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隐性指导的策略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幼儿的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通过“隐性化”材料布置、“隐性化”支持推进和“隐性化”心理创生,让幼儿感受到区域活动的美、智、趣,从而在区域活动中“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 隐性指导
  在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其一是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过度掌控,从区域环境布置到幼儿区域材料选择,从区域材料投放到幼儿区域活动开展,教师都全部包办,幼儿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其二是教师对幼儿的区域活动完全撒手,俨然一个“甩手掌柜”,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放任自流。那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隐性化”布置材料,让幼儿区域活动产生不同的可能
  区域材料的布置应当契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幼儿区域活动空间中,教师所布置的内容应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开发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创造性。这就是说,环境本身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应当成为一种“召唤结构”。
  在布置区域活动空间时,笔者努力让每一份材料都渗透教育意图。如在“娃娃家”区域,笔者投放了可移动的桌子、沙发、小柜子等,力圖营造家的温馨感和舒适感;在“表演屋”区域,笔者移植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在墙壁上悬挂白云、小鸟等图片,在墙壁上空悬挂藤蔓、藤条等,营造一种森林的意境;在“美工室”区域,笔者设置了橱窗、橱柜,供幼儿展览作品等。不同的区域蕴含着不同的匠心,也体现着不同的教育意图。
  二、“隐性化”支持推进,让幼儿区域活动走向自主
  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隐性指导尤为重要。从预设区域到准备玩具,从引导游戏到积极评价,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为幼儿提供思考、探究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充分肯定和赞赏幼儿的创造行为。
  首先,教师要赋予幼儿自由活动、自主选择的权利,允许幼儿在相关区域内“串门”。教师不能过多干预幼儿,应改变“我教你做”“我说你答”的教学观念。对于幼儿活动中的无序、混乱现象,教师要进行组织引导。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发生的争论,教师则应将裁决权交给幼儿,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应站在幼儿的立场,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活动中,教师要引领幼儿制定活动规则,让区域活动更具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和创造性。
  最后,如果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障碍、困难等,教师不宜也不应过早介入,更不能包办代替,而应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活动的动态,让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幼儿重新回归到活动中来。
  三、“隐性化”心理创生,让幼儿区域活动走向幸福
  幼儿区域活动不仅是外在的、物质层面的活动,更是幼儿内在的、心理层面的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快乐、幸福的感受,是幼儿区域活动的根本宗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个体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根本条件。
  幼儿年龄小,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发育都不成熟,他们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幼儿胆怯、畏缩,教师应该多加鼓舞、激励;有的幼儿调皮、捣蛋,甚至喜欢恶作剧,教师要加强心理疏导;有的幼儿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等等。
  通过教师的“隐性化”材料布置、“隐性化”支持推进、“隐性化”心理创生,能让幼儿的身心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放松。其中,教师的隐性化支持、推进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学会自主活动、自主管理。当幼儿真正进入区域活动,他们能够感受到区域活动的美、趣、智。
  参考文献:
  [1]陈芳.基于幼儿天性的生态式区域活动课程研究与实践[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6,(3).
  [2]林霞.从学习性区域到活动区游戏[J].幼儿教育研究,2017,(2).
  [3]范莲华.幼儿园户外自主性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J].幼儿教育研究,2016,(6).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要:课内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对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积累、对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保证课内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应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优化,以“减负增效”为目标,遵循主体性、开放性和趣味性原则,帮助学生通过完成课内作业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内作业 优化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素质,所以教
摘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课堂内形成的、非计划类的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会让教师和学生转移课堂学习注意力,甚至偏移原本的教学方向。正确应对音乐课堂的生成资源,是把握音乐教育使命、营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音乐课堂 生成性资源 应对  教师常常会讲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土拨鼠被三只猎狗追赶,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
摘要:错误资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产物,教师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对学生的良好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所以教师需要给予错误资源足够的认识,把错误资源有效运用于实际教学资源中。本文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误资源 有效利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的现状  在小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课堂视野,进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教育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探究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 多媒体教育技术 应用 探究  一、多媒体教育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意
摘要:卫生康复职业教育集团是随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应运而生的,其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的资源优势。探究集团化办学道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为四川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  关键词:卫生康复 职业教育集团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集团实行理事会制,总部设在四川省自贡市,面向全省,努力打造现代卫生职业教育品牌,形成“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基地”“规范化培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和“创
摘要:阅读教学是幼儿园教学阶段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幼儿的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采取对话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引导幼儿更好地阅讀。本文探讨了幼儿园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策略,旨在为幼儿的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 阅读教学 对话式  阅读是学生与文章交流的过程。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对话式阅读教学是教师通过对话的形式不断
摘要:我国新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人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针对我国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教育公平性缺失等问题,教育部门应优化实施方案,以提高新高考改革政策的有效性。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新高考改革进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新高考改革的价值,提出了推进新高考改革进程的对策。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 进程 问题与对策  高考作为我国人才选拔的主要考试制度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培养和塑造社会所需人才的重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如何做好中途接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以期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关键词:中途接班 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生涯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中途接班的情况。如何做好中途接班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应做到积极面对、细致负责、注重方法、讲究策略,设身处地为班级和学生着想,这样一定能管理好班级,做好中途接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超出理解范围或现有理论无法合理解释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好奇或困惑心理,这种心理会促使人提出问题,或将问题作为依据去寻找答案。  一、利用化学课堂微实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教师对如何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微实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课堂微实验方法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摘要: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人们需要做好玉米种植研究。通过分析种植现状,我们得知运用相关的新技术能实现玉米种植数量的提升,提高玉米在农作物应用中的比例。因此,本文分析了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 种植现状 新技术应用  一、玉米种植现状  1.种植规模扩大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平原,不但土地肥沃,而且干旱少雨,适宜种植玉米。对此,国家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如玉米种植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