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相伴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学原则,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关键词:生活;学习;语文化;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地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一、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道出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为了让语文教学枝繁叶茂,我们应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让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使之发芽、开花、结果。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1.让教材成为学生的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联系实际,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教师要用心创设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情境,巧妙地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生活。
  例:实验教材第四册《画风》,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使教材成为学生的生活呢?有教师这样教学: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风吗?
  生:老师,我没看见过风,但春风吹来,树叶会动。
  师:是吗?大家来读课文,谁能告诉大家风是怎样的?
  小朋友们尽情地读书以后,都畅所欲言。
  生:风吹动了红旗,我们学校的五星红旗就在迎风飘扬。
  生:风吹得小树轻轻地摇,好像在跟我们招手呢!
  小朋友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彻底得到了解放。他们自由地探索,与生活接轨,心灵得到了自由和飞翔。
  如果语文学习与观察自然、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能活跃到高潮,他们的脸上会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可想而知,学生从教材走进了生活,他们描绘出了生活中千变万化的风。如:
  生:我画一只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生:我画爷爷种的桃树林,桃花在风中翩翩起舞,满地是红艳艳的花瓣。
  在不知不觉中,教材融进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成了学生生活所需,这自然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这就使得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同在,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
  2.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材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的语文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材。
  语文教学中有生活教育,生活体验中有语文学习。其间,凝聚了一种直指心灵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文本与心灵的沟通。正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淡化学习意识,而在生活中则强化学习意识,这样充分挖掘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真正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二、让学生生活“语文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这就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
  1.日常生活“语文化”
  刘国正说过:“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是的,在语文教材中就编写了一些“多功能课文”,如《打电话》《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等,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了起来,为生活实践服务。“生活处处皆语文”,比如:看报纸杂志,听广播电视,读中外名著,赏名胜古迹……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书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勤记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2.班级生活“语文化”
  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一星期,语文课的节数毕竟有限,我们单靠语文课来学习语文,那是远远不够的。一直以来,许多班主任都在努力实现班级生活“语文化”,就是一边搞班级建设,一边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实践语文;一边进行班级教育,一边让学生进行语文用法训练,真可谓一举多得。由于学语文、用语文如奔腾的血液流遍了班级的生活,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鲜活的文章诞生了,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这就是班级生活与语文素養和谐统一的结晶。
  3.社会生活“语文化”
  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过马路时,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时,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这就告诉我们,“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服务社会。
  “教育必须是生活。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脱离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2]刘国正.展开双翼,才能腾飞.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逸夫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国家的体育素质体现着民族的生命力,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最近几年来,中职学校出现了学生体质下降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该现象呢?要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体质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各方面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对各种原因的剖析提出了解决对策,目的就是使社会及学校重视中职学校学生的健康。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对策  为祖国
儿子今天从学校拿回一本《责任教育考评手册》,让我帮他打分,看着册子上显眼的“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话语,不禁心潮起伏。什么是责任?我问儿子,儿子告诉我:责任就是分内要做的事。老师说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儿子的话语使我高兴万分,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认为,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对于孩子来说,责任心就是他们前进的一种动力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教师角色,有“平等中的首席”这一提法,它肯定师生间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与合作,也肯定了教师的“首席”地位。  关键词:平等;交流;合作;首席;对话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教师角色,我们常常引用美国教育家多尔的说法——“平等中的首席”,这说明,我们通过对传统教学的反思,逐渐发现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并力图扭转这种局面。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教师要从主宰
【策划人语】  2017年4月和7月,安徽召开了两次重量级会议——全省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第一次、第二次調度会,会议的核心议题都是“县域经济振兴”。  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县域经济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已经是各地决策层的共识。从“十三五”规划纲要到两次“五大行动计划”调度会,从密集的省内调研到省级考察组江苏取经之行,“县域经济振兴”一次次成为安徽发展顶层设计的关键词和高频词。  当前,安徽
第一轮新课改教学转眼已近尾声,站在高三的窗口,回望课改的热情仿佛清晰如昨,期间的困惑、质疑、羁绊也还历历在目,但静下心来,更欣喜的是课改的清泉,它滋养了我作为教师的灵性,这灵性让我的教学块垒中常开鲜花,常飘清香。现就三年课改实践中的语文有效教学做一浅谈,希望引起同行的共鸣。  一、教师要改变理念,更要理性地去做  这三年是我们新疆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轮,我们教师也是第一次接触到新课程改革,而且对于新课
摘要: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而“三段九环节”教学模式可以一改过去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使课堂和谐起来,它能够有效地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效率;优势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
刘旭斌的爸爸是一名负责消防工作的干部,长期养成的职业习惯,使他对自家的消防工作也很重视,门窗旁边醒目的地方都备有灭火器。他总是诚恳地对大家说:“所谓消防工作,其实是生死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我们一定要引起警觉,踏踏实实地做好,不能只想着应付上级检查,摆花架子糊弄人。万一发生事故,还不是害人害己?真到了那時,后悔也来不及了!”  (指导老师:冯蕊蕊)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鼓励先行先试。”宣城作为示范区“旅游中心城市”,不等不靠,积极探索,特别是编制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八大工程”规划,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下一步应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先行先试的内容和措施,依据规划、加强策划、精心谋划、落实计划,力求在示范区内领先一步发展。  《规划纲要》的含金量很高,宣城要密切关注安徽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动态,在第一时间掌握
摘 要:笔者从加强学生自信心、注重课堂导入、组织课堂教学、重视课后练习和讲评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做好体校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近年来,在扩大招生的背景下,体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呈下滑趋势,学生入校的文化成绩同以往相比大为下降。多数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对他们而言,数学是压在心头的大包袱,这个包袱造成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自卑,对数学丧失信心甚至放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
摘要:根据中职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在维修电工中级考证教学辅导中采用理实分模块的教学方式,进行有较强针对性的学生辅导。  关键词:维修电工;考证;教学策略  为了保证中职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更好地为各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服务。在中职教育中推行“双证”制度,让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取得毕业证书又能获得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结合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