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女子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a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黛生活在吴家大院,青黛的爹吴老爷在同德古镇西大街经营着酱坊。作为大小姐的青黛喜欢倚在美人靠前,看红鲤鱼嬉水,伸手往水中撒食,看鱼儿如红云般哄抢。那时的她身着织锦的长裙,长发乌黑,眼神似水含烟。
   酱坊有四道宅院,五十多间房,酿造用的缸有百余口,有一种大户人家的气派。吴家以酿造当地特产甜油、豆瓣酱为主,酱香浓郁,麻辣咸香,别有风味,成了当地的特产,所以吴家的生意一直红火。
   酱坊里摆满了一缸缸正在发酵的酱菜,像古代的兵马俑一样排列着,颇有阵势。那时青黛喜欢和哥哥阿顺在摆满缸的大院子里捉迷藏,那缸真大,比家中的澡盆还大。青黛人小机灵,常猫着腰游走缸与缸之间,像一个巨大的迷魂阵,哥哥总是很难找到她,和她一起玩的,还有哥哥的同学海波。
   海波是盐商家的三少爷,海波人长得英武,平时喜爱摆弄些自己做的土枪,不过这些自制土枪,能打死一只麻雀就相当不错了。有一次青黛帮他们做弹弓子,用泥揉成指甲大小的小泥团,晒干,有相当的硬度,这就是他们自制的弹弓子了,青黛的小手揉得很快,也搞得一身都是泥巴。海波眼神里满是爱意,说瞧瞧,这哪像我们的大小姐。海波很喜欢青黛,他们一起看戏时,也会拉上青黛,海波心底承认自己是爱青黛的,他想等几年再把青黛娶回家。
   吴老爷在一次坐船送货途中,在河上遇到了强盗。强盗们在月朗星稀的夜晚,隐藏在茂盛的芦苇丛中,他们看四下无人,飞速地划向吴家老爷的船,那时吴老爷正坐在船上幸福地喝着小酒,哼着小曲,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态。从天而降的盗贼,让他的神情来不及转换,便一命呜呼了,一同死的还有他贴身的两位长工。
   一家的顶梁柱就这样忽然塌了,塌得让人措手不及。阿顺少爷既不懂得经营也不懂得酿造,他只懂得吸食鸦片,整天晕头晕脑的,不知今夕是何夕,从此吴家开始走向衰败。
   有那么一天,空中下着一场薄薄的小雨,晚秋的雨,让人有些伤感。瘦弱如竹的阿顺少爷穿过雨雾,把妹妹青黛交给怡红院的秦妈,秦妈给了阿顺一包碎银子,阿顺就像雾一样飘走了。秦妈一把拽住阿顺说:阿顺,我这里是妓院,你妹妹是娇贵的大小姐可能不从,她如果寻死,你的银子是要如数归还我。阿顺像雾一样飘向妹妹,说:青黛,哥不死你就不许死。青黛眼里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青黛说:我不死,我还要等哥你争气,把鸦片戒了,重振我们吴家,还要给吴家续香火。
   阿顺蜡黄的脸仿佛是一株随时枯萎的植物,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点点头,然后像雾一样地消失在细雨中。
   青黛转过脸来,转过一张近乎绝望空洞的脸,像一个美丽的纸人儿,她对秦妈说,安排我接客吧!那神情似判了死刑的人被绑赴刑场,因别无选择而格外地决绝。
   秦妈倒是有耐性,说,你做惯了大家小姐,那性格未必能哄得了客人开心。过一段时间收敛起你的娇气傲气,再去做也不迟,免得败坏了我怡红院的名聲。秦妈做事有分寸懂步骤。
   秦妈带着青黛上楼下楼熏染一下怡红楼的气息,又让姐妹们教她一些伺候男人的绝活。秦妈知道青黛识字,还教她读一些《玉女心经》之类的书。就这样青黛在怡红楼一住就是一个月,青黛恍惚觉得自己依然是大小姐。当然秦妈是精明人儿,青黛这样的大小姐,知书识礼的美人儿,是不能随便让她陪人的,也不能让随便的人由她陪,这个人必须有身份儿,舍得出钱的主儿。
   这天酒商陆文来了,陆文可不是一般的商人,花起钱来如落花流水,可是,青黛却让他分不清东西南北,他只感觉自己在云里飘。从此,陆文在怡红楼一住就是三年,青黛这三年的光阴也都给了陆文一人。
   海波一直在外面求学,不知青黛家中沧桑的变迁。后来他考入国民党创办的黄埔军校,一边读书一边接受训练,他走在教室长长的走廊上,偶尔会想起家乡,想起青黛那似水含烟的眼神。有一次宴席间,海波听一个人说起吴家的衰败,青黛被卖进了青楼,海波的心像被人狠狠地刺了一刀。
   有那么一天阳光像麦芒射下来,青黛的房间里,走进一个国民政府的军官。那军官的身影英武,后面还跟着一排的警卫,军官把青黛带走了,军官的脸色很阴暗,像随时会下一场倾盆大雨。军官是海波。
   于是陆文的一场长长的美梦被恶狠狠地敲碎了,这让酒商陆文很是失落,这世上的钱没有可以再去赚,可是自己喜欢的女人消失了,心中会留下一个深深的洞,这洞是不容易添补的。
   1924年同德秋天的风很大,风在怒吼,像一个人压抑了很久,在咆哮中释放自己。陆文被拉去一个深深的密林尽头,密林尽头是一块开阔的空地。陆文手上戴着手铐,但是他不知自己犯了什么罪。在被枪毙前夕,他歇斯底里地对着天空大喊,老子到底犯了什么罪……
   一声清脆的枪响之后,陆文应声倒下,旁边树上的鸟儿也在惊吓中扑棱棱地飞向远方。接着风里夹着大滴的雨落下,最后形成密集的雨阵,嘈嘈的雨在汹涌地冲刷着这个世界,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
  责任编辑/何为
其他文献
当你目光停留在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的大脑正在完成一个壮举——阅读,而这项壮举则属于每一个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缱绻的阅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情感的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则是现实和成长的阅读。  阅读一首诗像打开一扇窗,如何推开才能不去惊扰那夜晚的月光?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怎样在阅读中学习语文,又如何先推开阅读这扇窗,再去观看语文这片月色呢?  其实,当你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你就具有了
一、在学科的交界处寻找专业研究的生长点  记者:林老师,您好!您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签约作者,与国内许多小学语文老师是老朋友了。您主持的“林志芳工作室”是设立在高等院校的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方向的名师工作室,这与我们熟悉的一线名师的工作室可能有所不同,请您先介绍一下工作室的基本情况。  林志芳:“林志芳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是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的血脉”。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传播力度,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并且要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重点抓,抓紧抓好。学生们只有通过学习吸收其精华,才会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才会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  基于此,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中学积极响
科技部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签约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与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近日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预防并控制流行性疾病方面的合作,包括支持公共健康领域的科研项目、开展疫苗的研发及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积极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研实践的经验和做法,加强科学数据及信息共享;加强新冠疫苗开发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近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和美国礼来制药集团共同对外公布,其联合开发的创新生物药“PD-1单克隆抗体达伯舒”,上市申请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受理并进入正式审评阶段。  达伯舒(通用名“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属于PD-1免疫抗癌药,由信达生物进行早期开发,2015年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达成授权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发。在中国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达伯舒实现了我国在免疫治疗领域自主研发创新药
【设计意图】  本文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标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旨在以识字教学为主体,顺学而导,针对学生的疑难处,借助多媒体手段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识记本课汉字,积累并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走近经典,走进文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2006年,我以一名特岗教师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特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所以,在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里,理科毕业的我先后被安排教英语、生物,但最终我还是扎根在了语文“园地”里。  2008年,我开始了语文教育之路。因为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对口,要想在语文教育讲台上站稳脚,我必须从头学起。于是,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我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并听他们的课,积
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将于2016年12月1日在我们中华附小举行。本次研讨的专题是“整本书的阅读”,研讨的课外书是著名作家祁智的作品。我带的班本学期“师生共读一本书”刚好是《小水的除夕》,于是我承担了执教高年级研讨课的任务。  一天下午,导师潘文彬通知我,祁智先生要和我们一起讨论教学活动事宜。我知道每次五位名师组织活动之前要“碰撞”好几次,他们的智慧在“碰撞”中升华,每一次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引领。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在真实的常态课堂中,究竟是一副怎样的面孔?它与我们所能够感知的公开课教学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呢?可以肯定,差异不是一点点。说白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公开课是一种教学状态,日常教学又是另外一种状态。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考试的成绩,教语文变成了教知识、教教材,唯我独尊,灌输注入,全然不把学生放在眼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教学的时效局限在
听多了新名师演绎的新课程,总渴望静静地观摩老教师执教的语文课;看多了新生代激扬新语文,总期待再受老前辈的耳提面命。于是,常在行将迷惘的路口,幸运地找到脚下教学的道路。每次听贾老师的课,就是这样一种特别的感受:如同在课改的滚滚潮流中,看到了前方的灯塔。我想,贾老师是在用一辈子的教育实践,给我们指明语文教学的方向。就像那天,听贾老师教孩子们续写童话《谁动了松鼠的“奶酪”》,我恍然明白,正是因为这份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