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伟大语言文字的音形义,都是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学习英语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英语和汉语一样,是一种伟大的语言文字,具有丰富的内涵。英语字母是英语单词书写形式的最小单位,不够确切地说,相当于汉字的基本笔划。  英语音素即音标,是英语单词语音形式的最小单位,相当于汉字的拼音字母。英语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文教学中,主要着眼于语音、字、词、句、课文的教学,而英语的教学也基本差不多,其主要着眼点是听、说、语音、词汇、词组、短语、句子、课文、练习等。如此说来,英语的趣味教学包括语音的趣味教学、字母的趣味教学、词汇的趣味教学、句子的趣味教学、课文的趣味教学等等。何谓趣味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要有兴趣和味道。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开阔视野,体验多种生活  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奇葩之所以能够在大林子小学的校园中渐渐绽放出异彩,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一、什么是小组  小组是“小组教学”中,学生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以“小组”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来实现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以小组为基础的教学形式,是“小组教学”。“小组教学”强调合作性原则,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理性思考,提升他们的境界拓宽他们
【摘 要】 扎扎实实地搞好数学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目标,也是实现新时代教育目标的最切实可行的手段。重新审视数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整合,使语言表达,案例或图式显现更为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实行分层次教学,运用“学案导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有动力。  【关键词】 有效教学;更新观念;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历史教育,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西周时期的周公就提出“殷鉴”思想,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信息技术快速进入教学实践,在日常教学中得以有效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启发性、创新性的学习已经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
【摘 要】 在儿童文学里,图画书是一个重要和基础的种类。但它与有插图的书是有区别的。图画书的每一页文字很少,有些甚至没有文字,它用图画形成“语言”。图画书的出现成为语文教师辅导学生阅读的瓶颈。不会阅读,无法读出图画书的丰富多彩是很多大人的困惑所在。  【关键词】 图画书阅读;想象;猜测;比照;联想;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每个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能体现一个教师个人的价值。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生活和认识,谈谈个人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把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重视数学的概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长期以来,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感到物理“难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成为困扰广大学生和物理教师的“老大难”问题。就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而言,如果不入门,基础打不好,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更影响着现代中学生乃至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当前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使物理由“难学”变为“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