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生活 变换形式 传授技巧 促进发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yan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和建设书香校园,借助古诗词诵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诵读古诗词已成为学生传承祖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当学生在千古美文的滋养下、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成长为一代新人,成为社会的栋梁,正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瑰宝之一就是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古诗词。语文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科,所以有必要重视古诗词教学,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古诗词诵读教学能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并且,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古诗词诵读教学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者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研究和实践。
  一、将诵读与学生生活连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诵读古诗应该成为一个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事物,而不是将其强加给小学生。为此,教师就需要将诵读与学生的生活相连接,比如,在校园中播放古诗朗诵,让学生在美丽的校园中,在和煦的阳光和轻抚的春风下,听到充满诗意和韵味的古诗词。这样一来,学生会受到古诗语言的熏陶,也会真正融入古诗之中,感受古诗的抑扬顿挫,时间久了,也会跟着校园广播的古诗而轻轻诵读出来。当然,教师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每天诵读一首诗词,品味、酝酿其诗意,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环境的变化,可以达到春风润物的效果。为了使学生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富有诗意的环境中成长,我们可以将古诗文与插图相结合,张贴在教室及走廊上,便于学生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诵读。
  二、变换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小学生生活于充满数码产品的新时代,对于古诗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喜欢新奇的教学形式,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变换教学形式,使学生感觉到有趣,那么就能够逐渐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古诗词的配乐、画面,并让学生随着配乐来诵读,如此便会很自然地进入了诗词的意境中,激发学生朗读诗词的兴趣。又如,教师可以将一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名句搜集起来,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和韵律。为确保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要按照任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语文基础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诵读过程中,为避免学生产生诵读倦怠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听读学习、示读学习、共读学习等,如此将使学生在不同的诵读教学方式下,逐渐强化其对古典诗词内涵与情感的体会。同时,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诵读行为加以适时的指导,以免学生产生错误。如果学生出现对古典诗词诵读未能到位的情形,教师应当采取范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误区,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三、科学范读,传授学生诵读技巧
  在当前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中,学生不会诵读是诵读教学中最主要的困境之一。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教师通常以学习成果与语文成绩为重点,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且忽视对学生学习技巧的传授,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对此,在新时期教学中,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一些诵读技巧,让学生理解古诗词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小学语文诵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重视范读的重要性,可以将诵读技巧融入古诗词范读中,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学习与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以李白的《赠汪伦》为例。教学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下载的古诗词范读音频,将音、图、文等整合为一,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学古诗词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古诗词,并亲自为学生示范诵读。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教师示范诵读的过程中,注意教师诵读的音高、节奏、感情等。在教师诵读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抽选学生讲一讲自己听后的感受,并上台示范诵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诵读情况给出客观评价,并针对学生诵读情况提出相关建议。通过这样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诵读技巧,并促进学生诵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基础。
  四、诵读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导致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走出这一困境,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借助活动增加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古诗词诵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该学段学生学习的课内外古诗词,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行练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诵读比赛,诵读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形式改变传统机械、硬板的古诗词诵读教学,为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增添新的活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古诗词诵读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另外,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背诵與积累,有助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进而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诵读教学作为我国传统语文的结晶,散发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固有魅力,时代已经赋予了它新的发展方向。古诗词诵读作为一项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古诗词诵读,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灌云县侍庄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探讨了以藜麦粉、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的酥性饼干制作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藜麦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低筋小麦粉100g、藜麦粉30g、黄油70g、
以莜麦蛋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莜麦蛋白制备抗氧化肽工艺。以酶解液的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p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莜麦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根本,也是创新型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创新思维灵活性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带来的便捷性,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能够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
本文对一名因骨折休学再次返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小学生的逆商培养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逆境中承受能力,引导其调整心理状态,正确对待挫折,是摆
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思维微课程的构建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将数学教材作为参照物,从文化、实践和思维三个方面构建数学思维微课程。数学思维微课程的内涵实质是通过为学生构建思维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价值。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