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美术思维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ree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人格的塑造和情操的陶冶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的开展方式体现着美术的艺术价值取向,培养中学生的美术思维和美术兴趣需要教师重视美术教育,将美术思维的培养贯穿到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授中学生美术课的经验,对培养中学生美术思维提出相关看法。
  关键词:中学生;美术教育;美术思维
  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是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美术教育也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美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美术教育已经被列入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项。美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启迪学生心智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美术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同时对一个人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美术教育现状及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重要性
  1.我国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新课改之前,我国的各中小学都专门开设了美术课,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课在高考、中考的压力下成为了“摆设”,仅仅是排在课表上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已。有些学校也会开设美术课,但只是停留在教师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静物,学生进行模仿的层面。
  新课改后,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被重视起来,但也只是停留在兴趣培养和简单的欣赏层面,没有从美术思维方式的高度对学生进行启迪。同时,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所以即使美术课的重要性得到认识,也因资源缺乏导致中学美术教育面临很大的阻碍。
  2.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重要性
  美术思维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用美术的方式进行思维。培养美术思维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以及对美的情感体验入手,提高其生活和学习能力。感官视觉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通道,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人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潜能的开发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放眼古今各个艺术流派以及各种艺术思潮的兴起,几乎无一不是以美术的观念和思维作为先导的。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重要性,从它在人类的现代教育中,特别是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方面的巨大影响中可见一斑。
  二、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的措施
  美学意义上的美术思维,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好奇心与观察力;第二是创造力与想象力;第三是条理性与表现力。下面分別从这三个方面对中学生美术教育中美术思维的培养进行阐述。
  1.好奇心与观察力的培养
  无论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还是对事物的认知,都是源于人们的好奇心。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可供绘画的事物很丰富,但是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却能够迸发出灵感,创作出美妙的图画,这就是观察力的差别。这里所讲的观察力是指全面、细致、正确认知事物特点的能力,是对事物有效的观察。学生首先需要具备一些关于所观察事物的知识,然后要有明确的观察目标,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在美术教育中,观察力的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宏观层面对事物整体形象的掌握,另一方面则是要从微观的层面去把握绘画形象的典型特点和细节。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多留意生活中适合绘画的事物,以一名画家的心态对事物的形象积极做出艺术反应。其次,在美术课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在美术造型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绘画过程中,详细讲解点、线、面以及光对事物造成的视觉效果。
  2.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
  通常美术作品所展现的物体不是一件实际存在物,而是建立在物体的存在之上却又高于现实的情境。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简单形象地表现事物,更多的是要创造性地表现生活。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体会画面背后深入画家心灵的东西。例如:我们在教学生赏析某一个画家的画作时,要从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经历、创作背景开始说起,并在这个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画作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同时,作画的时候,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应该鼓励其进行再创造。
  3.条理性与表现力的培养
  条理性和表现力是在对事物进行理解之后的构思和组织,并按照美学规律展现出来。条理性着重对事物的理解,表现力着重对事物的组织。这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对画作物体进行拆分,学会把一堆凌乱的绘画素材按照各自的属性组合成系统。
  美术思维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对美术学习者提出的要求。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从思维的高度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琦.浅议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J].学术论坛,2010,(08):46.
  [2]樊小莉.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J].科学中国人,2006,(05):110-112.
  [3]汤芸,樊明显.浅析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J].学科教学,2012,(04):128.
其他文献
在水利基建工程中存在着一些因工程建筑材料不合格而留下的工程隐患,其原因之一是材料送检时没有实行见证取样制度,造成送检材料与实际施工用料质量不一致,为了防止这种质量事故
以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制备了3支N-苄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分散染料,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氖谱和质谱分析对合成的中间体和染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N斗基邻
提问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我国的教育家十分重视这一点,孔子所谓“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好的提问能发人深思,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最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使学生学得主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点出: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气体交换的窗口。可以说,气孔是植物三大生理过程的咽喉,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做到真正理解非常困难。所以说,上好这节课意义重大,既能引领学生理解蒸腾作用,又能为下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打好基础。为此,笔者精心设计了一堂实验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感到非常开心,把这堂课拿来和大家共享。实验过程
现象学教育学认为,政治课教学须以“生活体验为教育的起始点,要关注师生的种种生活体验,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智和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敏感性。”“这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在教学实践中反对将政治课的“教学活动理论化、抽象化”。这些观点与我们政治新课标倡导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不谋而合。我们高中政治新教材也一改老课本的那种以演绎方式编写课本知识的惯例,几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在国际上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芩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在编排上采用了同主题集中的形式,但学生获得的很多知识仍是零散的,复习时他们无法把词汇,话题联系起来,以致于学得快,忘得快,学习效果不佳。其次,在词汇巩固方面,学生也普遍感到困难,单位时间内需要记忆的词汇量较大,使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反复记忆与遗忘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词汇的使用能力较差,学生不能对大多数所学英语单词恰当运用。  二、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