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香港两地初中语文教材之作文编制的比较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编排上一改以往机械化、堆砌式的写作技巧训练设置特点,注重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此过程中,却衍生出了诸如忽视写作策略的具体指导等问题。因此,本文选取香港启思版语文教材作为参照对象,通过对两地在写作课程目标的设定、作文训练点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挖掘出语文教材作文编制的理论依据与编写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二者的优缺点,从而为大陆初中语文教材作文编制的完善提供具体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人教版 启思版 初中语文教材 写作编制 比较研究
  语文教科书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与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依据。而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离不开对教材的依赖。因此,在语文教材中,写作版块编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便显得格外重要。但是,目前大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在写作编制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材中作文话题设计过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缺乏表达技巧的训练及学习策略的具体指导等。
  于是,本文选取与大陆整体文化背景较为相似且在以上方面做得较为突出的香港作为比较对象,通过比较大陆人教版和香港启思版中写作版块的具体编制情况,分析总结各自的利弊,从而给大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写作编制以一定的启发,使之得以改进和完善。
  一、两地课程目标之写作部分的比较与分析
  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体部分。因此,探讨两地教材的写作编制特点时,需对相应的写作版块在该地的课程目标的设置与安排上有准确的理解与把握。详情可见表1:
  表1 两地课程目标之作文部分的比较
  由上表可知,大陆与香港两地在作文部分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迥然相异的地方。
  1.相同点:
  注重对学生写作态度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把写作视为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和养成善于表达、有独立思想、具批判精神等现代人品格的途径。两者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具体明确,并具针对性,如构思作文的能力及修改作文的能力等。
  2.不同点:
  大陆从学生视角出发,侧重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与引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写作策略的强化与指导。而香港则把着眼点放在教师这一主体的具体指导上。香港语文写作注重教师对整个写作过程的指导,包括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细则,写作策略的指导等。
  二、两地作文训练点设置的对比与分析
  所谓训练点,即在不同课程目标的指引与要求下,按照一定的训练次序所设置的训练要点。如按表达方式编排的训练要点有记叙的要素、记叙的详略、说明的顺序、语言表达的生动性等。大陆与香港两地在具体的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版块中训练点的设置与安排也呈现出了各自的特色。
  (一)大陆教材作文版块训练点的设置
  表2 大陆教材作文版块训练点(以七年级为例)
  由上表可知,人教版语文教材作文训练点的设计是以主题为线的,其主题又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详见表3.
  表3 写作主题类型
  可见,主题之下配置的习作文本,范围宽广、题材丰富,对学生的自主表达与写作可谓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二)香港教材作文版块训练点的设置
  表4 香港教材作文版块训练点
  由表4可知,香港语文教材作文训练是以文体为主线的。纵向来看,中一主要训练记叙、描写、说明能力;中二深化记叙、描写和说明能力的培养,加入抒情和议论的能力;中三深化描写、抒情、议论能力的培养。五种写作能力在各个年级均有分布,只不过一种能力的各个要素在每个年级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根据不同学段的特征,每类文体的训练要点在学段上的分布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性和明晰的序列性等特点。
  (三)对比与分析
  1.现行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作文编制的优缺点
  (1)优点。第一,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形成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认识的写作主题的安排符合“大语文”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第二,重视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表达。
  (2)缺点。第一,教科书中的作文话题设计过大,如“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等,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二,缺乏写作技巧的训练及写作策略的具体指导。第三,教科书中作文训练的文体意识不强。
  2.香港启思版语文教材作文编制的优缺点
  (1)优点。第一,重视写作过程。由前文可知,启思版每一单元均有训练的侧重点,都以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为主线进行安排。第二,强调学习策略。启思版教材除了对每一个作文训练点有明确的目标与具体指导外,还以丰富全面的补录作为能力训练点的一个强力补充。启思版在附录上注重实用性,制作简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该训练点的相关知识。
  (2)缺点。第一,能力导向编排过于平面,仅以知识点为框架这一能力主题较为单一。第二,技巧过于零散,体系化不强。尽管写作能力在各個年级均有分布,并且各个要素在每个年级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在写作能力上虽体现了训练的序列性,但当把这些能力要素不规则地分布在每册的各个单元之时,这一序列性又被消解和打破了。
  三、人教版作文版块编制的改进策略
  写作部分的编制决定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学生的写作实践。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编排上一改以往过度机械化和枯燥的割裂式作文训练技巧的编制特点,结合大语文的教育背景,增添综合性写作版块,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先前过度发挥语文工具性的局面。因此,从其出发点来看,这一改革是值得加以肯定的。
  其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倡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训练与整合,引导初中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等目标的设定与实践又是启思版所不能及的。因为启思版往往将写作能力划分得过于细致,从而导致学生对写作能力的整体把握不足。   然而,在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刻意回避對写作训练要点与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与落实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文所举的如缺乏表达技巧的训练及学习策略的具体指导等问题。因此,现行教材应在维持初衷的前提下,对此过程衍生出来的问题加以改进与解决。
  (一)重视写作过程
  关注写作过程是香港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编制的核心,它强调写作是一种学习行为,是可以分解为几个活动阶段的。启思版教材关注写作过程的指导,这对于大陆写作教学来说是个值得借鉴的思路。大陆写作教学目前还处于一种零散化、无序的状态。
  以记叙文写人为例,小学阶段一般会要求写“我的同桌”,到初一写作“自我介绍”,初二初三写“我的老师”抑或是表现母爱、父爱等文章。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是个上升的梯度,但由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从构思、修改、公开讨论到反思再修改的这样一个详细的构思写作过程,只偏重审题立意和选材的学习,这便导致他们对所训练作文应达到的目标层次缺乏认识。
  (二)重视写作策略的具体指导
  启思版教材在每个写作主题中均有写作能力的侧重点,有明确的作文训练点的讲解以及配有大量的练习,以此强化学生对所训练能力的落实。但人教版作文编制缺乏具体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只有一些作文或者活动的题目,较为空洞,缺乏实操性。
  此外,人教版在写作技巧的训练体系方面同样存在不足之处。初一到初三的写作训练本应循序渐进,体现层次和递进性,如记叙文文体,在某个学段学生应具体掌握哪些技巧,达到何种程度,人教版缺乏明确的序列性作文指导。
  小 结
  综上,大陆人教版的作文编排更看重从整体出发,而香港则注重部分的落实。两者各有利弊,无谓孰优孰劣,因为二者皆建立于特定的教育与文化大背景之下。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可结合二者的优势,权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加强写作整体目标实现的同时,注重写作部分知识能力的具体落实,从而改进与完善现行教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2]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初中及高中),2001年版。
  [3]何文胜《两岸二地初中语文教科书编选体系的承传与创新研究》,文思出版社2007年版。
  [4]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倪文锦、何文胜:《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语文教育初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葛丽《香港初中语文教科书写作部分编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7]张雪《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与内地<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白林倩《大陆香港两地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9]杨丽《香港启思版与内地人教版教材之比较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0]林慕英《新课程人教版初中语文作文序列训练初探》,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1]魏晓娟《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作文教学系统的批判与重构》,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12]傅建明,徐敏娟《香港语文教科书编排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4期。
其他文献
2015年中考已经降下帷幕,但有关2015年中考作文命题的解读才刚刚开始。之所以重视命题的解读,是因为熟悉和掌握已经考过的命题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中考作文的命题规律,为今后的作文教学及新一年的中考作文复习备考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2015年全国中季命题的主要特点  笔者收集到2015年全国100余个考区的中考作文题150多个,其中包括25个考区采取了选题作文,即“两道考题”。其中全命题作
期刊
【摘要】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江西赣州技师学院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强化实践(训)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逐步构建起结构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实践(训)体系,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具备了从事该职业需要的核心能力和技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关键词】技能实训 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 课程构建 教学定位 人才培养  为使专业教学面向未来,适应当前市场,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期刊
【摘要】网络神话小说作为一种国外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相互交融而得到的产物,到目前为止已经占据有国内文化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这种文化甚至对我们本土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好的融合性,到现在了产生了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神话文化。这也得得益于我们国家有着大量的古代传说,为相关的神话创作提供了最天然的土壤。  【关键词】中国神话神话 新神话主义 中国古代神话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国外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善于描写湘西风情的作家,沈从文通过自己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湘西世界,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加入了人性的光辉,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文学作品中少有的佳作。  【关键词】小说 沈从文 和谐美  沈从文如此了解湘西农村,是因为湘西农村就是他的出生地,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也是沈从文长期以来一直喜爱的精神世界。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描述,说湘西并不
期刊
【问题背景】  两纲教育赋予师生关系以新的定义: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是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是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是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知已。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发展的主体,视为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允许她们自由发展,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新的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对于问题的觉醒。虽然处在教育前线的老师也深深知道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但在
期刊
【摘要】在我国目前高考教育体制下,影响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因素主要是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是高中语文教师过于包揽。再者,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不够以及自身的适应能力有限;教师教学设计不够合理,乃至于恶性循环。有鉴于此,我们应该采取对策,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及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得高中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性并高效进行。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 问题 对策 高效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關于课外阅读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义务教育九年级结束时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15万词以上。面对这一要求,英语教师只关注于教材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课标》也为实现这一要求指明了方向。《课标》要求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因此,我们要利用多种教学
期刊
高职院校“工程型”教师团队建设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业务水平将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团队顺应国家关于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趋势,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内在需求,积极探索师资队伍发展规划,不断进行教师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师团队在已有建设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出发点,
期刊
【摘要】我国汽车总体数量和家庭拥有率均大幅提高,汽车修理和维护相关产业也就得到巨大发展。汽修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给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学带来巨大挑战。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和实践教学分开,教学效果已远远无法满足当今市场需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成为必然。本文首先对汽修专业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指出理实一体化的概念和优势,并对汽修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专门探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消费文化崛起,多元文化并举的情况下,蒙古族文化接受着巨大考验。面对逐渐被社会快速发展蒙蔽双眼的人们,蒙古族作家们试图创作新时期的启蒙文学,引起人们思考,来达到呼吁重视文化自觉和呼唤最本真的人文精神的目的。在本文中把九十年代的蒙古族文化现象拿到整个大众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并以蒙古族作家孛·图门乌力吉的散文作品为例文来分析具体情况,从而得出新时期“启蒙文学”的重要性。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