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风习习 生生绽放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在共性中得到有效的发展。那么,如何让极具个性的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呢?本文通过水土共享,自在开放;及时救治,健康开放;巧妙嫁接,精彩开放;幽默呼唤,应声开放;水肥两宜,竞相开放五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生个性;德育
  教师不是应试教育的“分数制造器”,不能自以为是地认为学生的未来都系在分数上,更不能用学生现有的成绩就规划或否定了学生的未来;我只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我的工作就是让学生有能力“八仙过海”般地精彩成才,如鲜花般地精彩赞放,然后螺丝钉般地植根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只能是在学生成长的路上那一幅踩在地下的路标、一盏风中摇曳的路灯。
  一、水土共享,自在开放
  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孩子不多的家庭,他们就像温室里的鲜花,娇贵得很;要不就是来自留守家庭的孩子,总让人想到那些营养不良的鲜花。这些不同产地的“鲜花”在交往中存在着障碍,这种障碍带到学习中稍有不慎就会有肢体的冲突,弄个“枝折花落”,那么该怎样让这些“鲜花们”过上水土共享的日子呢?
  我的培育方法是让“鲜花们”游戏实践,学到方法。如,在这个学期所任教的班中,有很多鲜花就因为自我的意识太强,在交往中往往强迫同学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办事。我知道情况后,利用一个课外活动时间,让班上的同学玩了一个游戏:每三个同学为一小组,每小组中的两个同学用手搭成梯子,其余一个同学坐在手梯上面进行跑步比赛,哪个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终点就算胜利。反复进行几轮之后,班上都有好几组没能按时完成任务。我适时地让他们总结失败的原因,从而明白“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好处而妄顾他人利益”的水土共享原则,从而让每一朵鲜花在这个集体里自在地开放。
  二、及时救治,健康开放
  教室里鲜花朵朵,你一格我一格地生长着,并且格格相连朵朵相望。因此学习生长的环境容易受“污染”。如爱在别人本子上乱画的 ;爱在课堂上讲话的;爱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的等等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制止,那么它就会迅速在格格空间蔓延,污染一大遍鲜花。如何才能防止这些现象呢?
  我的做法是:“找准源头,巧施良药。”这样做能快速地固本清源,让培育鲜花做到有的放矢,让教育的威严不伤及无辜。 如像上面情况我并没有把所有的鲜花都翻个遍,而是逐一了解看是哪朵鲜花“生病”违反纪律的,找准“污染源头”后,再对这朵鲜花巧施良药:首先找其单独谈话,指出其错误给本人,给同学,给老师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找出其闪光点,适时创设小平台让其施展长处,帮助其进步。果然,这“良药”之后,那朵生病的鲜花得到及时的医治,对整个班集体,整个花园来说也除去了污染源。
  三、巧妙“嫁接”,精彩开放
  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鲜花朵朵的教室里,虽然同沐着教师爱的阳光雨露,可在不同的角落里的鲜花表现出来的长势也不一样。有的爱学习,有的爱劳动,有的乐于助人,可有的却恰恰相反……凡此种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的做法是巧妙“嫁接”,让矛盾得到转移,让“鲜花们”都提高成长兴趣,共同呈现出兴味盎然的学习势头。具体的做法是:长短处嫁接、相生相克嫁接等。如果班里出现一个不爱读书的角落,那么我会嫁接爱读书,书声朗朗的鲜花在那;如果班里出现一个爱说话的角落,那么我会嫁接守纪律,乖巧的鲜花在那;如果班里出现一个乱扔垃圾的角落,那么我会嫁接讲卫生,爱劳动的鲜花在那。嫁接后的那片鲜花普遍生命力较强,从而促使每朵鲜花都能精彩地成长,自在地开放。
  四、幽默呼唤,应声开放
  很多时候,学生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就像几十株花儿在静静地承受着辛勤园丁的浇灌。然而有时候,鲜花朵朵的课堂里总有一些会不务正业。要不是玩东西就是乱涂画;要不是发呆就是搞起恶作剧;要不是打瞌睡就是频频制造噪音。作为讲台上的园丁,我用起了“幽默呼唤法”。一天,我在上《敦煌壁画》这篇课文,可刚上课不久,鲜花中的一朵就目中无人地画起画来了,可他旁边的同学却在津津有味地听着,一时间我又不好停下来批评他。后来在讲到“许多著名的画家为敦煌绘画艺术耗尽心血”这一内容时,我特地走到这朵鲜花的座位旁边,拿起其画作大声说:“请看我们班某某的画画水平,要是他出生早几十年,就可以为敦煌绘画艺术尽一份力了。”某某同学听了我幽默中暗藏着的批评,不好意思再画下去了,及时地改正了错误。
  五、水肥两宜,竞相开放
  鮮花朵朵的教室里,越是主动探究、主动参与的鲜花,进步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大,受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老师的眼里是越来越“红”;而后进的鲜花们,老师会不自觉地认为他们后进的“白”。反倒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倒是那些一眼看上去“听话”的鲜花会让老师忽略了他们上进的空间,让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这些学生浑身充满了安于现状的“灰色”。现实中的我们该如何努力,才能让“红”“白”“灰”色的“鲜花们”都能迎着老师的阳光雨露而竞相开放呢?
  实践证明对“鲜花们”巧施不同的“肥”:如,“光荣榜”“表扬信”“夺红旗”“星级排行榜”等,都能对“鲜花们”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暂时落后的鲜花写在“加油站”促一促,更是能照顾其心理和生长能力特点。
  是的,我只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我是教室里每一朵鲜花的培育者,只要用心地给予他们关爱与呵护,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都会尽情地开放。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语感不但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更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所在。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和语感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以阅读教学促进语感提升,以语感的提升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品词嚼句、激发想象、感情朗读等方法,有效地把作者表达的表象文字转化为读者的感悟得到的语境。  【关键词】培养语感;品词嚼句;激发想象;指导朗读  “课程标准”对“语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的课堂要与时俱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要跟上改革的步伐。要让数学走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步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源于生活实际和实践经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培养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与时俱进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作为
【摘要】本文介绍J小学“六个走进”研学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具体从研学项目课程建设的背景、课程理念、建设与实施、展示与评价、课程亮点等方面展开阐述,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学课程、未来的教育等方面理论梳理了研究及实施经验。  【关键词】研学课程;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郭思乐教授在他的文章《知识生长过程的本质:小立课程》中提到:“大力压缩授予性或接受性的课程,腾出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投入到对他有意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代物理教学的主旋律,更是物理科的核心素养。近两年来,经过课堂教学的探讨和尝试,我运用“激趣、引导、疏障、活变和择优”五环节教学,环环相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起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的倾向,是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点燃学习之“欲”很重要。兴趣产生的前提是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首先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要途径,我们作为班主任,当然少不了与家长间的沟通。其实,对于班主任来说,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是一个难题。班主任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的家长,肯定不能做到让所有家长都满意。在相处过程中,双方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矛盾、小误会。但这些小矛盾多了,家长便有可能站在学校的“对立”面,就会影响家校关系的和谐和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思考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变化莫测的矛盾。至于如何做
【摘要】在实施小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校立足本校实际,真正落实“灵动德育”的德育观念,努力挖掘德育资源,开发和实施了“火龙文化”特色课程,使学生受到“火龙文化”教育和熏陶,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笔者认为,在小学德育中开发和实施“火龙文化”课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因地制宜,开发“火龙文化”特色课程;因材施教,實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学科融合,拓展实施“火龙文化”特色课程渠道。  【关键词】火龙文化;因地制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变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道德、个性心理等品质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同时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如果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能够加以正确引导,在德育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个性心理品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随着我校贤德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道德、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得到极大的重视,进而带动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任务目标单一、千篇一律的作业方式, 严重影响了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作业的有效性。本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通过创建以“展示与分享”为核心的小学英语趣味作业文化,让学生爱上作业,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展示与分享;趣味;作业文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任务目标单一、千篇一律的作业方式, 严重影响了孩子
提到生活化语文,许多人也许会产生疑问或者不屑。其实,语文教学生活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了多年,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早就为语文界所接受。教育界有一个理念——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生活做准备。如果学生面对熟悉的生活,却无法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对接,那让他爱上语文,怎么可能?  所谓“生活化”,是指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进行对接的实践活动。所谓“生活化语文”,就是把读写、听说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理论性太强,造成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缺乏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系统完整建构。本文主要主要以小学数学概念为中心论点,立足于教学效率提高目標,提出了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近些年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