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意识下英汉广告语翻译的文化差异现象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eb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文化下的广告语有着本族文化的特点。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广告翻译成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方式。进行英汉广告的翻译,需注意两者语言上的差异以及文化上的差异。本文以陈小慰教授的新修辞框架作为理论基础,分析翻译实践中“修辞意识”是如何对英汉广告语文化层次造成影响的,进而以实例解析,以实现广告语的交际目的,达到应有的商业效果。
  【关键词】修辞意识;文化差异;广告语
  【作者简介】武玉冰(1986.04-),女,河北人,商丘工学院基础教学部,英语专职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在经济与媒体互相促进的时代,广告是一个品牌的代名词。它关系到一个品牌的形象与影响力,对产品有很强的推动力。广告翻译不仅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还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在《面向现实需求的翻译人才能力结构再思考》一文中,陈小慰教授[2013(1):94-98]把翻译修辞能力分为“认识层面上的修辞能力”和“实践层面上的修辞能力”。陈教授的“修辞意识”包括四个层面,即确保译文内容真实可信,运用得体诉求,精心构建话语方式和恰当运用美学手段。国内已有学者从修辞角度对商业广告及其翻译进行研究,但基于修辞意识对广告的翻译进行的分析较少。本文侧重从后两个方面对广告语翻译进行分析。
  二、广告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思维、行为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它指人们思维的程序,也可指思维的一种习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包括谚语、习语、流行用语等。历史原因使中西方文化上的思维方式的大相径庭。中国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深受儒教、道教、佛教的影响,其文化的价值观包涵着更多的人文主义精神。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规范自觉能力,慢慢地形成中国人内倾的性格。“中国人注重广告的产品内容,讲实证。道—佛—儒家伦理、宗教行为的文化背景,有整體取向。然而,西方人则强调独立与个性,是外倾的性格,更注重个性与个体,更注重产品广告的外在形式,理性成分浓厚,同时注重感官效果。”
  (1)百事可乐广告语:That’s what I like”。
  译文:“就爱这个味”或者“这就是我喜欢的”。
  想要通过广告语向消费者传递“不用在意他人,对自身热爱的事物感到自豪”,这种大胆生活、酷劲十足的品牌理念。他们不仅仅对百事可乐充满热爱,他们对自身也充满信心,对热爱的东西感到自豪,大胆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2)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孔府宴酒
  联想经典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一句经典的广告语对一个品牌打响知名度、奠定业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在设计广告语的时候,应选择适合自身品牌特点的风格,并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后期的广告语最好能够延续之前的创意,不要一味地迎合所谓热点和时尚而随意更改。
  2.价值取向的差异。中国国民的内在心理结构是稳固的,其基本内涵表现为“仁”“务实”“忍耐”,这同样成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心理文化。那么,这种心理文化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民更注重权威,轻事实;第二,国民具有一种从众心理;第三,国民有着一定的小农意识;第四,国民认为人情至上;第五,国民普遍认同平均主义。更多地体现在重群体、轻个体;重实惠,轻意念;重道德,轻效果;重搭配,轻竞争。然而,西方人更多的崇尚“以人为本”,西方人心理结构较为复杂,较为松散,其基本内容更多的可以概括为“人本”“认知”“行为”,法律推崇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这样的观念逐渐形成了西方独有的一种文化心理。
  Obey your thirst.
  “雪碧”译文:服从你的渴望。
  We lead. Others copy.
  “理光复印机”译文:我们领先,他人仿效。
  Take time to indulge.
  “雀巢冰激凌”译文:尽情享受吧!
  3.词语使用的差异。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处肥沃之地,家庭观念强,衍生出“家本位”思想;绝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其地域面积狭小,他们的“家园观念”淡漠,特有的文化中强调自由的生活,充满冒险的、超越个人的体验,等等。在汉语中,人们更加注重其选词、用词的准确性,为了能够迅速引起注意,使人们一目了然,同时为了节省篇幅,语言往往简单、明了,方便人们看懂和记忆。
  The Chun-hua Vacuum Cleaner cleans rugs and drapes. It cleans hard surfaces like wood. Even cement! It is sooth and quiet. Try it and you will sparkle with new cleanliness.
  译文:“春花”牌吸尘器,清洁地毯、窗帘,还可以吸净像木制和乙烯基一样坚硬的地板,甚至水泥地。摩擦力小,噪音低。请试试吧!你的地板会更加光亮无比。
  (2)“Aviation” Artificial Leather Suitcase.
  Selected materials, fine workmanship, modern designs, reasonable price, various specifications. Order welcome.
  译文:“航空牌”人造皮革箱。
  用料上乘,做工精细,款式新颖,价格合理,规格齐全,欢迎选购。
  三、广告翻译中的修辞意识分析
  1.话语方式的精心构建。关于建构话语方式,就是指精心地去设计译文,也就是广告语的组篇方式。那么,关于语言形式的组织方式应该如何去处理,往往为了有效地影响受众,应更多地以受众熟悉的行文组篇方式,这样可以较好地获得受众的认同。   If it moves, pumps, turns, drives, shifts, slides or rolls, we check it.
  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一明汽车广告)
  这是一明汽车广告。广告原文使用一系列动词排比结构,其含义是为了突出该品牌汽车的优越性能和品质保障,能够让消费者体会到其驾驶乐趣。在汉语语境中能更好地影响受众,唤起人们胸有成竹的满腔志气,勾起人们对成功的渴望,从而让受众对该品牌汽车的驾驶感展开想象,以达到销售的目的。
  2.恰当运用美学手段。
  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
  “丰田汽车”的译文:有路就有丰田车。
  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IBM公司”译文: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Swatch)
  “斯沃奇手表”译文:天长地久。
  四、广告误译
  翻译工作绝不是语言的直接或者简单的转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更是一种文化的转换。那么译者在翻译时,不单单要注意文字、语法方面的准确性,同时也应联系其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从而提高读者的理解度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例如,在翻译the lion’s share时,如果简单地直译为“狮子的份额”,那么很有可能大部分中国人不能理解其意思。这就体现出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有时甚至导致生意的失败,所以这也就要求译者要成为一个使者,即文化传播的使者,让读者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即“最大的份额”。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告口号是鼓动性语言,译者在翻译广告时,首先要熟识广告自身的特点。那么就要以译文能否达到和原文起到相同的宣传效果作为标准其一;在文体效果上,要通过强烈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应更多地注意其价值、记忆价值和推销能力;在不同的文化上,能够衍生的广告语是风格迥异的。作为译者,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选择恰当的翻译技巧,做到语言自然、准确、简洁、易懂,以迎合不同受众的心理,求而实现广告的目的。在翻译广告中,既应使译文和原文吻合在一起,从而感染消费者,力求从语言、文化和民俗视野的角度,借鉴多种手法来展现产品的品质或传达原文的意思、语言、视觉信息和内涵,激发消费者兴趣,使他们在听到、看到或读到广告语后能产生购买的欲望。
  参考文献:
  [1]Nida, 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陳小慰.翻译教学中的修辞意识培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3):86-90.
  [3]陈小慰.面向现实需求的翻译人才能力结构再思考[J].外语教学,2013(1):94-98.
  [4]陈宏微,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3.
  [7]马本和,赵忠山.广告的心理效应分析及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3).
  [8]赵静.广告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9]刘锦芳.中西文化下广告翻译的差异[M].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10]赵丽娜.广告翻译中英汉对等问题分析[M].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英语口语教学决定着学生對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现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初中英语口语教要求的提高,如何提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广大英语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程;口语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与策略  【作者简
【摘要】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商务活动又是全球最活跃的交际活动,“一带一路”倡议又加深了各国间的交往,于是商务英语也就成为了除日常交际英语以外使用最广泛的英语之一。本文以商务英语为研究对象,阐述其概念及特点,深入分析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最后明确了商务英语在单证、国际谈判和招商引资、商贸广告等贸易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翻译;文化  【作者简介
【摘要】赏识教育近年来受到诸多教育者的推崇,但关于如何在具体学科领域发挥这一教育理念的论著却并不多见。在赏识教育中,学生个体差异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因材施教这一设想融入赏识教育理念,并就如何在英语学科这一具体教学领域实施这一融合理念并加以探讨。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中英语;因材施教  【作者简介】张远科,福建厦门实验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
【摘要】基于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分析了主题阅读的相关定义,并以一则语篇为例具体阐述了基于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设计思路,旨在探讨如何围绕主题解读文本,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中的语言表达,关注语篇的结构和语篇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而深刻领悟语篇的主题意义,提高思维意识,发展思维品质。  【关键词】主题意义;初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朱曼丽,苏州市相
【摘要】高校的英语“金课”建设以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标准,其是一场大学英语教学的革命,是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有力措施。而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互联网 ”的时代,信息技术与教学逐渐实现了深度融合。其中“金课”理念创新了大学英语的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也都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金课”的建设背景出发,力求探寻出一条大学英语的优化发展之路,以促进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摘要】传统习俗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习俗教育的融入情况,笔者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139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阐明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习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运用策略。  【关键词】习俗教育;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意义;策略  【作者简介】曹练秋(1997-),女,汉族,四川宜宾人,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6级学生,研究方向:学科英语教
【摘要】有声作业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有声作业在中学阶段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评价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人教版教材实例,通过对有声作业的设置与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了有声作业对于英语教学的促进指导作用。  【关键词】有声作业;设置;反馈;应用  【Abstr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是一个新鲜又特别的地方,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很多的文化、习俗是和我们学生生活的国度不一样的。让人困惑好奇,又充满向往。抓住学生好奇、喜欢探索的心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异国文化产生认知和包容的心态。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让他们更加清楚并坚定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文化差异;认同;碰撞  【作者简介】吴燕玲,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摘要】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力既是培养英语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思维品质提升的重要体现,更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为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笔者通过问卷法展开调查,总结了目前高一学生听力学习策略使用现状,并通过数据分析,指出策略使用的不足之处,提出使用建议,以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高效的听力学习,从而提升英语学科素养。  【关键词】英语听力学习;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 
【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是学生的基础教学项目,对学生英语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自然拼读法,研究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探索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自然拼读法的应用方法,借此帮助小学生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肖黎颖(1983.01-),女,汉族,福建南靖人,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