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瘙痒,巧选止痒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i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气温骤然下降,不少朋友,尤其是老年人又出现了秋冬季皮肤瘙痒。面对反复发生的皮肤瘙痒,有些老年人会去皮肤科接受正规治疗,而更多的老年人则是随意去药店购买止痒药自行处理,有时的确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大部分治疗效果适得其反。面对不断搔抓的“痛苦”和可能导致的新的皮肤问题,老年人应该如何挑拣止痒药呢?
  用药前,寻找引起瘙痒的原因
   皮肤瘙痒是由于某些致痒介质如组胺等刺激局部神经,传导至大脑所致,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临床证实,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老年人。除了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可导致皮肤瘙痒外,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胆系统疾病、尿毒症、血液病等均可以出现皮肤瘙痒。临床上很多老年人在秋冬季仅出现皮肤瘙痒,而没有原发性的皮肤损害,这种瘙痒也就是所谓的瘙痒症。
   瘙痒症往往具有季节性,大多在秋冬季出现,多见于气温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当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以及夜间卧床时开始瘙痒。冬季瘙痒症又称为皮脂缺乏性湿疹、裂隙性湿疹,主要见于老年人的皮肤,尤其是小腿、前臂及手部,主要是由于皮肤中皮脂缺乏及水分丢失所致。瘙痒常为阵发性,以夜间为重,某些刺激因素,如饮酒、情绪变化、衣物摩擦、被褥温暖、接触化纤及毛织品、使用碱性强的肥皂等均可导致瘙痒发作或加重,严重者瘙痒难耐,不停搔抓,导致皮肤出现抓痕、出血,甚至出现湿疹样的改变。
  4类止痒药,需谨慎使用
   由于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治疗皮肤瘙痒时应首先明确病因。如果是由于系统疾病引起,应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血糖、治疗肝胆系统疾病等。如果是在使用肥皂后出现瘙痒,应选择温和或不含碱性成份的沐浴产品。另外,避免使用烫水洗浴,,避免搔抓、饮酒、喝浓茶,避免穿化纤及毛制品等也很重要。。
   明确病因以后,患者就可针对皮肤瘙痒,适当选用止痒药控制症状。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以止痒的药物有抗组胺药物(主要是H1受体拮抗剂)、外用糖皮质激素、润肤剂以及中药等。
  * 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是作用于主要的致痒介质组胺来发挥止痒效果的药物。该类药物种类繁多,如西替利嗪(仙特明等)、氯雷他定(开瑞坦等)、咪唑斯汀(皿治林等)、酮替芬等。
   特别提醒:该类药物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作用,会导致疲倦、乏力。此外,某些药物会加重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少部分还具有一定的心脏毒性。因此,老年人使用该类药物时,最好先咨询皮肤科医生。
  *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常简称为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等减轻瘙痒及治疗多种皮肤病,止痒效果佳。
   特别提醒:糖皮质激素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否则会导致局部皮肤变黑萎缩、毛囊炎及毛细血管扩张等。由于糖皮质激素进入人体后,还会导致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因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须慎用。
  * 润肤剂 润肤剂如甘油、凡士林、尿素、尿囊素等,可增加皮肤表层水分及减少皮肤水分丢失。因此,对于瘙痒,尤其是皮肤干燥所致者疗效好。该类药物可以大面积使用,身体吸收很少,且几乎无不良反应。
   特别提醒:该类药物特别适合没有皮肤疾病的老年瘙痒症患者使用。
  * 中药成分 某些中药成分如樟脑、薄荷等,往往具有清凉作用,可刺激皮肤神经纤维,控制瘙痒感觉,达到止痒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特别提醒:冬季使用时需注意用量,大面积使用,谨防受凉。
   总之,老年人因为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萎缩、干燥,如再有热水洗烫等因素,极易出现全身瘙痒。因此,冬天到了,老年人要保持心情愉快,转移对“痒”的注意力。一旦出现瘙痒,要尽量避免搔抓,以防并发感染。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止痒药物,缓解瘙痒,愉快生活。
其他文献
近期,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A)发布数据显示,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脏病、糖尿病、脑梗死、前列腺癌的死亡率纷纷下降之时,以智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痴呆的死亡率却继续上升,与痴呆有关的医疗费用支出也呈成倍增长趋势。  在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超过5%,已与欧美国家接近。全球现有约2000万老年痴呆患者,我国至少有500万。一年一度的“世界老年痴呆日”(9月21日)即将到来,本刊
专家简介  李青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  医疗专长:长期从事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类颜面部创伤和畸形的治疗与重建,以及鼻整形、眼部美容、面部轮廓整形、身体塑形等精细美容外科和面部年轻化治疗。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专家简介  邢新  第二军医大学附
食品安全与营养、网络通讯技术、基因技术、干细胞技术、纳米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在将高科技融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对其可能带来的健康负面影响心存疑惑、忐忑不安。  “碱性水有益健康”“孕妇穿防辐射服能保护胎儿” “基因治疗乙肝更彻底”“干细胞美容效果好”“‘降糖大米’有助降糖”“干细胞移植可治愈糖尿病”“测基因能预测儿童天赋和潜能”“‘脑黄金’能让孩子更聪明”“纳米中
读者梁女士给大众医学杂志的一封邮件   前不久,丈夫经过检查,发现患有较严重的不育症,医生说只能通过捐的精子实现生育目的。我们夫妻很想要一个孩子,所以四处打听有关的消息。听说得去找人类精子库。现在全国哪些地方有正规的精子库?因为以前诊疗时受过骗,所以希望能找到一家正规的权威机构。不知用精子库精子生育的整个过程是怎么进行的,现在我们感觉这很神秘,不知从何做起。另外,怎么能保证别人捐的精子是优质的呢?
两个月前,王先生在体检时被发现肝脏有个“占位”,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是肝细胞癌,所幸的是由于发现及时,肿瘤只有3厘米大小,属于“小肝癌”。医生告诉他这样类型的肝癌手术效果是比较理想的,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80%左右。  不幸中万幸的结果让王先生稍稍舒了口气。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丝新的不安:听说有病友术后又复发了,这是怎么回事?复发能够预防吗?自己得的毕竟是癌症,是不是和其他癌一样需要术
名词解释:GLP-1类似物    GLP-1是人体的生理性多肽,能根据体内血糖水平按需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胰岛素的拮抗激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但生理性的GLP-1容易被体内的酶降解而失去活性。科学家通过对GLP-1进行分子结构的“改造”,研发出GLP-1类似物,克服了GLP-1易被降解的缺点。    多重降糖机制具革命性突破    传统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降糖机制较为单一,如促进胰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既能解饿、解渴、解馋又能保健的中药零食,当作普通零食来食用。如许多女白领想减肥,将阿胶蜜枣、龟苓膏、茯苓饼等中药零食当饭吃,想吃时随意吃,不管自己是否处于月经期;也有些人在吃了火锅后,“咕噜咕噜”猛喝凉茶,造成腹泻等症状。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既有特定的药理功效又有一定的副作用。虽然“中药零食中的中药含量并不高,但是也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体质辨证地吃、适量地吃。“想吃就
你问我答  服用珍珠粉要注意什么  贵刊2010年10月“我说验方”栏目介绍了美白祛斑的珍珠粉面膜,听说服用珍珠粉也有同样的美容效果,是这样吗?  南京市刘江丽  “只有燥热体质的人才适合内服珍珠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李斌:   珍珠的养颜美容功效确实值得推崇,不过它属于凉性中药,内服的话只有燥热体质的人才适合,擅自服用不但起不到美容抗衰老的效果,反而可能给人体带来健康隐
在面神经瘤、听神经瘤,以及中耳胆脂瘤手术中,面神经损伤有时是无法避免的,部分患者会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严重者会出现眼睛无法闭合、口角歪斜等严重面部畸形。近年来,我科采用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手术,以恢复瘫痪的面部肌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哪些患者适合手术?  首先,必须是颅内良性肿瘤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检查,确定肿瘤已被清除或者稳定不发展,三叉神经核及三叉神经没有被累及。其次,肿瘤切除术后半年
目前,在我国上市的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分别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按在中国上市顺序排列)。从拉米夫定在中国上市以来,核苷(酸)类药物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使用时间,我国的临床医生在这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2005年底,第一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正式颁布,2010年底,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在此基础上做了更新(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    新指南强调长期治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