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除了特殊教学外,任何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要运用语言传播知识、阐明事理。口头言语是教师最简便、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教学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要提高口头语言的效能,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必须使教学语言更具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爱听。
  一、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即符合课堂教学用语的规律性,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师上课一个无意识的口误,学生听后将会导致概念混淆。教师如何做到课堂语言的科学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是指教师口头语言内容的科学性,是科学性最重要的体现,要求教师表述的内容、观点鲜明正确。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体现在逻辑性和系统性方面,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例如,在教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认数”时,教师表述上特别要注意不要将“数”说成“数字”。“12是一个数”,不能说成“12这个数字”。再如,讲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6页“认数”时,有的教师在讲解数位顺序表环节,数字所在的“数位”与“计数单位”混淆不清。
  2.规范,主要是指用普通话教学。教师的口头语言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选字造句准确,用词恰到好处。努力做到文明文雅,避免出口伤人,满口秽言污语的现象,克服口头禅,尽量不说口头禅。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常用的“数数”发音shǔ shù,不能读错。再如,有教师在教乘法时,还按照之前的版本,把“乘”读作“乘以”。
  二、通俗性
  教学语言的通俗性,即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无论是组织教学还是转述,都是为了让学生领悟,教师要充分树立“听众”意识。教师的语言和读文章不同,文章一时看不懂,还可以再看几遍,而课堂教学语言则稍纵即逝,听不懂也来不及仔细推敲。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浅显易懂,要适合小学生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语言习惯,要深入浅出地阐明教学内容。语言的通俗性还包括语言的简洁性、鲜明性和系统性。
  教师应当用尽量少的语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不要过多地重复,啰嗦。力求要言不烦,努力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的境界。口头语言尽量避免拖泥带水,故弄玄虚,不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废话,不说学生听不懂的玄话,杜绝华而不实的“巧”话。
  教师讲课是对教材的解释剖析。因此,教学语言要鲜明,教学语言的精神要符合课程内容,绝不能说混淆大纲的话,更不能说模棱两可、自相矛盾的语言。
  教师每节课所上内容不是单一的独立体,所以,教师讲课时,要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一环紧扣一环,有层次、有条理,前后呼应,脉络清晰,便于学生在整个知识网中将知识内化。
  三、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即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引导学生思考,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这种启发主要是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掌握知识赋予启发性,另外语言与语言之间也能相互启发。
  教师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首先要善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教师通过提问,使学生产生疑虑,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讲授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时,教师出示例题,得出算式272÷34=,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方法去试商,发现初商9和除数34的积大于被除数272,得出初商9偏大,这时教师马上提问“我们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试商,怎么会出现商偏大这种情况呢?”通过这句启发性的提问,引起学生思索、讨论。最终让学生理解调商的算理:试商时,除数看小了,初商就有可能偏大。这一问,使学生通过对调商算理的掌握,巩固了调商的计算能力。
  教师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其次要善引。“教学之道,贵在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兴趣地思考,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思考,要引导学生深度地思考。例如,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先出示前面学过的“5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口诀编写有什么规律?比较相邻两句口诀,后一句得数比前一句多几?分析思考为什么?由上一句怎么推出下一句来?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和应用口诀编写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这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6的乘法口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学生的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艺术性
  前面所说语言的科学性、通俗性、启发性,都是教学语言的基础,是教师的基本功,而语言的艺术性则提高了一步。它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使知识更能被学生接受。
  1.讲究节奏。语文老师在朗读课文时要讲究声音的强弱、速度、停顿。数学老师的语言也要讲究这些。声音要适度,太响太尖,会刺耳,引起学生反感;声音太过轻声细语,无法警醒学生认真听讲。速度太快,学生思维跟不上;速度太慢,学生会感到沉闷。有时对一句话中个别词的强弱处理得当,教学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重视修辞。教学语言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设问、反问等,来提高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美,让知识深深刻在学生心中。
  3.倾注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语言要讲究技巧,更要倾注真情。只有发自内心的热情、坦诚、亲切、关心的语言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4.富有趣味。如果教师的语言学生不愿听就起不到作用,“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出发,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習的主动性。
  教师虽然不是演讲家,也不是语言学家,更不是演员,但面对学生讲课犹如演员面对观众表演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优秀教师的课为什么人人爱听,除了他们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完美的教学设计外,还有准确而优美的教学语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学原则,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关键词:生活;学习;语文化;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地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
一个产业升级、城乡融合、强农富民、充满活力、  人民幸福的新谯城,开始展现出独特魅力。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市谯城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如今,这座千年古城正在焕发出新的容颜。  特别是近年来,谯城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现代农业不断壮大、工业发展提速升级、城乡面貌持续改观,一个产业升级、城乡融合、强农富民、充满活力、人民幸福的新谯城,已耸立在皖北大地上。  “当前,谯城区
身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陈佩斯在培养儿子方面也有独特的方法。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上,他对儿子的要求是将来能自力更生。儿子数理化成绩好,想出国学生物专业,他支持儿子的选择。当儿子想“弃理从文”继承父业时,他依然选择了支持。为了让儿子潜心提高表演素养,他将儿子“雪藏”3年,不让他与外界接触。2016年,陈佩斯与儿子公开亮相,由儿子担任编剧、导演的喜剧作品《闹洞房》赢得了观众的肯定……  从小教育儿子“自力
什么是语文教学生活化?它是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时,能找准课文与生活的结合点,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并注重学生实践的过程,通过具体鲜活的实际情境,以情引情,以情动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认识过程相一致,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与生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还增加了“综合性学习”的章节,注重学
摘要:在唐代以咏妓女为题材的诗中,罗虬的《比红儿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专咏红儿一人,且数量多至一百首。其中所饱含的深情至爱也是同时代其他诗人无法比拟的。对《比红儿诗》的写作特色进行了分析,说明罗虬的写作水平确实非同一般,“三罗之一的称号,罗虬当之无愧。  关键词:罗虬《比红儿诗》内容;艺术特色;独树一帜  唐代诗人以咏妓女为题材的诗虽然总体数量颇多,有一千多首,且作者群中亦不乏著名诗人,如元稹、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会学生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也只有让学生知人论世,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知人论世;自主探究;语文素养  记不清是第几次上《陈涉世家》这一课了,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觉得完全按照原来的上法很是无趣,我也不喜欢这样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我更乐意挑战自己,重新解读教材,设计教学。  重读教材,我的脑袋中蹦出了“史家笔法”四个字。上网细查资料,进
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它是宝贵的,但是生命同时又是脆弱的:熊熊的烈焰能让人丧生,柔弱的河水也能吞噬人的生命;滚滚的车轮能让人的躯体血肉模糊,肉眼看不见的电流同样能使人魂归西天。为了让每个孩子每天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让孩子们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已成为每所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呢?  一、校园内的安全教育  1.在校园、走廊和教室里不能追逐打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实体主动探索、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静练来接受现有知识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要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有三个基本的理念,即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
摘要: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开始,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日益成为小学生的教育重点。体验教学应新课改要求,旨在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性格,提升优秀品质,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  小学生如同清新的萌芽,处在成长期,容易受外界的感染。如果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就容易培养学生良好乐观的性格和优秀的品质,相反就会使学
我们知道,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它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结果和评价当然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教学模式也应顺应时代而变,探索构建适应现代教育的美术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入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