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农村学校德育教育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科教兴国战略的部署。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的任务要求,学校德育教育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新时期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严峻的问题,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新时期对德育教育的要求,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和新思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新时期的迫切要求。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且相应的找出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提出了问题的解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使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和解决,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关键词】新时期;德育教育;农村学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也不断的融入世界,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我国制定相关法律,依法治国,但是与法律相辅相成的就是道德,那么道德也是辅助法律实施的方法,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约束的教条,有利于法律的实施,那么在这个新时期,学校作为教育育人的主要地方,新时期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当前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主要反映出以下问题:
  (一)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落后性
  传统德育教育的落后性主要表现为教育方法并不能有效的对于学生进行思想发展,并且不能立刻反应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不具备及时性。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来说,德育学科和其内容上仍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是其落后性的主要表现,不能非常及时地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而相应的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并不能到达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学科和内容体系。
  (二)只顾“灌输”不重内化
  大多时候学校德育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的德育教育多为大量的说教,只重视在教方面的灌输,忽略学方面的内化,就好像是教学一样单方面的不断灌输,赶鸭子上架,视学生为一个巨大的桶,把德育教育中老师所认为正确的各种道德观点、道德概念、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倒入学生的大脑中,学生并不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也不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领悟与理解,只是老师一个方面的灌输。德育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来开展,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三)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难区分
  《德育原理》指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区别的这是显而易见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指导活动刺激学生进行思维,激励学生去积极组织自身的道德经验,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判断能力向下一个阶段发展。”老师积极主动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并且传授自身经验,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判断、判断好坏与美丑、不仅有助于他们德育的提高也有助于他们的思考能力的提高。
  (四)忽略教师本身德育教育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观念的培养相当的重视,对于道德也有相应的约束规范,但是却又有很多老师并不能很好的以身作则,他们常常做不到榜样的作用,这也就充分的显现了学校对于德育老师以及各科老师的德育教育的缺乏,学校对于老师们的道德约束并不是很严格,所以个别的老师在道德方面也是有所缺失的,所以不能做很好的榜样作用。学生固然是学校德育培养的对象,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来说,教书育人的本身也应该是一个模范,也要有一个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并且解决自身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现在的农村学校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9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为多数,几乎都是爸妈手心里的宝,是吃着蜜糖长大的,家长普遍的溺爱心里,对于孩子是打不得骂不得,甚至有的孩子都很难进行独立的生活,還有就是家长只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总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学习学的好其他都不重要。再加上一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六七个人集宠爱于一身。隔代宠爱加强爸妈的宠爱。因此,就此忽视了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导致在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偏低。学校的大部分德育课作为摆设根本不发挥其正常的德育作用,只在乎升学率。导致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而坏的学生则越来越坏,很多学生有许多不良行为,例如:上课随意请假、上课吃东西、乱扔垃圾、满嘴脏话、打架斗殴、旷课逃学等等。这就给新时期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增强了紧迫感。
  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大量信息的不断流入,由于学生们的年龄小,经验不多,很难分辨不良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再加上好奇心的一方面原因,学生们的三观会受到很多冲击,这样一来对于学校的德育教育也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不良的信息使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而带来更多的则是消极情绪,在加上社会上某些人认识偏差,误导很多学生有“学习无用论”的观点,学生们的厌学情绪普遍增长。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是新时期中级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创建优化校园环境
  学校利用“创强”、“创均”建立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道德的益处。校园环境的优化,并且提供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发挥校园的作用。在校园内成立报纸,组织小记者,及时采访发生在校园内外和学生身边的人和事,随时反映先进典型、将不良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也成功的调动他们对于德育观的建立,并且加强他们的分辨能力,使校园环境得以优化。
  (二)发挥校风班风的熏陶作用
  以班级的形式进行榜样评比,对于表现良好的同学,愿意帮助同学,对老师有礼貌,主动打扫教室等等的同学进行奖励,给同学们树立榜样作用,这样一来也为班级正班风,让其他同学以此为榜样,起到熏陶作用,榜样作用。
  (三)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新时期我们的教学也在发生着改变,多媒体教学进去课堂,正常的授课需要多媒体,那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可以应用多媒体的,把抽象的事情,丑陋的事情,通过事情的方式进行演绎,让学生能够很好的进行理解,有目的的地渗透思品教育,并且正确的引导,树立同学们的道德观念,达到德育教学中的目标。
  (四)严厉要求学生遵守规则
  在学校内,制定相关的规定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且进行监督,在班级里也要有规定,要求学生主观上对于规则有敬仰。想让学生能够自觉的遵守规范,那么老师老师就要做到“正人先正己”。教师要先成为“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师”,以身作则。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
  (五)用尊重的心态来帮助学生
  调整心态,用真诚、尊重的心态来帮助学生。解决也逃避通常是学生遇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十分相信老师,这也是新时期德育教育的一大难点。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老师们要摆正自己的态度问题,给同学们足够的信心,让同学们大胆的说出来问题,其次,老师们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帮忙解决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帮其解决问题。
  四、结语
  总之,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是艰难的,面对众多的问题和严峻的考验,新时期德育教育要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牢车把握时代脉膊,从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使新时期学生的德育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8.
  [2]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3]现代职业学校(院)德育教育及评价标准指导手册[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
  [4]杨绍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要从“心”开始,教师惟有心中充满爱,才能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中,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指引学生发展成材。本文从教师必须具备的四种“心”进行探讨教师如何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伴学生成长,助学生成材,让学生们在师爱的阳光下快乐学习,幸福度过学校生活。  【关键词】爱心;宽容之心;信心;精心  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学校为了谋生和发展,成绩和升学率才是硬道理,所以就有了残酷的“月考排名”
[摘要]自然拼读法主要是通过让孩子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在字母、字母组合与发音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最终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本文阐述了在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各个阶段英语教学中自然拼读法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 小学英语教学  自然拼读法最早产生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它主要是通过让孩子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而不是它们的名称音(如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进入21世纪,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我注意到班里的后进生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多动症(具有暴力倾向)的小维。他不同于一般的后进生,更敏感,更易受到伤害。如何教育多动症(具有暴力倾向)孩子,成为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全新的课题。在这方面,我不断地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建立特殊孩子档案,给予特别的关注  班主任在接到班级时要主动深入
摘要:由于受传统教育理论和观念的束缚,美术课一直不受学校与学生的重视。为了改变美术教育这一困境,我以新课改为背景,立足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出发点,进行了“创建美术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动手课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与观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实施新课程改革。所谓“素质教育”,就是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高中各科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科目的重要构成,其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对高中数学整体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影响高中生在高考时的数学成绩。对此,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对数学教学基本问题的分析,从而就将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史;融入  数学史具体是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和企业更是需要全能型的人才来发展促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其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就是对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在古代时期,针对学生的教育,大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与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指在班级集体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依照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让各类学生在学习时“人人有爱好,个个有所得,人人都发展,全面有进步”,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  【关键字】分层教学;地理;小组;讨论;学生;因材施教  一、为什么进行分层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与现代化技术已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等各个领域。同时,这股信息革命的风暴也席卷了我国的教育界,给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一次大洗礼。迄今为止,多媒体教学已广受学校欢迎,成为大多教师上课所必不可缺的教学手段,CAI课件的制作与迅速兴起,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就在多媒体课件不断普及的同时,人们对它的使用也逐渐产生争议。本人就结合自身语文教学的
【摘要】小学英语会话课的灵魂和先行应在于“听”,听是人们言语交际的首要能力和基础能力。“会话”是这堂课的终极目标,是信息“输出”的过程。“会话”是孩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過程,是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的一种途径。本文以对话文本为载体的会话课为例,通过多次磨课并对磨课过程进行深度解析,探讨更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会话课型。  【关键词】会话课;对话文本;磨课  一、背景介绍  本课设计内容是PEP
【摘要】高三即将面临高考,高三的语文复习似乎只是围绕着这指挥棒在高速运转,复习课带上强烈的功利色彩之余又显得急功近利,而素质教育又提出审美教学的任务,审美教学是非功利性的,如何调和两者的矛盾?笔者提出自己的三点拙见:其一,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高三复习需要渗透审美,审美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其二,要让高考的功利性在审美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其三,要凸显复习内容的思想感情美。目的是提高学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