏感知,所以面对写作的时候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鲁迅曾经说: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这就明确地指出学会观察对写作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截取《有趣的动物》一课中的几个片段,一起探讨“观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有效落实。
片段一:观察小猫,观察要讲究顺序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生:小白兔、小狗、小猫……
师:我们选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来说说?我们就来说说猫吧!课件出示“猫”。
生:猫全身黄黄的。
师:你说的是猫的毛色。
生:猫有四条腿,短短的,脚下有肉垫。
师:你说的是四肢。
生:猫的眼睛白天的时候眯成一条线,晚上圆圆的,炯炯有神。
师:你说的是眼睛。
生:猫还有胡子,是八字形的。
师:你说的是猫的八字胡。
师板书,毛色、四肢、眼睛、八字胡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样说有问题吗?
生:这样说没有条理,很乱。
师:是呀,我们看一个事物要有顺序的观察,说也要有顺序的说。课件出示,一个学生写猫的一段文字。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说说这个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的?
生:学生自由读读。说说小作者的顺序,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
师:我们还可以按什么顺序说?
生: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是呀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来观察。
学生在观察时,往往容易炫于事物新奇,听凭主观的兴趣,东看一眼,西看一眼,走马观花,没有次序,结果写起来就杂乱无章。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孩子们从不会观察,没有顺序的观察,到有条理的观察,了解观察方法,让孩子们轻轻松松从不会到会,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观察,对学生的促动是显而易见的,为孩子在今后的观察写作中打下了奠基石。
片段二:猜一猜,观察要抓特点
师:有两位小朋友,也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并且写了下来。(课件出示第一段文字,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他向我们介绍的是谁?
生:牛、狗、猫……(回答五花八门)
师:这位小朋友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猜到了吗?(课件出示第二段文字,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
生:猪(异口同声)。
师:其实啊,這两段文字向我们介绍的是同一种动物,那么,为什么读了第一段文字后大家都没猜出,而第二段文字读了以后,大家全猜对了呢?
学生讨论。
师:是啊,我们观察一个事物还要抓事物的主要特点,这样才能让人一看就明了。
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我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个片段教学中,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观察一个事物时要抓主要特点,这也是观察事物的又一重要方法。
片段三:观察小乌龟,方法整合运用(观察录像资料)
师: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可爱的小乌龟,在吃虾,在休息……
师:说说外形,可以说哪些部位?我们按顺序说说。
生:脑袋、背上的壳、四肢、尾巴
师:我们具体来说说这些部位?
生:学生逐一说。
师: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活泼可爱、讨人喜欢、逗人喜爱、四处张望……
13块大小不一的六角形图案
一块块黑龟鳞片如同足球上的格子
鼓鼓的,又像两颗圆溜溜的豆粒
师:自己读读这些词,选择性的用上这些词,有条理的介绍乌龟。
生: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乌龟,小小的眼睛下一张宽宽的大嘴呼着气…………
这是把观察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孩子们通过有顺序的说,把小乌龟说得活灵活现,当然也妙笔生花,写出了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瞬间,就这样孩子们从不会走,到扶着走,最后到自己走,这个过程在本堂课中尽情地呈现。
其实,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引导孩子们观察,交给观察的方法,这样就能把孩子们带上作文之路,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片段一:观察小猫,观察要讲究顺序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生:小白兔、小狗、小猫……
师:我们选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来说说?我们就来说说猫吧!课件出示“猫”。
生:猫全身黄黄的。
师:你说的是猫的毛色。
生:猫有四条腿,短短的,脚下有肉垫。
师:你说的是四肢。
生:猫的眼睛白天的时候眯成一条线,晚上圆圆的,炯炯有神。
师:你说的是眼睛。
生:猫还有胡子,是八字形的。
师:你说的是猫的八字胡。
师板书,毛色、四肢、眼睛、八字胡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样说有问题吗?
生:这样说没有条理,很乱。
师:是呀,我们看一个事物要有顺序的观察,说也要有顺序的说。课件出示,一个学生写猫的一段文字。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说说这个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的?
生:学生自由读读。说说小作者的顺序,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
师:我们还可以按什么顺序说?
生: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是呀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来观察。
学生在观察时,往往容易炫于事物新奇,听凭主观的兴趣,东看一眼,西看一眼,走马观花,没有次序,结果写起来就杂乱无章。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孩子们从不会观察,没有顺序的观察,到有条理的观察,了解观察方法,让孩子们轻轻松松从不会到会,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观察,对学生的促动是显而易见的,为孩子在今后的观察写作中打下了奠基石。
片段二:猜一猜,观察要抓特点
师:有两位小朋友,也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并且写了下来。(课件出示第一段文字,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他向我们介绍的是谁?
生:牛、狗、猫……(回答五花八门)
师:这位小朋友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猜到了吗?(课件出示第二段文字,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
生:猪(异口同声)。
师:其实啊,這两段文字向我们介绍的是同一种动物,那么,为什么读了第一段文字后大家都没猜出,而第二段文字读了以后,大家全猜对了呢?
学生讨论。
师:是啊,我们观察一个事物还要抓事物的主要特点,这样才能让人一看就明了。
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我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个片段教学中,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观察一个事物时要抓主要特点,这也是观察事物的又一重要方法。
片段三:观察小乌龟,方法整合运用(观察录像资料)
师: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可爱的小乌龟,在吃虾,在休息……
师:说说外形,可以说哪些部位?我们按顺序说说。
生:脑袋、背上的壳、四肢、尾巴
师:我们具体来说说这些部位?
生:学生逐一说。
师: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活泼可爱、讨人喜欢、逗人喜爱、四处张望……
13块大小不一的六角形图案
一块块黑龟鳞片如同足球上的格子
鼓鼓的,又像两颗圆溜溜的豆粒
师:自己读读这些词,选择性的用上这些词,有条理的介绍乌龟。
生: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乌龟,小小的眼睛下一张宽宽的大嘴呼着气…………
这是把观察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孩子们通过有顺序的说,把小乌龟说得活灵活现,当然也妙笔生花,写出了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瞬间,就这样孩子们从不会走,到扶着走,最后到自己走,这个过程在本堂课中尽情地呈现。
其实,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引导孩子们观察,交给观察的方法,这样就能把孩子们带上作文之路,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