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动 学会表达”活动课设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l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无论父母、老师对他们多么好,他们都无动于衷,因为他们总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在情感这方面他们是消极的,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有口无心,要么胡编滥造,要么写一些低幼化故事,干瘪无味。针对孩子们情感上的审美疲劳,我试图引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学会感动,并且能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动表达出来。于是我设计了一堂“学会感动,学会表达”的语文活动课。
  那是2004年最后一天,深圳少有的寒冷,我们初三(10)班却温暖如春。这堂课的直接起因是这之前指导学生写《我为……而感动》的作文时,他们竟然觉得无从下手。
  课前三分钟,我把班集体校外活动的每个同学的照片配上《同一首歌》播放出来,同学们看到自己生活中的留影像电影一样播放出来,又和着温馨而感人的乐曲,内心的感情一下子涌动起来,甚至有好几个学生的眼眶都湿润了。我知道情景的创设已经完成,授课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把画面定格在一张张同学们神态各异的合影上,深情地问同学们:“在平常的生活中遇到令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吗?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感人的细节,一件难忘的事情……有过感动吗?如果有,就请口头表达出来。”
  刘京第一个举手了:“老师,今天我太感动了,没想到老师会把我们平时生活的照片剪辑起来,让我们也像电影明星那样出现在屏幕上。老师,我们看到这屏幕上的图片,又想起我们上次在笔架山搞演讲比赛,是很有趣的活动,我们在蓝天白云底下,坐在青草地上轮流演讲,那次活动很有意义,其实也蛮感人的。”
  我说:“那你当时怎么没有感动的表示,并且把它写下来?”
  刘京不好意思地摸摸头:“我们当时只觉得好玩,没有这么感动。”
  第二个举手的是干芊:“军训时,因为要出去住几天,我妈妈那天早上特意请了一个小时的假,送我到学校来,我当时很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要这样,没有想到妈妈竟老实地说是有点舍不得我。我听了很不好意思,因为平时我总嫌妈妈 嗦,巴不得离开妈妈几天呢,可我妈妈却对我这么好,怪不得古人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这还只准备行几十里,她都舍不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理解妈妈了,也开始学会如何爱我的妈妈了。”
  我微笑地点点头:“是呀,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滋补,更是一种有益的洗礼和陶冶。学会感动,你就会懂得爱与被爱。”
  接下来好多学生举起手来发言。
  周日京讲述了被邻居关怀的一个细节;黄镇鸿讲述了自己一次坐公共汽车睡着了,被一位陌生的叔叔揽在怀里,从而认识到在深圳也处处有真情;吴海嘉深情地讲述了语文老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的关照;王洁冰说起:“我们学校的保安叔叔也很令我感动,有一天下午放学晚了点我去单车棚取车时,发现车胎没气了,那时天色已晚,天气又冷,同学们早已陆陆续续地走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推着车向校外走去,没想到保安叔叔不放心地追了过来,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了他,他立即帮我把车推到一边,折回办公室拿来打气筒帮我打上气,还嘱咐我天黑了路上要小心,我觉得保安叔叔的心肠真好。”我接过王洁冰的话头说:“感动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动人的人和事,你们要懂得感受和珍惜。”颜昕眼含泪花地回忆起:“前不久的一个晚上,我爸爸妈妈因事外出了,我的班主任李老师亲自做好饭菜走十几分钟给我送来了。当时我饿得很,接过饭就狼吞虎咽地吃了来起来,老师做的饭好香啊。等我吃完饭,抬起头来看坐在我身边的老师时,我很感动,觉得老师就像我的妈妈,当时我真想叫老师一声妈妈……”说着说着,颜昕已激动地哭了起来。我忙笑着对她说:“那你当时为什么不叫我一声,让我也高兴高兴呢?”我的话引来哄堂大笑。
  当同学们情绪高涨、谈兴正浓时,我趁势接过学生的话头总结说:“为什么我们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们有深沉的爱,孩子们,你们拥有多么丰富的情怀啊,生活中有这么多令你们感动的人和事,为什么不能及时用语言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呢?其实,我们作文之法无须太多,你被生活中的真善美感动了,你将笔下生辉。”
  我又列举了李白、杜甫、苏轼等著名文学家写作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表达,并用投影把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写月下荷塘美景的名段配乐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去读。读完之后,我又要求学生简单分析这段描写的好处。下课铃快要敲响的那一刻,屏幕上缓缓地呈现出两行华丽的文字为这堂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我以为):
  “上帝没有给我翅膀,我要借助语言去飞翔!”
  这节课我自己也一次次被学生感动。他们表达出来的“感动”包括对生命、父母、邻居、老师、陌生人的爱,也有关心、体贴、内疚、伤感等情感,这是那么美啊!课堂的主角不再是教师本人,而是学生们的精彩讲述。把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发出来,让学生该哭时哭,该笑时笑,让学生学会了感动,学会了表达。赞美学生,使学生内心淌过一股暖流,有优雅的气质,有文化的品位,这也正是老师的魅力。
  
  单位:广东深圳市梅山中学
其他文献
采访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工作之一,它与新闻报道质量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要想收集更好的新闻素材,以提高新闻的价值,必须掌握新闻采访的相关技巧。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新闻记者采
新课程指导下语文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新一轮语文教改更注重观念的更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构建中学语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
记者应亲临一线去实地采访,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新闻素材,掌握最真实的现场情况。但在受众更加重视新闻的实效性和现代通信手段层出不穷的情况下,电话采访也是一种高效、快捷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的教与学、动
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展开双语课外阅读教学,鼓励与引导学生接触一些好的课外阅读的素材,这会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有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可以更好地得到形成与
期刊
同学们,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串讲了诗句的大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先检查一下朗读作业完成情况。  点一生读课文。  一生评议:她读的很流畅,但前后语调一致,没有区分悲伤、忧愁和喜悦的感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不错,评的也很不错。这堂课我们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读出对人物的感情,对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判断对一个人该持有什么样的感情,先要了解他,了解他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又
得阅读者得天下.要提升同学阅读思维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指导同学定位常见阅读思维雷区,然后采用针对性的四大破解策略排除雷区:总体大于部分排除以偏概全雷区策略、信
期刊
编辑是一项极为特殊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提升出版物的质量,确保达到所出版的图书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出版物对传统的出版物产生了极大的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无外乎以下三种:一种是纯粹的文言注解课,注重文言词汇的注解,句子的翻译;一种是纯粹的阅读分析课,注重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思想情感的讲解、分析;另一种则是对上述两种方式简单相加的复合课,先翻译,后分析。  三种课型的共同之处在于只注重知识的结果,而忽略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无法得到情感的真实体验,学生获得的是死的“知识”,无法转变成能力。因而三种形式都
教师的亲和力能够促使自己耐心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班级里所有学生对她的尊敬和信任,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英语教师同样如此,课堂的教学目标才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