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学后教理念下阅读教学的“三导”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研学后教”的理念下,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阅读教学的“后教”策略可从“导读、导思、导学”入手。本文先叙述了“三导”的目的与关系,再以四年级上册21课《搭石》为例,从三方面展开叙述:让恰当明确的研学目标规划“三导”行为;让研学问题成为“三导”核心;“三导”让阅读教学得意、得言、得法。“三导”在阅读教学中是相互交叉、融会贯通的。
  【关键词】研学后教;阅读教学;导读;导思;导学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课堂特征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在语文阅读课上的指导点拨应主要体现在“三导”,即“导读、导思、导学”三方面。
  导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获取最重要的信息。这是一个快速、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和挖掘隐含信息。导思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把无序引向有序。导学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渔”的本领,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导读、导思、导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导思是建立在导读基础上的高级认知活动。感知和发现是前提,思考和分析是后续。导学是一个让学生体验、实践的重要阶段,这个过程的实践主体毫无疑问一定是学生本身,学生抓住“主问题”,根据老师提供的“学法指导”进行学习。
  下面我以四年级下册第21课《搭石》为例,谈谈在研学后教理念下“导读·导思·导学”的教学策略。
  一、让恰当明确的研学目标规划“三导”行为
  制定恰当的研学目标是课堂实施的前提,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来规划导读、导思、导学行为。第7册第5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多读、多想、多体会,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体会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根据单元重点、《新课程标准》和《广州市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研学目标:
  1. 能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清波漾漾、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品味词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等方法感受搭石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3. 体会作者通过平凡的事物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养成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根据研学目标,设计如下研学路线图:
  学习目标就是研学的航标,为“三导”指明了方向。目标制定得具体明确了,学生才能学有方向,学有方法;才能评价教师的教学效益,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让研学问题成为“三导”核心
  研学问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关键,这些问题可以直接揭示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也可对当堂存在的纰漏进行有效的补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研读《搭石》时,我关注到本文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学生初读课文后,了解“搭石”只是一块块石头,只是村民的过河方式。一个不起眼的事物——“搭石”,但作者却给搭石如此高的评价——“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产生了思维冲突,生成了本课的研学问题: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风景的?此问题既关注了内容,又关注了表达。让问题成为中心,学生不但感受到搭石蕴含的风景美、人情美,更体会到“石与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尾“搭石,任人走,任人踏”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的写照,也是乡亲们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通过精准的研学问题,引导学生详细、深入地读书和思考。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因此,研学问题的设计是“三导”的核心。
  三、“三导”让阅读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呼吁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要加强语言的运用,提高语文能力。得意、得言、得法,成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与方向。得意是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得言是积累和运用语言,得法是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语文能力。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围绕研学问题,进行巧妙的导读、导思、导学,能让阅读教学意、言、法“三得益彰”。
  (一)导读
  导读,即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理解性的自读、朗读和默读。英国诗人密尔顿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他认为:“在琅琅读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指导学生朗读,不仅是读的基本功训练,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同时,导读也是阅读教学“得言”的重要方法。可以说,导读贯穿于课堂的始末,且具层次性和目的性。
  (二)导思
  《搭石》一课围绕研学问题“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线串珠”“一词经纬”,回旋复沓,牵动重点段落2-4自然段的阅读品析,最后引导尝试说写,转化运用。在这个立体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呢?如教学“协调有序走搭石”这一审美难点时,我没有满足学生字面的理解,而是创设走搭石的情境,让学生与老师反复地、逐渐加快地交替轮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体会一行人走搭石的默契。学生经历了辨析词义、情境接读、想像画面后,又推出一个音乐诵读的情境语场,在渐入佳境的碰撞中品味语言,熏陶情感。
  (三)导学
  导学包括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抓住课堂主问题,掌握学习方法,达到语文教学“义言并举”的目的。
  如何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正音、理解词语是第一层面,想象画面是第二层面,读出意境是第三层面。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结合生活实际、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
  如何体会“把不起眼的事物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美。”这一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等词感受作者用词的优美,描写的生动。把原文的虚词“无论、只要、一定、直到”删掉,对比朗读,体味上了年岁的人调换搭石的认真细致与作者用词的精当准确,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拓展想象:“假如遇上 来走搭石, 总会 ,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最后再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抒写美”,通过这样一条链子串联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渗透阅读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实现“义言并举”的目标。
  “课堂三导”——导读、导思、导学,它不是一种教学模式,更不是三段式的教学法。导读、导思、导学,这三种教学策略相互交叉、融会贯通,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并实现了阅读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S].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0).
  [2]沈国锋.三导模式智慧阅读[J].辽宁教育,2011(11).
其他文献
【摘 要】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竞赛,兼顾正确率与速度,在玩中训练注意力,可有效地提高低段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关键词】口算;低段学生;小组合作;正确率;注意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生最容易出错的还是口算。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低段学生数学口算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开展小组合作竞赛 
【摘 要】生本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包括组建小组、培养小组长、激活小组、评价和激励、教师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具体实施。以“股票”模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既新颖又能更好地激发小组学习兴趣,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果,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与合作下更能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组合作;优质股;潜力股;蓝筹股;教师作用  郭思乐教授说:“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问题深入探讨、共同结果的过程,它充
弹指间,我参加工作已经20年了,班主任工作也担任了20年。当教师是我从小的理想,做班主任的经历是我快乐的人生经历。20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对师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爱的表达需要方式,更需要艺术;能对学生恰到好处地放手,是师爱的一种境界,一种内涵丰富的意境。  放手并不是放任,而是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让孩子们自主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主体,进而达到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班主任
【摘 要】NLP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是探讨人类主观经验结构的学问,它不受理论的约束,是一套可以快速改变人类行为和心灵的特定模式。NLP提供的许多特殊工具,可适用于人们的互动,运用效果显著。目前NLP已涉足并广泛应用于人际沟通、个人成长、家庭婚姻、亲子教育、身体健康、企业经营管理、个人与组织学习、教育训练、心理治疗与生涯规划等领域。文章从家校沟通问题入手,阐述该理论在家校沟通范围内运用的显著效果
【摘 要】对联是我国汉语言文学的艺术瑰宝,在我国灿烂的文化艺术殿堂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语文教学中,可尝试“联句诗中觅,感情格里求;言简意赅析文理,化繁为趣寓其中;神游古迹名胜,感悟先哲智劳;才华激发,技能提升;实施迁移训练,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对联中享受其趣味,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联;趣味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誉为“短诗”。它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
【摘 要】课堂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在于它将一门本该用于交际的语言窄化了,让学生通过重复和灌输的方式学习一门语言,这种教学模式必将被淘汰。电子白板正是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迈出的一大步。本文通过分析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电子白板的应用成效,灵活应用电子白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出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关键词】交互白板;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一、传统的英语课堂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圆的认识》一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自主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的启发、点拔,通过自身有意义的
【摘 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新版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全新的思维。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由于地域存在差别、民族文化存在差异性、学生不同的背景以及教材篇幅受到限制,教材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合理的措施应用好小学数学教材。本文主要就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应用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方式。课改强调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再只是甄别,而是突出作业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为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批阅方式。不只是给学生一个统一的等第,而应在批改的同时,给每个学生写上有针对性的评语,有鼓励话语,有提出要求,有指明努力方向。  【关键词】数学作业;批改;人性化  人性化的作业批改,能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关怀,促进学生学习水平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中,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还促进了学生“素质个性化”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音乐的整体素质。教学模式是一个变化万千、永无止境的东西,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将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教学模式,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