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自主与终身学习的高中英语网络课堂模式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投身网课热潮前对网课的两大冷静思考,深入探讨了网络课堂的本质,教育目的及其独特性,明确了网络课堂指向自主与终身学习的发展方向,也探讨了其独特性对整个教与学的模式所带来的变化与机遇。
  【关键词】网络课堂;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李一丹(1993-),汉族,江苏无锡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一、引言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危”与“机”并存的一年。这一年,网络课堂全面铺开,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点燃了一把教育改革之火。
  网络课堂主要指师生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网络平台或相关网课App,进行在线移动智慧“教与学”的实践。网络课堂的诞生,是当今全球“互联网 ”大趋势下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部极为重视的改革方向之一。早在2011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就明确要求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说,网络课堂的这次及时“救场”,得益于很早就开始的对于这一领域的关注、开发与积累。特殊情况只是加快了其被接受、应用、普及与发展的速度,也从侧面再次印证了具有灵活性,指向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网络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处于 “融合”和“创新”的关键阶段,而大范围普及于学校的网络课堂也尚处于新生阶段,虽然势头迅猛,热度颇高,但也正是迫切需要实践经验引导的阶段。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网络课堂的实践者,笔者以一线教师的自身实践为基础,谈一谈对网课的思考与探索。
  二、关于“网课热”的两点思考
  当前,网络课堂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之中。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作为“停课不停学”的最大助力,网课无疑是优点颇多,值得我们热情投入与探索实践。但是在投身于这个实践热潮前,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清楚的。
  1. 网课是否应追求无限接近日常学校教学?这个问题之所以会被提出,还是基于当前大背景下网络课堂的真实使用情况。在微博等各种网络平台上,或者各个网课App的用户评价下,我们不难发现,在网课极高的热度下也堆积了师生对其層出不穷的抱怨与不满。但如果仔细思考一下,这些差评背后无一例外暗藏的是希望网课能够无限接近日常学校教学,将网课作为常规学校课堂教学的替代品加以比较的心态。但这样的心态是否可取呢?
  诚然,网课的这次普及是在学校无法正常开学,“停课不停学”的补位之举。但网课是否就不过是学校教学的山寨替代品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网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互相融合创新创造的1 1大于2的新兴教育模式,有其自己的优势和适宜的发展模式。以多元开放灵活自主为特色的网络课堂,是永远无法成为学校传统课堂的镜像的。若强行将网课与日常课堂等同,“新瓶装旧酒”,既得不到所谓的“无限接近”,又浪费了网课强大的学习资源,还会将对网课的关注点与努力导向适得其反的方向,这无疑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2. 通过网课培养什么样的人?网络课堂究竟应如何发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教育目标要通过网课培养出怎样的人呢?
  答案其实很明显,网络课堂的特色之处就在于,其代表的海量的学习资源、多元的学习形式、个性化的学习安排和灵活随机的学习时间,而这些特点都指向了另一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其实,自主学习也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新课标反复强调的“核心素养”就以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支点。只有善于自主学习,合理利用资源的学生,才能无论校内校外,毕业与否,都能不断地提升充实自己,真正做到自我发展,终身学习。
  就我国的国情而言,这种指向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模式也正是现在教育中最需要填补的空白。长期接受传统课堂“大锅饭”模式的中国学生,一直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其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和“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网课的出现,恰恰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缺。它打破了数千年来的师生依赖关系,使真正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成为可能。通过系统化网络课程的开设,在教师的合理“授之以渔”式引导下,学生会逐渐成为能够自主调控学习动机,自行在网络海量资源中有效利用适合自己资源的终身学习者。这也正是网课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英语学科网络课堂实施具体建议
  指向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网络课堂到底应如何实施呢?下面,笔者就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谈一谈对于英语网络课堂搭建与实施的几点设想。
  有别于“重课堂,轻课外”的做法,网络学习更强调课上点拨引导,课后的自主学习。英语学科的网络课堂,与其说是一节节割裂的课,不如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逐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
  1. 以学法指导为主,组织答疑为辅。在信息化时代知识唾手可得的大形势下,知识传输量的重要性远没有元认知策略来的重要。所谓元认知策略,放到学校情境当中就是学习的方法,即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自我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英语热”的学习热潮一直居高不下,针对英语学科的网络学习体系事实是非常成熟且丰富的,而网络上所特有且丰富的真实有趣又地道的外语文本,视频,音频等资源,以及各种高效的英语学习App本就是学习英语的极佳材料。在学习资源唾手可得的情况下,作为初涉网络学习的学生的引路人,英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法指导,指导其资源的利用,促成其高效且持久的自我发展,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法指导的第一步便是指导学生筛选资源。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很容易在庞大的知识海洋面前挑花了眼,这也是很多人网络学习三分钟热度无法坚持的原因。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加以指导,比如以问卷的形式帮助学生内省,引导学生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资料。打好了基础,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了。下面,笔者举例简述在英语学科如何利用网络课程体系指导学生针对性地有效利用资源。   比如,对于听力能力的提高,有别于很多同学吃力不讨好的数理化式刷题策略,教师可以介绍更为有效而有针对性的聽写句子练习方法。这样既可以通过磨耳朵找到自己听力时容易忽视的难点与误区,又可以积累词汇句子。在初期,教师可以在班级群内每天定时推送一句好句子的音频,以组织比赛形式听写,选取听写出最快而准确的同学成为擂主。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习惯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使用音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任意反复听练,达到个性化自定进度的目的。当学生熟悉了这一模式并养成习惯后,每日听写的句子可以由学生轮流选取与发布,甚至可以发展为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交互式练习的形式。以这样的形式,教师先学法指导,再通过适当地组织帮助学生熟悉方法养成习惯,最后放手将学习逐渐放回给学生,只在适当时候提醒与答疑,促进自主学习。
  网络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知识宝库,而教师最需要做的,不是做宝库的搬运工,而是做探索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接触多元化资源,在讨论中交互式成长,成为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人。
  2. 以情境性提升意义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学习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在交流中学习,在情境中成长是学习英语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境,或者说哑巴英语最大的起因,就是交流情境的缺乏。若将英语只局限为字母的排列记忆,又谈何学英语的动机与意义的获取呢?传统课堂中班集体的关注压力和教室情境所自带的严肃性,让一切情境交流练习都大受干扰。相比之下,网络课堂的虚拟空间可以为每个学生创设良好的沉浸式环境,对情境性和意义感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在英语网络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与特色,创设情境,引导交流,提升意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主题设置一些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境,如处理争端,倾听排解抱怨,借钱还钱等,并通过在屏幕上显示图片视频等将情境加以导入与烘托。一是,没有以前教室氛围这样巨大的干扰因素,面对着屏幕上栩栩如生的图片或案例,学生更容易进入情境,有交流的欲望。二是,真实生活化的情境设置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意义感。三是,学生在网络上更能够释放天性,自信进行英语交流,较少地受传统课堂中“怕答错”“怕丢脸”的负面心理影响。在这些情境设定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深度体验英语交流,并在交流中学习相关知识。德国哲学家威廉· 狄尔泰认为,体验是人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与学习方式。知识只有通过情感体验融入主体自身的心理结构,内化为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通过网课的情境式体验交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交流的意义感和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在这些情境交流活动之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再引领课堂,而是在情境搭设之后,成为讨论中的一员,平等加入讨论,适时引导讨论向更有深度的方向发展,促成深度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代言人转变为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伙伴,书本知识由绝对真理变成学生质疑、求证、探究的对象,而英语学习成了在情境中真正有意义的交流。这些都能够促使学生发掘深度和内在的动机进行自主学习。
  3. 多元性形成性评价促进自我发展。既然网络学习指向的是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发展的清晰认知与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杜威指出:“人们的认知与其说是从经验中获得的,倒不如说是从对经验的反省中获得的。”而多样性、动态性、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正是培养这样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更是以评价促发展的最佳选择。
  而网络大数据使这样的精确即时而又形成式的评价体系成为可能。网课平台可以为每个学生搭建一个持续更新,可随时查看的电子档案袋,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电脑测试等维度都纳入其中,然后分类将学生各项能力与表现通过分数或者图表的形式外化,让学生全方位持续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评价过程贯穿整个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清晰客观地看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对自我发展进行反思与提高。
  四、结语
  培养有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学习者,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教育的目标。指向自主与终身学习的网课将会是促使教育向这一目标更进一步的强大推力。因此,在当下的网课热潮下,教师更应该理清头脑、看清方向,找出最适合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寻求网络课堂与常规课堂共同发展的双赢模式,推动教育信息化迈向新的台阶,从而使学习自主化与终身化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樊玉霞.“互联网 微课”让语文品读课堂大放光彩[J].学周刊,2020(2):149.
  [2]刘荣君.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究[J].教育进展,2018(6):660-666.
  [3]刘潇潇.基于“互联网 ”的Linux课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9(24):21-22.
  [4]栾桂芳.网络课程有效应用的对策研究[J].数码世界,2019(12): 156.
  [5]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6]卿雯,殷燕.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英语教学的优势互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81-84.
  [7]袁国超.深度学习发生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2):36-39.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力既是培养英语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思维品质提升的重要体现,更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为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笔者通过问卷法展开调查,总结了目前高一学生听力学习策略使用现状,并通过数据分析,指出策略使用的不足之处,提出使用建议,以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高效的听力学习,从而提升英语学科素养。  【关键词】英语听力学习;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 
【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是学生的基础教学项目,对学生英语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自然拼读法,研究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探索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自然拼读法的应用方法,借此帮助小学生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肖黎颖(1983.01-),女,汉族,福建南靖人,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一级教师
【摘要】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文化下的广告语有着本族文化的特点。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广告翻译成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方式。进行英汉广告的翻译,需注意两者语言上的差异以及文化上的差异。本文以陈小慰教授的新修辞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分析翻译实践中“修辞意识”是如何对英汉广告语文化层次造成影响的,进而以实例解析,以实现广告语的交际目的,达到应有的商业效果。  【关键词】修辞意识
【摘要】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兴起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思路。外语教育技术在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的实践中是否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体验,驱动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动态变化?本文在大学英语SPOC环境下,观察在线教学平台生态体系如何激发学习者自我效能感,使元认知策略发生相应调整,通过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构建新型线上课堂要素,促进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范式转变,以实现学习“获得感”与“获得”的双重提升。  【
【摘要】针对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今的英语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需要更加留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成果,就是需要老师了解的常见的心理问题,英语老师要善于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英语教学实际来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张玥(1990
【摘要】英语在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经济建设中起到越发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是我国人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英语科目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我国教育领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是对英语知识系统化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词汇量、英语语法认知以及英语实践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积累和提升。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便是提升学生的应用
【摘要】段落翻译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本文以广东省某高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在做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真题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并从词汇、语法、真题练习、翻译技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用的备考建议,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四级翻译有所帮助,对大学英语教师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备考策略  【作者简介】陆文敏,广东技术
自然拼读法是近些年我国小学阶段盛行的英语教学方法。基于小学、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思考,不少初中英语教師也对自然拼读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也在尝试研究如何构建自然拼读与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的课程(下文简称Phonics整合课程)。本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阐述:1.什么是Phonics整合课程?2.为什么要构建Phonics整合课程?3.如何构建Phonics整合课程?一
【Abstract】“Semantic Core Words”, as the combination of “Semantic Mark Words” and “Semantic Key Wor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aning-match listening. They help the listener generally and spec
【摘要】自2016年浙江省推行的新高考制度对英语学科的改变不仅体现在一年两考,而且在试卷中新增了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题型。本文将聚焦概要写作。以核心素养理论为基础,解释如何推进概要写作的过程:如何获取要点,如何转述要点及如何衔接成文,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概要写作;核心素养;要点获取;要点转述;要点衔接  【作者简介】王敏,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  一、引言  根据《考试说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