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路径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与课堂教学并重的教学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实践过程。思政課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路径研究基本涵盖以下几点:课程改革,改变之前的沉闷无序的教学状态,使思政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提高育人效果;找准切入点,整合教学资源,以模块、专题、项目等形式进行深度研究,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重视实施环节,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考核、有保障,上下一致,齐抓共管;提炼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特色化处理和创新点。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定位
  一般来说,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的主体形式有以下几种:以实践活动区域来划分,有课堂实践、校园活动和校外活动等;以主题来划分,有观读类、调研类、体验类、竞赛类、服务类等活动。教师们经过多年摸索,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定位达成了共识。实践教学要充分根植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国情,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和时代特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层次和思想意识,选择适宜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可归纳为贴近学生培养目标、贴近学生思想现状、贴近课堂教学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升华。做到思政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思政教学的始终。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理论教学所采用的方式一般是讲课、辩论、模拟、案例分析等,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信” “行”脱节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把任务驱动法、目标导学法、自主探究法、“头脑风暴”法等新教学法融入课堂,并以此将教学内容多角度展开,课堂教学效果有所增强,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理论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得以不同程度的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立,使学生客观地、辩证地认识国情、认识社会,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實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可以多种多样,以校园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为例,如组织学生做一些当地或者本校的名人访谈、公益活动、校园调查,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而教师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需要把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活动开展的外部条件等,还要明确活动设计的意义、目标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校外实践活动则可以细分为以思想教育为主的体验和以服务社会为主的体验。思想教育为主的体验主要是以参观一些以感恩、爱国为主题的资料,或者是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民情乡情、参观革命烈士园区、调查目前国情中的热点问题等。而以社会服务为主的实践体验则是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可大可小,甚至包括义务劳动等。由此看出,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注意在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要将思政理论知识应用到活动中,体现学以致用。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路径
  1.对课程的改革
  思政课在高校是必修课,但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其教学的体系不够完整、课程建设力度不够,导致许多的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课程内容多余重复、考核形式过于单一简单、上课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诸多问题中,课程的问题尤为突出,导致课程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下面两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的目标模糊,内容有些形式化,课程的结构不够严谨等,没有明确把握课程开展的意义;第二,部分高校对于课程的开展不够重视,教师教学也没有尽心尽力,教师缺乏团队建设,各自为政,导致教学杂乱无章,教学成果低下。同时由于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定位不准,导致大量开展实践活动,而没有必要的理论支撑,致使活动本身仅仅是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却有流于形式之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对专题(模块)进行深度研究
  思政课的专题(模块)是课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架,是对课程知识的分解与探究,是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对专题(模块)进行深度研究主要有下列两个要义:第一,确定思政课专题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有效明确课程的目标,有效处理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契合点,优化教学效率。第二,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管理就是在有着相同的资源、技术和社会基础的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由校方统一实现各项资源的投入和教学任务的分配,教师和学生就在规定的活动中进行实践。
  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是整个思政课程的灵魂支柱,是学生进行思政实践活动的指向标,为学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同时也是对理论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拓展,以此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理解和感悟。一旦不能很好地将思政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统一,就会导致教学出现畸形,使得思政课偏离教学的目标,要么太过教条主义,使课程变得乏味,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要么活动太过活跃,对思想政治的教育偏少,学生只知道活动,却不能理解活动本身的意义。
  3.对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把控
  项目化实践教学,就是强调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环节中,针对每一个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实践任务的完成流程,侧重于可操作性。对项目充分把控就要注意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重视高校开展的有关思政课程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重视授课老师所开展的实践教学的设计方案。项目化的处理意在确教学目标,以及对整个课程运作的细化,使之变成一个个分目标,再将目标分工到相应的活动设计方案中,将目标逐步对应实现。实施过程中尽量做到可控、操作性强,可以按照下面几个步骤的完成:①要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②根据实际情况将项目进行分解细化。③把计划落实到相关的部门、人员。④全程保障设计方案的实施,把实施情况纳入教师业绩考评,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⑤对项目的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吸取经验教训,完善方案,使之可持续使用。   4.对实践教学的特色化处理
  每个学校的都有自身的生源結构和办学特色,它所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有其特点,这就决定了在不同高校课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体现特色化的主要体现在高校办学的层次、内涵、类型、历史和办学特色,是各个高校整体因素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培养人才的方向和需要所决定的。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需要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所要培养人才类型,来表现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但是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不同,所以对于课程特色化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主要还是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办学特色、生源素质以及所能为思政课提供的教学条件等。
  四、如何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1.将课程教学管理协调化
  思政课的开展最大问题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协调,一般来说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教学穿插在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是理论知识的呈现,实践活动可以随着课堂教学同步开展。要想在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统一,让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寻找长期良好的合作实践基地
  校外的思政课实践活动能脱离校园这个圈子,是最能反应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因此校外实践活动需要寻找实践渠道、社会力量,通过长期的接收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例如,学校可以与社会公益组织进行长期合作,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爱国思想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3.充足的活动经费
  活动的开展就会涉及经费的支出, 不论规模是大小,都需要保证资金充足。但是活动资金也要合理运用,所以在开展活动前也要对活动的经费进行预算,保证合理支出。
  4.给予教师合理的薪酬
  思政课越来越被重视,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是整个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因此必须保障教师的薪酬合理到位,只有保障了教师的薪酬合理到位,教师才能对工作充满激情,全身心地协助学生将活动进行下去。
  五、结语
  高校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是需要全面统筹的,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从课程的内容到结构再到每一个章节,都进行科学的安排;对专题进行深度研究处理,了解每个专题的背后的教学价值,明确专题活动的目的;之后就是对活动项目实施的把控,将项目进行细化,分配到每一个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将项目高效完成;最后就是对思政课的特色化的处理,结合高校的培养人才的方向,制定出独具特色的思政课程。
  参考文献:
  [1]钱结海.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顶层设计的基本路徑[J].文山学院学报,2012,25(4):108-110.
  [2]余展洪.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整体设计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15(13):13-15.
  [3]陈春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探索[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30(4):45-49.
  [4]罗昌勤.构建高校思政课研究性实践型教学模式的难点和对策——基于生态系统观的视角[J].南方论刊,2014(5):97-100.
  [5]刘志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问题与策略[J].大学教育,2016(1):64-65.
  [6]曾德华,孙晓艳.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16(3):101-104.
  [7]周 燕,李亚青,赵兰香,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课堂”立体联动教学模式探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6):102-105.
其他文献
<正>Continental Airlines introduces new business first Flat-Bed Seats to China Celebrating its 5th anniversary of Beijing-New York route in June this year, Cont
公交站是属于交通基础设施系列中的一个必要的、重要的设施,而且它的外观及内涵设计无不显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充满艺术气息的公交站设计对城市美化起着一定的作用,也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逐渐增加,高等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从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出发,探讨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传统文化元素音乐教学模式及提升教师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等措施,借助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以期为提升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音乐教学;民族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新农村建设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信阳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各地都积极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本文以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
摘 要:文章从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独立学院新党员培养发展中存在入党动机多元,党员活动专业性、组织性较弱等问题,指出在培养方法上,应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专业特色、榜样教育、创新形式相结合。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借助新形势、新工具优化教育手段。最终将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充分挖掘出来,做好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独立学院;党员;教育;培养  中圖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就,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公路工程不同于其它建设项目,后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高速公路安
一、民办高校人文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1)帮助青年人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塑造最为关键的时期,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接受、模仿和创造能力强,这一时期如果忽略人文历史教育或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灌输,将会导致民办院校学生的道德水平滑坡,对生命缺乏尊重和敬畏,并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文历史价值观。历史不只是记录过去的事实,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现在、未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整体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下降的体质特点、畏难情绪和缺乏自信心等心理特点以及体育课堂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注重学生兴趣忽略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等问题,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来探索辅助练习在当前大学体育课堂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辅助练习;大学生;乒乓球技术教学;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一、研究目的  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质下降、体育锻炼参与意
玩具,尤其是益智玩具。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媒介,是一种标准化“教具”,它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想象和创造能力。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实现幼儿的智力开发与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