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教学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a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展了关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课例研究。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调查、课上分享交流、总结梳理方法、课后反思提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树立了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会健康生活。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调查;分享;反思;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14-03
  【背景】2017年8月,山东省滨州市教育局成立中小学各学段不同学科的名师工作室,服务于全市小学数学教师,并为他们答疑解惑。在调查中发现, 259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中42.08%的教师, 以及267名城镇小学数学教师中47.57%的教师均对“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感到十分困惑,远高于其他领域的教学内容。
  
  为此,我们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将研修主题确定为“核心素养下的‘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课例研究”。
  【现状】作为数学四大领域之一的“综合与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得到重视,教师对于比较明确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对于实践性内容还是比较陌生的。到底应该怎样教?有哪些成熟的教学策略?应该教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比较成熟的策略?
  【实践】
  下面就以六三制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我能长多高”为突破口,开始我的探索之路。
  第一次实践: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我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确定调查内容。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哪些?儿童时期的身高与成年的身高有什么关系?你能预测自己的身高吗?二是合作交流。首先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汇报。三是总结反思。反思整个过程,看有什么不足之处。实际教学中,在合作交流环节就展现出,学生已经通过网络、问家长、查阅图书等手段掌握了“大量”有关身高的数学信息,也积累了许多问题。作为教师的我则比较狭隘,例如“侏儒症是病吗?”“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我都无法作答。
  第二次实践:
  在第二次试教前我做了更多的准备。教学分为四个环节:一是欣赏图片(图片上展示特别高的人和特别矮的人)。学生感受到有的人特别矮,想知道自己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身高是不是正常。二是合作交流。我给学生发放空的调查表,让学生根据问题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灵活选择调查方法。这样就解决了第一次固定调查问题的弊端,学生的调查内容多种多样,自然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三是预测身高。根据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遗传,给出身高预测公式,让学生预测自己今后的身高,然后谈感想,从“身高我们自己说了不算,应将重点放在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多读书以丰富自己的人生” 方面引导学生。四是总结反思。从确定研究问题、调查方法入手,包括收集信息、合作交流、总结方法等主要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次试教和第一次相比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但是仍然拘泥于教材,打不开学生的思路。
  【思考】
  在我反复修改、调整、尝试时,市教研员给了我很大启发。一是建议我关注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更高层次来理解“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二是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和引领者。三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为此,我重新设计这节课。从核心素养的角度,重点放在实践创新层面的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问题解决的策略。从学生自主发展的角度,我以学科内容的特点为前提,将健康生活作为落脚点。对于“课程标准”这个角度,我更注重让学生初步感受问题解决的策略。基于以上思考,我确定了最终的教学思路:
  一是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充分做好课前调研。为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多的调查内容,我给学生准备的仍是空的调查表,让学生自主选择调查内容,避免只限于调查教材呈现的几个提示性问题。
  二是合作交流分享。无论是个人探究、小组交流,还是全班交流,我都要求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进行思考,使学生对于所调查的任何一个影响身高的因素都有一个全面的思考,避免学生只停留在“影响身高的因素是什么”这一个浅层面上。例如,有的小组汇报:“影响身高的因素是什么?(睡眠)为什么是睡眠呢?(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高)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做?”在这个环节,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在‘怎样做’上还有什么问题吗?”有一个学生马上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不同意你的说法,如果按你说的我们每天都睡觉就好了,就能长高了。”这一句话打开了其他学生的思路。有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这个可不行,我们应该是‘适当’睡眠。”我及时引导:“他的话里面有个词用得特别好,是哪一个词?”学生齐答:“适当。”又有学生问:“那多长时间是适当?”这时,学生就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出建议:有的说7个小时,有的说8个小时,有的说10个小时……每个学生都打开了思路。我顺势介绍道:“你们这个年龄应该是睡足9~10个小时,特别是晚上9时至11时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时候,建议这个时间一定要睡觉,以免影响身体发育。”
  三是以身高预测为契机,引导学生客观看待身高。在学生借助预测公式预测自己身高的环节,我只是板书了数据,没有进行分析,因为我发现愿意说身高的学生都是预测自己能长到理想高度的,那其余的学生怎么办?这才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于是我出示了姚明的父母身高及姚明的预测身高和实际身高,王艳的父母及王艳的预测身高和实际身高。(如下表)
  这些数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实际身高都比预测身高要高。我出示表格后就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因。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很快就说出了遗传、营养、运动和睡眠都会影响身高,进一步感受到健康生活是可以改变身高的。为了让学生客观看待遗传对身高的影响,我提出问题:“遗传对身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其实遗传因素只占70%,还有30%是我们自己说了算。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纷纷把前期总结的影响身高的因素做了又一次的梳理。在学生大脑最活跃的时候我及时提出:“万一长不高了怎么辦?矮的就应该自卑吗?应该怎么面对?”学生纷纷表示:应该加强锻炼,合理膳食,不吃垃圾食品;万一长矮了也没关系,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运动上,乐观健康地生活。在课堂上有个学生问我:“遗传不好有药治吗?”看着他诚恳的眼神,我笑着对他说:“听完我的课你就清楚了。”在最后的这个环节,我就问他:“你的问题解决了吗?”他愉快地点点头。   四是总结反思改进。“以后遇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解决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学生和我一起回顾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确定研究主题、明确调研内容和方法、合作交流分享、总结反思改进。我特别引导学生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有的学生发现自己调查的内容面比较窄,有的学生发现自己调查的不够深入,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的调查方法比较单一,有的学生发现自己不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等等。
  五是温馨提示。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教育:“现在正是你们成长的黄金时期,一定要健康生活。”
  六是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生活现状,并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及时调整,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改进,乐观健康生活,争做阳光少年。
  【教学反思】
  1.紧扣课标要求,做好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第二学段对“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达成以下目标: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鉴于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解决“我能长多高”这个问题时,出示空的调查表让学生自主选择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可以调查与身高有关的所有方面:影响身高的因素,自己不同年龄段身高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的身高的关系,等等。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调查结果的方法。在课上汇报交流环节,要求学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汇报。“是什么?”回答的是影响身高的因素。“为什么?”回答的是影响身高的原因。“怎样做?”回答的是如何才能有利于身高的增长。三个层面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聚焦点,实现了学生有深度的思考。例如,在影响身高因素的营养方面,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思考过程。是什么?——营养会影响身高。为什么?——如果缺乏维生素D就会容易得侏儒症,如果没有充足的维生素会影响身高发育,等等。怎样做?——不吃过多的油炸食品,不吃垃圾食品,多吃水果蔬菜,不要偏食。三是引导学生做好结果分析。在学生汇报调查内容并借助学习内容预测身高后,我及时出示两个实际身高比预测身高长得高的成人身高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在讨论交流中启发学生客观看待身高,乐观健康生活。
  2.以落实核心素养为抓手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018年,随着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公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是给学生渗透健康生活的理念。
  从一开始课件出示不同人物的身高图片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我们的身高都是正常身高,只是有的人会偏高,有的人会偏矮。在有关影响身高的因素的讨论环节,我更是抓住“遗传是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这个点,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应客观看待身高,即使遗传大约占70%,其他因素大约会占30%,只要适当运动和合理膳食,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身高。在学生分析比较到位后,我抛出的问题“万一長不高了怎么办?矮的就应该自卑吗?应该怎么面对?”又一次引发学生的讨论。学生对影响身高的因素有所了解后,也能更坦然地说出“应该关注学业,合理饮食,多运动,健康生活”。
  二是渗透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确定研究问题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展开调查,收集信息,初步经历一个围绕问题开展研究、收集信息的过程。其次,重点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在合作交流环节,小组内先讨论交流,学生在个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第一次碰撞和交流;随后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碰撞中发现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哪些,会有哪些影响,应该怎么做。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方式,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调查内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初步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总之,在本课题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我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和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交流、反思和改进,有效提升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向学生渗透了积极、乐观的健康生活理念,努力做到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责编 童 夏)
其他文献
[摘 要]几何图形的公式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在几何图形的公式教学中,运用“数学步道”原理中的点数、目测、估算、分解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公式,可以把抽象的公式教学变得直观化、形象化,不仅放缓了教学坡度,而且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门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和探究创新意识,为小学数学几何公式教学开拓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数学步道;模型思想;圆的面积;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
[摘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三次教学“植树问题”后得出,教师必须针对不同教材、不同学情,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把自己变成“一泉活水”,常教常新,越教越活。  [关键词]植树问题;了解学情;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32-0076-02  
[摘要]由于很多教师缺少正确的认知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小學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体现生活性、综合性和探索性,重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联系生活;动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10-02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综
[摘要]游戏化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分析学生口算能力现状,得出影响学生口算能力和四则运算发展的因素,及教育游戏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条件和要求。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尤其是人机交互认知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研发寓教于乐的口算系统提供可能,计算机可成为口算的“陪练”。基于人机交互环境进行的游戏化学习集中了游戏的娱乐性、趣味性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将各种知识融于游戏之
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逐步推广,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日益普遍。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更显示出现代教育手段的优越性。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的效果,需要依据课程目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对师生进行调查和评估。我们研究选取的秦安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县属普通完全中学,调查对象为高二年级的 8 个班级,其中试验班 245 人,由教师采用网络教学资源模式进行课堂
我和教毕业班的一线教师在平时交谈中有一句口头禅:“天不怕,地不怕,要想在总复习阶段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最可怕。”有教师抱怨:“关于这道题,我在课堂上已讲过很多遍了,而大多数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有个别学生真是‘一窍不通’,我真的不想教这个班的学生了。”  而学生也埋怨:“数学总复习真没劲,老师一天到晚让我们在题海中‘煎熬’。”“学习数学真没意思,我一见到综合应用题就两眼发黑、双手发抖,脑子一片空白。”为
农村小学的校外课程资源与城市有着天壤之别。农村没有图书馆、科技馆、演唱会……却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本土方言等。只要教师投入心思去活化这些宝贵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同样能使我们的教学“活”起来,使我们的孩子快乐起来。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山石田土、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用眼观察、用心感受,变这些自然资源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慢培养”。以“三角形的分类”一课为例,师生一起去发现、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想;三角形的分类;信息意识;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62-03  数学思想是经过思维概括活动而产生的对数学事实的本质认识,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关注“成功体验”、只“体”不“验”等“假体验”或“弱体验”现象较为普遍。以“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为例,阐释教师要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杜绝“假体验”,改善“弱体验”,在不断的反思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体验式学习真实落地。  [关键词]体验;反思;思维;算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希沃白板作为一款针对信息化教学而设计的互动教学软件,为教师提供了学科工具、教学资源等多种先进的备授课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这一教学辅助手段,可以营造充满趣味性与互动性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希沃白板;课堂参与度;平移;旋转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