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左手莲花,右手阴阳鱼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017年,周敦颐出生于广西桂岭——父亲的知县任上。他聪慧,过目成诵,小小年纪便有和其名字相符的老成持重。所幸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灵动的荷花时时相伴。
  周家老宅边有溪名濂溪,澄澈如练(周敦颐号濂溪即源于此)。溪西有岩名月岩,岩有东西两座洞门,中间中空若月,人仰视若上下弦。从东往西走是下弦月,再走,月缺而圆,到岩洞中央是圆月,继续走,月圆而缺,成为上弦月。
  月缺月圆之间,小小的周敦颐在静观沉思,多年后,当他提笔著述《太极图说》时,出现在他脑海里的,一直是月岩变幻莫测的样子。只是不久,父亲病逝,失去依靠的他只得离开家乡,随母亲投奔京师的舅舅郑向。
  对聪慧仁孝的周敦颐,郑向有喜欢,有欣赏,更有怜爱,他关心周敦颐的生活,还亲自教周敦颐做学问、做人。周敦颐喜欢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种了满池白莲,甚至按惯例,郑向可以恩荫子弟为官,在儿子和周敦颐之间,郑向选择了周敦颐。因此,19岁的周敦颐就是将作监的主簿,相当于主管祭物的衙门小吏。也是在这一年,周敦颐娶妻陆氏,正式成家立业,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只是,噩夢很快来了。一年后,郑向病逝于杭州知州任上,不久,周敦颐的母亲也病逝了。一年之中失去两位至亲,让他情何以堪?他把母亲葬在舅舅旁边,兄妹情深,没有什么能够分开他们。
  为母亲和舅舅守丧期间,周敦颐经常造访镇江名寺鹤林寺,后来干脆筑屋寺旁,在那里读书、求道。至亲接连离世,他悲痛之余,产生了诸多疑问,生死是怎么回事,宇宙是怎么回事,和人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如山,常压得周敦颐透不过气来。唯有沉浸在书里,沉浸在寺庙的晨钟暮鼓中,他才能稍微得到解脱。
  在寺前,周敦颐凿池种莲——莲是人品的隐喻,他喜欢莲花,常想起舅舅为他种的满池白莲。他这是在隔空向舅舅致敬,也向崇尚莲花的人致敬。在润州,周敦颐结交了诸多名士,他们都颇有莲花的气质。譬如范仲淹,对后学周敦颐是一种骨子里的欣赏和喜爱。后来,周敦颐的身上一直有范仲淹的影子。
  还有比周敦颐小四岁、恃才傲物的王安石。《濂溪年谱》中记载,王安石拜访周敦颐,却连续三次被拒之门外。这点值得商榷,周敦颐能和其他名士相交,实在没有拒绝王安石的必要,而且还是三次。真相可能是,周敦颐和王安石不仅相见,且相谈甚欢——只有这样,两人20年后的再见才合乎逻辑。
  周敦颐为母服丧期满,任洪州分宁县(今属江西九江)主簿,负责主管出纳官家物资并登记造册,以及相关文书的记录和注销等事务。江西,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宦游三十多年,辗转十余州县,有23年是在江西度过的,直至最终隐居庐山。
  周敦颐的出场很有辨识度。
  有桩案子拖了很久没能解决。周敦颐上任后,手持绘有莲花的折扇,开合之间,轻描淡写地审问了一次,案子立刻水落石出,人称“一讯立辨”。之后,周敦颐又到南安军(今属江西赣州)任司理参军,仍主管案子。这期间,他和转运使王逵有过一段经典冲突。
  其时,南安府有个重犯罪不至死,但苛峻冷酷的王逵坚持要将其处以极刑,周敦颐力劝不听,便撂挑子走人。此时,周敦颐的官职相当于州长助理。转运使可以弹劾地方行政官员乃至最高长官,因此,王逵算得上周敦颐的上司。王逵没有发怒,而是沉思后重新拿起了案卷。最后,他从宽处理罪犯,而且不仅不给周敦颐穿小鞋,还向朝廷举荐他。
  在南安州,周敦颐遇到了他未来的弟子二程。其时,程父是周敦颐的上司,很欣赏他的才具和人品,程父的方式很实在——让两个儿子程颢和程颐拜周敦颐为师。周敦颐教的第一节课便是,思考孔子、颜回以何为乐,乐在何处?孔子为推行仁政学说,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却怡然自乐,颜回更是身居陋巷,箪食瓢饮却安贫乐道。二程给出的答案是乐天知命。之后,二程又把这理学核心如绣球般抛给宋朝乃至明朝,让那些士子们在等待中打了几百年的哑谜。
  庆历六年(1046年),由于王逵的举荐,周敦颐升任湖南郴州县令。
  郴州教育不兴,学合尽毁,周敦颐上任后,立即修学校,教子民。其上司知州李初平武官出身,对儒学心有余而力不足,周敦儒就亲自教他,李初平成为周敦颐的人室弟子。之后,周敦颐又任南昌知县,还有一段花絮:有冤屈的听说周大人竟是传说中的“一讯立辨”者,无不奔走相告,这回有人替我们申冤了;那些不安分的倒吸了口气,还是老实点,别惹他,这人很厉害;百姓们则互相告诫,周大人是好官,千万别犯法,自己受罚,也给人家脸上抹黑。
  一时间,周敦颐成了道德风向标,南昌风气大变,几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百姓如此给面子,周敦颐很感戴,他只有更加尽职尽责。有一桩轶事很能说明他的清廉:某日,他病重欲死,朋友欲为其料理后事,竟发现他家产不满一箱,钱不满百。朋友感慨之余才得知,周敦颐的俸禄一部分接济了宗亲,一部分招待了朋友,剩下的少之又少。清苦如此,好在周敦颐安贫乐道,并不以为苦。
  嘉祜元年(1056年),周敦颐任合州(今属重庆)代理通判官,通判是朝廷直接派到地方州郡的辅助和督办官员,相当于监察官。周敦颐‘生游宦,官不大,多为监察官。监察官多唱黑脸,唱多了,讨人欢更讨人嫌。在此任上,他就和主持财赋、督查和审核官员的上司转运使赵扦闹过不愉快。
  合州任上,周敦颐办了许多大案、要案,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只认准周青天,有些事情他不点头,官吏也不敢轻举妄动。得罪的人多了,许多流言便混淆了赵忭的视听。赵忭脸黑须白,很有个性,疾恶如仇,和包拯齐名,却又有隐士风骨。听说周敦颐如此这般,他脸黑得能挤出墨汁来。有人劝周敦颐向上司赵忭解释,周敦颐微微一笑:清者自清,公事公办,有什么好解释的?那时候,大概周、赵二人都不会料到,心有隔阂的他们多年后会成为挚友。
  而此时,周敦颐的另一个朋友王安石正走在与他相见的路上。
  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周敦颐合州任满奉调回京,巧遇回京述职的江东刑狱王安石。无巧不成书,周、王的这次相遇值得大书特书。二十多年前,周敦颐在润州为母守丧时,他和王安石就有过交集,算得上惺惺相惜的朋友。   过去,王安石为度支判官时就向仁宗上书,要革除弊端,变法图强,仁宗虽没采用,但改革之心呼之欲出。这次,周敦颐和王安石看似巧遇,很可能早已心照不宣。
  周敦颐长期任职地方,熟知州县政治军事生态,这种活地图是志在改革的王安石急需的;同样,王安石的济世情怀正符合了周敦颐的政治预期,因此,他虽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毕竟他和天下儒生一样,希望通过改革实现易风易俗,国富民强。
  这样,在回京路上,两人必然相遇了。从政治到经济,从天文到地理,他们彻夜长谈,惺惺相惜。以至于多年后,弥留之际的周敦颐还在为未能为变法效力而耿耿于怀,而当时,熙宁变法正如火如荼,弊端还未显现……
  几年后,周敦颐为虔州(今江西赣州)通判,他的太守上司恰恰是曾经的对手赵忭。人生如此富有戲剧性。
  赵忭在任时,周敦颐特意转道庐山。他对庐山心仪已久,多年前游览时就生终老之心,这次重游更坚定了他的决心。于是,莲花峰下,一条小溪前,周敦颐买田造屋,起名濂溪书堂,小溪起名濂溪,当然,溪边免不了荷叶田田。隔着遥远的时空之距,他一直在怀念家乡,怀念童年时光。濂溪书堂后改为濂溪书院,成为后代士子的求学圣地。
  四
  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六月,江西虔州府衙内。周敦颐和上司知州赵忭正凭栏远眺——一方池塘里,荷花开得烂漫。这方池塘是周敦颐所开,这些年,莲花是其标配,他步步莲花,无论到哪里做官,第一件事便是凿池种莲,他赏花,属下果腹,一举两得。
  对周敦颐,赵忭刚来时还拿着端着——耳旁风吹多了,心里成见积得不少。和周敦颐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后,赵忭才发现自己犯了偏听偏信的大错:周敦颐并非那些流言说的刚愎自用,沽名钓誉,相反倒是一个仙风道骨,学问精深,政事卓绝的学者型官员。以至于他多次向周敦颐致歉:众人误我啊,你如此英才,差点失之交臂。周敦颐淡淡笑笑,说大人言重了。是啊,这个时代有王逵、李初平、赵忭,有范仲淹、王安石这些有责任有担当的朋友,足以说明这个时代不坏,值得怀念……
  望着荷花,赵忭轻吟起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周敦颐的文章《爱莲说》里的词句。一个月前,周敦颐和朋友游山玩水,兴之所至,写文互娱,周敦颐写的是《爱莲说》,被大家推为杰作,还刻石纪念。
  吟罢,赵忭和周敦颐相视一笑。虔州岁月如涟漪,在笑声中荡得很远。不久,赵忭奉调回京,与周敦颐依依惜别,山高水远,各自珍重。周敦颐知道,从此,虔州再无赵忭,他是一个人在舞蹈,无论现实还是梦中。
  第二年冬天,赣州城发生火灾,代理知州的周敦颐本在巡察,并无责任,却甘愿受罚,被调到家乡永州。在永州,周敦颐作《拙赋》明志:大智若愚,火巧若拙,大家都来行拙,天下也就太平了。这期间,周敦颐回了趟老家,顺便处理了家产——他在庐山莲花峰已有濂溪,老家的濂溪就让它流在记忆里吧。
  熙宁元年(1068年),由于赵忭等人的举荐,周敦颐被任命为广东转运判官,不久,又任广南东路刑狱,这是周敦颐仕途的巅峰。
  周敦颐上任后,继续霸气侧露,一面为民申冤,一面监督官吏。这次,他啃的硬骨头是端州杜太守。端州产砚,杜太守以开发名义与民争利,获利无数。太守如此,下属就更不用说了,一时间,端州石屑纷飞,怨声载道。为此,周敦颐深入民间调查了解,然后把情况如实上报朝廷,希望朝廷明令禁止官员采石,同时提出建议,所有任职端州的官员,每人在任期内最多只能携带两枚制砚端石。一时间,端州官员收敛很多,百姓拍手称快。
  走在南方的山水间,周敦颐的脚步却越走越慢,他已五十多岁,身体本来不好,何况瘴疠弥漫。不久,他就生病了。此时,他又听说母亲的墓地遭水淹,更是心急,便自请调到南康(今江西赣州)。
  周敦颐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他的铁粉、隔代弟子朱熹也知南康军,不仅把住所命名为“爱莲堂”,池塘命名为“爱莲池”,还在墙壁上、井上刻写《爱莲说》,随时吟诵。有徒如此,周敦颐该瞑目了。
  到南康后,周敦颐把母亲的坟墓也迁到了庐山,那里有濂溪,有濂溪书堂,有他们的新家,朝夕陪伴,母亲想必不会寂寞吧。为母亲迁完坟墓,周敦颐就以病为由辞职了。之后,周敦颐在濂溪书堂讲课,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当下要做的是和时间赛跑,把道传给更多的弟子。淙淙流水声中,莲花开落间,是周敦颐日渐瘦削却沉静无比的脸。
  两年后的初夏,莲花开得格外早,也格外艳,56岁的周敦颐缠绵病榻,他想起了变幻不定的月岩,听见了鹤林寺的钟声,看见了虔州、南康的莲花如白云,正破空而来……
  五
  周敦颐是硕儒能吏,生前却并不显赫,只任过地方官,身后也颇落寞,和他风头强劲的弟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弟子二程开创洛学,隔代弟子朱熹开创闽学,开启了宋朝理学的新时代,更有甚者,他们身后都配享孔庙,哀荣远远盖过老师周敦颐。
  这种不公正无关命运,很可能和周敦颐的朋友王安石有关,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关。只是,王安石的新法由于种种原因失败,北宋没有国富民强,反而大伤元气,五十多年后就亡于金国的铁蹄,王安石于是成了罪人,也殃及与他有关联的人,譬如赞同新法的周敦颐。因此,对周敦颐,二程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是老师,另一方面他又是敌人。他们从不称其为师,甚至还直呼其名。朱熹的感情更复杂,他热爱周敦颐,却也不能容忍他有一点瑕疵,他故意篡改或曲解周敦颐的文字或思想,以便使其与王安石彻底划清界限。
  只不过这些,周敦颐不会在意,以他莲花般洒脱的个性,生前不会,死后更不会。他兢兢业业工作,潇潇洒洒讲学,随心随性地写作,一不小心竟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更厉害的是,据说“中国人都知道”的太极图就是他从一位道士那里传承下来的。无极(万物之前) 太极(化成万物)一人极(天道在人身上的反应) 诚(人的德行最高处)。他继承了“诚”的思想。《朱子语类》有言:“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之道也。”为什么“真实无妄”是天道,可能是说上天从没刻意向人隐瞒什么,一切现象都无虚伪吧。所以对“真实”的追求自然催生了“理学”,把“格物致知”当作追求圣人的手段,与心学相对。这样就基本理顺了理学的发展传承。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这些理学积木,被后世理学家诸如朱熹、陆九渊等人不断组建和拆卸,一座座理学宫殿不断坍塌或矗立。
  好在时间终会还周敦颐一个公道。南宋理宗时,周敦颐的理学奠基人身份获得承认,他终于从祀孔庙,和孔子朝夕相伴,和弟子坐而论道,而此时,距他逝世已近百年。百年间乃至千年间,莲花峰下,濂溪学堂前,虔州……乃至有经学、莲花和阴阳鱼的地方,就有周敦颐的传说,他已成为隐喻,成为风景和传奇。
其他文献
美国黑白肖像摄影师菲利普·哈尔斯曼很小就接触到了照相机,从此爱上了这个魔幻的东西,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15岁那年第一次为妹妹拍摄照片后,他成了家人的“御用”摄影师。但在拍摄中,他时常发现每张面孔上似乎都隐藏着另一个人,倏忽即逝,很难捕捉,一旦固定住则更能体现被拍摄者的内心世界。于是,捕捉这种感觉成了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中学毕业后,18岁的哈尔斯曼想到艺术院校学摄影,被父母否决后,他只好来到德国学
三百年前的欧洲,人们的餐桌上没有像样的餐具,使用的多是卫生质量不合格的陶碗。贵族阶级虽然使用银制餐具,但银制餐具易生锈发黑,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用餐。此时中国冰清玉洁、极其卫生的白色瓷质餐具传到了欧洲,全欧洲迅速为之倾倒,视之为“白色黄金”,于是中国瓷器一下子风靡欧洲,纷纷涌现在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的餐桌上。  中国外销瓷“事件”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18世纪初,欧洲大量从中国进口外销瓷,很多国家财
@原野:都别拜锦鲤了,这群弱小无助的锦鲤此刻还不知要拜谁呢!  @子非鱼:外卖小哥组装出了随走随热的“电饭车”,果然,如今任何行业拼到最后拼的都是脑力。  @一日就是一天:榴梿配鲜花,只要998,女朋友领回家。  @西门打雷:永远猜不透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格的酒店装潢,“乡村爱情”主題?
《五牛图》号称“镇国之宝”,是唐代画家韩混唯一的传世名作,一经问世便成为收藏热点。除了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外,《五牛图》还有两个不同寻常的地方。  首先,《五牛图》被画在唐代的麻纸上,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其次,《五牛图》不但选择了难度较高的牛作为绘画题材,而且选的是少有的黄牛。作为家畜的牛,分为家牛、黄牛、水牛和牦牛,中国古代画家很少去画黄牛,而多画的是水
1953年,豫剧《穆桂英挂帅》在上海演出。得知豫剧大师马金风亲自登台表演,已经成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喜出望外,一连买了三场戏票。为了不让现场观众认出自己,也为了更好地观摩、学习,他的戏票座位都在后排。每当马金凤扮演的穆桂英挂帅上台时,梅兰芳就细心揣摩她的一招一式以及唱腔、身段和表演,甚至连表情也不放过。  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梅兰芳走进后台恭贺马金凤演出成功,同时邀请她去家中做客。一时间,消息传遍了
@王优秀:衬衫发黄后,我的妙招是吃头疼药,因为洗不干净真的很头疼。  @墨木闵:“舔狗”已經比我勇敢了.锅星只会远距注视的“眺望狗”。  @扶摇而上:有钱人的快乐我想象不到.也许因为当局者迷吧。  @季节花:号年尔颜控还敢网恋.我是专业开盲盒的吗?  @张掖:我趁爱我的六土丧腹肌.所以特意用一层脂肪来保丰户它们。  @兔球:现在年轻人打架的王见象越来越少了.因为都怕被薅头发,物以稀为贵嘛。  @晏
大汉帝国在建立之初,便急于寻找一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道德力量,以提升其合法性。在这场类似于“竞标”的哲学大赛中,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一马当先,拔得头筹,他给皇帝献的大礼名曰“孝”:人只有无条件地遵行孝道才能上格天心,获得福报。点睛之笔来了——皇帝不就是苍天的代理人吗?所以,“忠君”“孝亲”“敬天”三者在董仲舒那儿奇妙地统一起来,成为两千多年来不变的“驭民术”。但他绝不会想到,自己的理论竟让子孙在不经意
潘馥是民國最后一任总理,他自幼聪明过人,年少时便是公认的才子。他出道后正逢军阀混战,但无论哪路人马掌权,他都能身居要职,被称为“政坛不倒翁”。  潘馥早年精于实业,有经商头脑,因此腰缠万贯,闲来爱打麻将,还是个高手。他抓牌时不用看,手指随便一捻便能猜出牌面。他常在寓所里搞各种聚会,麻将就是最重要的娱乐项目,张学良、孙传芳等大咖都是座上宾,也正是这些人脉为他日后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一日,孙传芳正
蔡徐坤和NBA合作,担任中国首个新春形象大使,这本无可厚非,奇怪的是,蔡徐坤却惨遭粉丝黑。网络上层出不穷的鬼畜视频,更是满足了喜欢吐槽的吃瓜群众。一场各取所需的商业营销行为就此偏离了预期方向。  历史上类似的营销也有很多,不过,论高级的营销,毕加索绝对拥有发言权。  毕加索活了92岁,总计作品近37000件,留下的遗产总值高达395亿元人民币,全世界最贵的十幅画曾有四幅是他的。但这不是他最厉害的地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惯,读书籍。”苏洵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教育孩子励志求学的典范,毕竟,最让苏洵引以为豪的并非他的个人成就,而是他作为一名父亲的成功。  唐宋八大家,苏洵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霸占三席,冠绝古今,成为千秋佳话。从苏洵的身上,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件事:最高级的教育,就是拼爹。  父亲的身教,是最好的家教。  在一般人眼中,比起两个儿子,苏洵的名号显然弱了不止一筹,有人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