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学的英语课程,大家一直以来更关注的是单词教学、对话教学,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听了大批优质课、展示课,对我们的英语教学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与引导作用。但谈起阅读课的教学,老师都有些惆怅,有些束手无策;学生们谈起阅读课,更是愁眉苦脸,怨声载道。对于阅读课的教学,大多数老师毫无章法,颇有随遇而安之感。当前,对于阅读课的教学,普遍都存在这样的误区:①采用灌输式的方式,老师翻译一句,学生就记一句,对于文章出现的新词汇、语法进行精细的讲解、推敲、比较;②过分放手,让学生自由独立阅读,对于文章出现的重要词汇简单带过,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这两个极端都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呢?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呢?我有幸参加了在潮州市举办的广东省小学英语阅读课型研讨会,给了我莫大的启示。下面谈谈我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尝试。
一、Pre-reading
创设语境,引入主题。
阅读课本身给人一种枯燥、乏味之感,让人难以提起兴趣,如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切合实际的语言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步骤也是上好阅读课的一个关键,既让学生摆脱那种窘困心理,自然地进入话题,创造一个热情的、轻松的氛围,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如在教学Book 8 Unit2 Part B“ Let’s read”,我先用课件播放了一段精彩的足球赛,学生们个个看得心花怒放,我趁机跟同学们轻松地聊起来:Do you like playing sports?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s ? Who likes playing football in our class? How many football player are there in a football team? 这几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这种语境,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推出了要学习的主题。
二、While- reading
1.听、读并进,感知大意。
在上阅读课时,我经常会提供了几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并伴有简单的注释,让学生听录音两遍,再根据听到的内容给图片标上相应的序号。通过“听”,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有个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做了一定的铺垫。
听录音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两遍,并让学生找出自己难懂的词、短语和句子,用铅笔画出来。这一阅读过程要求在2分钟以内完成。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catch the main meaning”,并获取相关信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这种快速阅读的能力。如在教学 Unit3 Part B “Let’sread”时,不少学生在快速阅读之后,画出了以下难懂的词组和单词:swam to it、returned、grateful。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我采用了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和一个漂亮的风筝,并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领悟这三个词的含义。对于阅读课出现的难以理解的单词,我们不能像对话教学一样,刻意地逐个解释;对于出现的语法难点,适当加以讲解即可,做到“点到为止”,而不是“纠缠不休”,否则,与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就相差甚远了。
学生通过听、读之后,已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也已获取了一些简单的信息,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问答题或判断题让学生完成。如在教学Book 7 Unit 4 Part A“Let’sread”时,学生在领会大意之后,我出示了这样几道判断题:
(1)( ) Alice lives in China.
(2)( ) Alice likes drawing pictures.
(3)( )Alice has a twin sister.
(4)( )Painting is Alice’s hobby.
(5)( )This mail is from LiuYun to Alice.
学生们完成这样的练习得心应手,丝毫未感觉阅读课之困难、乏味,也逐渐增强了他们对阅读课的信心。
2. 仔细阅读,加深理解。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录像,力求全面了解课文梗概;然后,要求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模仿跟读,教师再指导朗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校正学生的发音,并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朗读是学生加深理解文章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既是现代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
学生在对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后,可以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求解答。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会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初步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教学Book 8 Unit 2 B“Let’sread”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A.How do the students feel when the football game begin?
B.How many goals does John get?
C.Is John happy or angry when the ball bounces off his head?
D.Why is it a funny goal?
E.Why does Class 3 feel happy when they fail the game?
(2)设想与happy、sad、angry三种情绪相关的情形,完成空格。
这个环节是检测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度,以及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试着理解生活中人的情绪及心理变化的原因。教师切不可草率地给出答案,要保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时间。 苏霍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马上叫学生回答,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急于启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呢?这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而教师则急不可耐地给出了答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深入思考。我们深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閱读的技巧和方法,才是阅读课的最终目标。
三、Post-reading
1.回顾复述,加深理解。
在结束一节课之前,我会留几分钟的时间对这节课进行回顾,便于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及时加深记忆。例如有时会根据文章出示一些相关信息,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复述。如教学Book8 Unit 2 Part B“Let’sread”时, 我出示了下面这幅图,并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进行复述。通过复述,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语言复述课本的内容。
2.拓展语篇,有效延伸。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
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语篇,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教学完Book 6 Unit3 Part B“Read and write”后,为学生提供以下语篇:
Mike:When is your birthday,Amy?
Amy:My birthday is in February.
Mike:What’sthe date?
Amy:It’sFebruary 20th .
Mike:Today is January 20th.It’sJohn’s birthday.Let’sgive him a gift.
Amy:How about a basketball?He likes sports.
Mike:It’stoo expensive.Let’smake a birthday card.
Amy:Good idea.Every likes to get a birthday card.
Tick or cross:
1. John’sbirthday is in February.( )
2. Amy and Mike make a birthday card for John. ( )
3. Today is February 20th. ( )
4. The football is too expensive. ( )
5. John likes sports. ( )
这样,语篇中的句型内容与课堂上所教授的句型内容紧紧相扣,既能达到巩固旧知、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又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在阅读课上,我常常能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眼里闪烁着成功与喜悦,他们对阅读不再是退却、不再是畏惧。我深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深入研究,敢于创新、不断尝试,一定能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Pre-reading
创设语境,引入主题。
阅读课本身给人一种枯燥、乏味之感,让人难以提起兴趣,如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切合实际的语言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步骤也是上好阅读课的一个关键,既让学生摆脱那种窘困心理,自然地进入话题,创造一个热情的、轻松的氛围,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如在教学Book 8 Unit2 Part B“ Let’s read”,我先用课件播放了一段精彩的足球赛,学生们个个看得心花怒放,我趁机跟同学们轻松地聊起来:Do you like playing sports?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s ? Who likes playing football in our class? How many football player are there in a football team? 这几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这种语境,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推出了要学习的主题。
二、While- reading
1.听、读并进,感知大意。
在上阅读课时,我经常会提供了几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并伴有简单的注释,让学生听录音两遍,再根据听到的内容给图片标上相应的序号。通过“听”,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有个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做了一定的铺垫。
听录音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两遍,并让学生找出自己难懂的词、短语和句子,用铅笔画出来。这一阅读过程要求在2分钟以内完成。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catch the main meaning”,并获取相关信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这种快速阅读的能力。如在教学 Unit3 Part B “Let’sread”时,不少学生在快速阅读之后,画出了以下难懂的词组和单词:swam to it、returned、grateful。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我采用了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和一个漂亮的风筝,并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领悟这三个词的含义。对于阅读课出现的难以理解的单词,我们不能像对话教学一样,刻意地逐个解释;对于出现的语法难点,适当加以讲解即可,做到“点到为止”,而不是“纠缠不休”,否则,与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就相差甚远了。
学生通过听、读之后,已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也已获取了一些简单的信息,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问答题或判断题让学生完成。如在教学Book 7 Unit 4 Part A“Let’sread”时,学生在领会大意之后,我出示了这样几道判断题:
(1)( ) Alice lives in China.
(2)( ) Alice likes drawing pictures.
(3)( )Alice has a twin sister.
(4)( )Painting is Alice’s hobby.
(5)( )This mail is from LiuYun to Alice.
学生们完成这样的练习得心应手,丝毫未感觉阅读课之困难、乏味,也逐渐增强了他们对阅读课的信心。
2. 仔细阅读,加深理解。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录像,力求全面了解课文梗概;然后,要求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模仿跟读,教师再指导朗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校正学生的发音,并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朗读是学生加深理解文章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既是现代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
学生在对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后,可以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求解答。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会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初步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教学Book 8 Unit 2 B“Let’sread”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A.How do the students feel when the football game begin?
B.How many goals does John get?
C.Is John happy or angry when the ball bounces off his head?
D.Why is it a funny goal?
E.Why does Class 3 feel happy when they fail the game?
(2)设想与happy、sad、angry三种情绪相关的情形,完成空格。
这个环节是检测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度,以及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试着理解生活中人的情绪及心理变化的原因。教师切不可草率地给出答案,要保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时间。 苏霍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马上叫学生回答,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急于启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呢?这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而教师则急不可耐地给出了答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深入思考。我们深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閱读的技巧和方法,才是阅读课的最终目标。
三、Post-reading
1.回顾复述,加深理解。
在结束一节课之前,我会留几分钟的时间对这节课进行回顾,便于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及时加深记忆。例如有时会根据文章出示一些相关信息,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复述。如教学Book8 Unit 2 Part B“Let’sread”时, 我出示了下面这幅图,并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进行复述。通过复述,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语言复述课本的内容。
2.拓展语篇,有效延伸。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
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语篇,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教学完Book 6 Unit3 Part B“Read and write”后,为学生提供以下语篇:
Mike:When is your birthday,Amy?
Amy:My birthday is in February.
Mike:What’sthe date?
Amy:It’sFebruary 20th .
Mike:Today is January 20th.It’sJohn’s birthday.Let’sgive him a gift.
Amy:How about a basketball?He likes sports.
Mike:It’stoo expensive.Let’smake a birthday card.
Amy:Good idea.Every likes to get a birthday card.
Tick or cross:
1. John’sbirthday is in February.( )
2. Amy and Mike make a birthday card for John. ( )
3. Today is February 20th. ( )
4. The football is too expensive. ( )
5. John likes sports. ( )
这样,语篇中的句型内容与课堂上所教授的句型内容紧紧相扣,既能达到巩固旧知、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又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在阅读课上,我常常能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眼里闪烁着成功与喜悦,他们对阅读不再是退却、不再是畏惧。我深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深入研究,敢于创新、不断尝试,一定能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