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训练队的“六个做到”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yang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把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队伍带好,练出成绩并不容易。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体育教师在训练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工作二十年,带队十几届,先后带过学校田径训练队、体育高考训练队,从刚参加工作毫无带队经验开始,到后来所带训练队屡创佳绩。在多年带队训练过程中,笔者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实践,总结出帶好训练队的几个“做到”,在这里与同行们一起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一、做到以德育人
  学校体育训练队的学生往往给人不拘小节、行为散漫的不良印象,常常是“好事找不到,坏事一箩筐”。正因如此,笔者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作为抓好训练队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体育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笔者在带队训练中,要求自己在规范着装、语言文明、谦虚谨慎、宽容乐观、诚实正直、充满激情、平等待人、关爱学生等方面首先做好。带队体育教师良好的品格言行,对学生的思想品行起着积极正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笔者在训练工作中还特别注重挖掘体育训练中的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等德育功能来塑造学生的品质和人格,在运动会、体育比赛、班集体活动中充分发挥体育生热情乐观、爽直大气的性格特点,鼓励和创造机会让体育生多多奉献、多助人,在集体活动中展示体育生的风采、体现体育生的价值。久而久之,教师、学生们对体育生的认可、赞扬声多了,体育生也就自然而然转变成积极阳光、热情向上的优秀生了。
  二、做到以技授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带队体育教师需要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厚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笔者大学时学习的并非田径专项,但参加工作后,因学校体育训练工作的需要,安排带田径训练队。面对并非自身专长的训练项目,笔者勤学苦练专业技能、潜心学习专业理论、虚心向专业队教练员请教,想尽办法啃下这块硬骨头。终于以优异的专项成绩、多样有效的训练方法、准确清晰的示范讲解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信赖。
  三、做到以身正人
  “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训练队中要求学生做到的,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到,这样才具说服力。笔者带训练队,每次训练课都做到:训练前,早到训练场地做好训练准备工作;训练时,讲解示范、巡回指导、纠错点评及时到位;训练后,全面检查无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队中的搬、拿、扛、运,笔者样样干在前面,教师的表率和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在笔者的带动下,所带训练队形成了训练不怕苦不畏难、劳动不嫌脏不怕累、重担人人抢先挑的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四、做到以规束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训练工作,形成良好的训练作风,对体育训练队“约法三章”很有必要。笔者在每次组建新一届训练队时,都要先拟好《队规队纪》,招集队员讨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并在全队达成共识后再宣布实施。《队规队纪》包括对迟到、早退、旷课、训练任务完成情况、训练态度等多方面的奖惩规定。宣布《队规队纪》后,就要严格执行,切忌“虎头蛇尾,流于形式”。只有队纪严明,奖惩分明的训练队,才能成为训练过硬、战之能胜的优秀训练队。
  五、做到以理服人
  带队体育教师是训练队的最高“权威”,但“权威”也要讲道理,在处理和解决队内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时要发扬民主,不能蛮横硬来,不能搞“家长制”、“一言堂”。笔者在长年带队训练中发现,很多体育生的性格特点是吃软不吃硬,凡是教师强行处理时,队员往往口服心不服,效果都不好。所以笔者在处理队内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时,一定是在調查了解情况后,才按责处理,有功则奖,有过则教育其真心改正。无论事情大小,笔者从不简单粗暴地去解决,力求做到有理有据、公平公正。如果是教师自身有误,要坦诚地向学生承认错误,取得学生的谅解;如果是教师有道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在对学生进行必要教育的同时,也要体现带队体育教师的宽容与大度。
  六、做到以情感人
  训练队就是一个大家庭,真挚的情感是推动这个家庭每名成员团结向上的“催化剂”,训练队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真情相待。笔者非常重视训练队的情感氛围建设,当队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时,笔者总是赞不绝口,寄以希望;当队员在训练上徘徊不前时,笔者总是给以安慰和鼓励,予以期待;当队员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笔者总是及时出手相助,情暖人心;当队员在训练中有不解和困惑时,笔者总是耐心解答,真心以对。笔者也非常注重创设队员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帮带、取长补短、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情感世界。富有正能量的团队情感氛围,就犹如强大的磁场,会深深地吸引每名队员积极主动地参加训练,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来,使训练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育人工程,工程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不断地优化完善、改进提高,笔者愿与同行们一起在这条永无止境的带队训练之路上继续探索、努力钻研,不断实现人才培养和自身价值体现的新超越!
其他文献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五小学有这样一位武术专业体育教师——张文宏,是珠海市武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多年来,其带领的学校武术队多次参加省、国家、国际级比赛均获优异成绩,共获金牌93枚、银牌148枚、铜牌84枚,辅导的学校武术大课间活动连续四年获珠海市小学组评比第一名,学校形成了武术办学特色,先后被评为区体育傳统文化训练点、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中国青基会武术基地和省武术传统学校、全国特
一、运用动作对比  在快速跑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奔跑速度,强调步频是重点。如果单纯地说教,小学生的心智发展难以理解步频和速度的关系;身体感知的发育不够成熟,不利于体会步频的变化对速度的影响。体育教师可运用高抬腿跑与摆臂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體验:快摆臂慢抬腿——慢摆臂快抬腿——协调配合抬腿摆臂。标准的高抬腿需要上下肢协调配合,改变二者频率后,不协调的动作会让学生“丑态百出”“笑料百出”,在欢笑中,学
研讨背景:校本研究作为校本活动,其体现了“校本”(“school-based”)所具备的一系列特征,即以校为本,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由此而言,学校体育校本研究应该是以学校体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体育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本次研讨,旨在通过一线体育教师的交流来探讨学校体育中如何开
一生中总有很多影响我们成长的人,他们催你奋发、促你奋进。回想为师26年来的成长历程,在不同的阶段我遇见了三位优秀的导师,引领我从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成为省市骨干教师、学校的管理者,令我倍感幸运。我由衷地感谢我的师傅,是他们用真情扶携我走过坎坷的岁月,用智慧引领我专业的提升,为我的成长搭建平台,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境界,让一个普通的“体育人”对未来有了更高的追求!  一、做一个有“爱”的教师  苏霍姆林
《中小学体育教学疑难问题会诊》 杨立国/著  定价:76.00元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汇聚了《中国学校体育》网络教研平台53期的教学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的“草根爭鸣”研讨成果精华《中小学体育教学疑难问题会诊》一书,已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該书分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群体活动、教师发展共7个版块,是参与《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研讨的全国各地中小学体育教研
广西体育中考历经坎坷,曾经不乏社会诟病。时至今日,体育中考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倍受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及家长的关注,然而,如何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中考体育具体考什么,如何考?全国没有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作统一规定,一切由各省市和地市定夺。因此,基于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出发,制订一个纲领性的、适合当地实际的体育中考方案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实施体育中考的依据和标准,还关系到如何
体育课的任务是传授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通过掌握运动技术,提升运动兴趣,培养运动能力。在反复练习中,体能得到提升,技术进一步完善。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也就成了花拳绣腿。正如武术中的一句名言:“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好技术的同时增强体能?本文以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优秀體育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的浙江省的两节展示课为例,对“技体融合”设计进行分析与思考。本届评比活动上
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言语指导效果直接决定了区域活动的教学成效。笔者从分析幼儿园教师言语指导的普遍特点入手,总结了教师在言语指导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成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的普遍特点  (一)教师言语指导的开放性较强  教师言语指导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言语指导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开放程度较高的言语指导形式和内容不仅更易适应各类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区域活动内
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初中组第三届教学研讨活动于12月19-2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惠贞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由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承办、宁波市惠贞书院协办。本届活动以“体育中考项目的教学策略”为主题,以三节展示课为载体,旨在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适切性,探寻中考项目与《纲要》理念之间的融合,结合初中体育中考项目的教学策略进行研
笔者有幸现场观看了部分小学體育课的展示,执教教师扎实的专业技能、机智的课堂教学组织、简洁明了的讲解、优美的动作示范、多样的教学方式与高效的目标达成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现就河南省伊河路小学段佳洁老师执教的《武术:少年拳第一套(1-4动)及体能练习》一课,谈谈观摩的感悟: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技能目标的达成  执教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武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