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中心”的互动物理课堂模式构建的策略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倡导“学生为中心”,应关注技能、方法、过程等,注重自主、合作、体验等学习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构建“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互动、有效课堂.文章就“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几个主要的教学策略,以期共享.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学生为中心;互动课堂;主要策略
  互动课堂的创建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探讨的主要话题,是“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物理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将精力限于物理概念、公式的学习和背诵中,限于题海战术中,抑制了学生兴趣的发展、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精髓,也是课改的终极目标.采用“互动”教学,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营建积极的互动、交流的氛围,为学生扩大发展的空间.
  1先学后教,自主探讨
  “先学后教”是学讲计划的核心,学生通过自主先学,让学生对知识点初步了解和探讨,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埋下伏笔.教学中,应杜绝教师的“一言堂”,避免“保姆式”教学,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习惯的养成中发展兴趣,提高学好物理的欲望[1].
  先学后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否则,学生“散放羊”的“自由”学习,降低自主先学的效率.教师应该从任务的布置、问题的引领、预习作业的设计等几个方面,给学生指导,促使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
  如对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教学前,教师应通过知识点的提炼而设计预习提纲,如:
  (1)研究物理屬性的方法有、、、、、等;
  (2)密度的定义是;密度的测量包括两个方面,即和的测量;密度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以及等.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总结自主学习的知识点,形成系统网络化结构,加强总体印象,也利于学习方法的形成和掌握.
  《物质的物理属性》的自主学习,除了初步把握知识点以外,让学生借助于思维导图,构建这节课的知识体系.如:
  这样,学生课前充分预习,为课堂上讨论、交流、活动等节省了时间,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2问题讨论,互动交流
  课堂上,通过问题的设计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互动,也利于构建互动课堂[2].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应首先从预习内容方面考虑,针对预习任务而设计思考题,也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如《物质的物理属性》的课堂问题设计,在课堂之初,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为什么要研究物质的物理属性?物理属性中,你认为哪一个属性最重要?你能简单说说密度的定义、密度的公式、密度的测量以及研究密度的意义吗?
  这样的预习检查的问题设计,与预习提纲中的问题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如果完全相同,学生会有“烫剩饭”之感,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浓厚和主动.
  再者,在“导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设计更值得关注,应注重设计富于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切实体现提出问题的“引思”、“启智”的功能,促使他们动起来.如教学《光现象》时,对于光源的定义的理解,对多数学生而言是个误区,也是盲区,针对这个名词,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什么是光源?开展议一议活动,蜡烛是光源吗?再提出问题:多媒体投影机、月亮、珍珠、钻石等是光源吗?
  问题是学生思维、探讨知识的纽带,教师的巧妙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3注重实验,激发兴趣
  实验是物理的“灵魂”,一些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物理规律都源于实验,物理教学,不是培养物理学家的摇篮,不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物理学家,但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的探究意识和物理实验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之一,实验更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操作能力的重要策略.为此,物理教学中,应设计一些探究性、发散性的实验,让学生们在实验中学习,在实验中体会和感悟,在实验中创新.
  如学习《光现象》时,对于太阳光是不是单纯的色光的问题,白光是否是单纯的色光的问题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光的色散实验”,或者组织学生亲自做这个实验,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中,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当然,实验前的问题引领,也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埋下伏笔,如太阳光的色散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猜一猜”的问题情境:猜一猜白光经过三棱镜之后,会发生怎样的现象?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对这个实验的现象进行预测;太阳光的色散实验前,为了学生们的实验的准确度,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分解太阳光,感觉会有几种颜色,哪几种?呈现“七彩虹”的情境,让学生对这个实验,没试验就知道一二,也激发学生验证这些“真理”的欲望,从而提高探究意识.
  4注重活动,增强互动
  活动这个词是个宽泛的概念,预习、自主、讨论、交流、体验、实验等都是学习活动.它也是个具有单一内涵的名词,指探究行为,实践运用等.
  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可以实现以“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动起来.
  《光现象》的教学中,教师对于“物体的颜色”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参与率.
  开展“观察彩色图片”的活动,可以设计“猜一猜”的活动,如假如没有太阳光照到鹦鹉的身上,你能看到鹦鹉的身上的颜色吗?接收到的光是从哪儿来的?再让学生“看一看”:先观察彩色图片,并记住各部分的颜色,再分别透过蓝色和红色的玻璃片而观察图片的颜色,看看颜色是否一致.再让学生“说一说”:有的物体本身不发光,那么我们为什么也能看到其颜色?
  《光现象》的教学中,对于“光具有能量”的说法,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大搜查”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从一些现象和事实证明光是有能量的.开展拓展性活动:一位园艺家认为: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于是猜想出植物的生长要求所决定的——他们需要绿色.于是,这个园艺家,将温室的四周都镶嵌为绿色的玻璃,只让绿色的光进入温室内……大家认为,这个园艺家的实验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能为他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吗?
  活动是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中心,发展为本的主要形式,也是主要途径,学生在活动中,绽放思维,发展能力,在活动中,更加强互动,构建互动课堂.
  “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构建互动课堂,也就是以注重自主学习,提高参与度的前提下的以活动为载体的各种教学活动的灵活运用和开展,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和实践,互动成为习惯,成为亮点.作为物理教师,应贯彻“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互动课堂的构建,既是教师的责任使然,也是新课改的主体要求,坚定不移走课改之路,教师才会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名师.
  参考文献:
  [1] 程建军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多维互动课堂研究[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10):15
  [2] 郭献阳探讨初中物理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5(3):17
其他文献
摘 要:胡克定律可以用劲度系数表示,也可以用杨氏模量表示.分析表明,弹簧的劲度系数与材料、弹簧的长度、粗细等因素有关.本文讨论了胡克定律的3个推论,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  關键词:胡克定律;数学表达式;劲度系数;推论;实例分析
摘 要:在专题教学中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抓手,围绕精心挑选的压轴题,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设计“题链”,使学生在解答“题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其物理思维,以提升物理思维能力来提升物理学业成绩.  关键词:物理思维;能力;“题链”;设计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
通过对浙江新高考试题的研究,探讨动量定理的几种应用,并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Zhejiang Pr
摘 要:“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的便捷和高效.基于“互联网 ”时代孕育而生的微课教学更是极大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设计将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加以涵盖,在互联网平台之上供学生反复钻研和学习.这样的方式不仅会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也会更好的让师生之间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和沟通.在进行微课设计时,教师要首先以初中物理课
摘 要:“一題多解”是指对同一道习题,应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求解,最后得到同一结论.“一题多解法”对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非常有好处.通过三个实例简要说明了“一题多解”在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一题多解;物理习题;应用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成为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中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科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到理解精神,掌握精髓[1].初中物理教材作为物理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实施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载体.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做到科学素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促进学
摘要:物理思想是物理知识及物理方法的灵魂,物理思想具有隐蔽性、抽象性和创造性,它蕴含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高考重视对物理思想及其相关物理方法的考查,旨在凸显物理学的本真,有效甄别考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表现在,物理思想及其相关物理方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等效思想;对称思想;近似与估算的思想;转化思想  作者简介:许冬保 (1963-),男,江西九江人,江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我国的教学中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事实证明,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需要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勇于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平等交流、合作探究的形式,逐渐培养
图/张 光rn“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曾几何时,中小学生们只能捧着课本,在心中憧憬着字里行间的那些山川胜景、雪月风花.如今研学旅行让孩子们有机会身临其境,其间善处
期刊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标准: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