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成为初中历史课堂的点金石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问题可以直接反应出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上的薄弱点,而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薄弱点”来布置教学方案,有效解决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受到教学经验和认知的制约,多数历史教师都未能合理应用“问题”,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问题
  没有问题的教学只能算是复述材料,没有问题的学习只能算是背诵理论。同理,倘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缺乏了问题的辅助,那么只能让课堂教学变得平淡无奇,缺乏悬念感。试问,在这种氛围下展开学习,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他们可能实现对知识的延伸探索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而且,著名学者鲍勃尔也曾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由此可见,问题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创建问题情景,并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堂启发,继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呢?下面,笔者便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看法谈一谈。
  一、结合生活,让问题遵从史实
  曾有位名人说过: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以生活为平台,为学生们构建出合理适宜的问题,这恰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阶段,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小说不胜枚举,如《大宋提刑官》、《甄嬛傳》、《少年包青天》、《秦始皇》等。这些电视剧不仅情节引人,同时还能带给我们一系列的思考。比如在学习秦汉历史的时候,老师便给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但有一部剧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刘邦之妻为了躲避追兵,跑进了一座尼姑庵中。这里,是否存在某些错误?”当老师问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们纷纷流露出疑惑的神情。甚至有的学生还说:“编剧没有出错啊?而且刘邦之妻是女的,躲进尼姑庵里很符合逻辑啊?”听到学生的话,老师立即指点迷津:“从逻辑上来讲是没有错误,但是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当老师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们立即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并发现编剧在撰写剧本时并未遵从史实。由此可见,生活中处处是问题,只要学生能够细心观察,不论是他人的一句话,还是一篇文章,或者是一部影视剧,都会彰显出历史的影子。而这个影子是否符合历史真相,就是学生们要探究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对历史事件、时间的把握不仅会更加深刻,同时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二、百变多样,让问题灵活多变
  在以往的课堂提问中,都是由老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老师关注的只是学生有没有回答正确,至于学生是根据哪些信息展开回答的,回答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很少去关注。这样一来,不仅让课堂问题变得单一和机械,同时还难以实现思维启发的目的。所以,如何安设问题,如何让问题具有百变多样的特征,如何让灵活多变的问题点亮课堂,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在讲到世界史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我们便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为学生们提出相应的问题,让他们的探索空间变得更加宽阔。如,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时候,为什么很多历史学家都说这是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的一次清扫?这样的问题不仅探索性强,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似懂非懂的感觉。当他们投入探索的时候,自然会挖掘出更多的知识。相反,假如我们只是单纯地提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原因”这类问题,不仅学生觉得乏味,就连我们都会觉得没有必要。总的来讲,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极为主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日后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我们不能让提问流于表面,敷衍了事,而是要切身处地的规划问题、设计问题,让灵活多变的问题成为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羽翼。
  三、尊重个体,让问题符合学情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创建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保问题的精,不能只在乎数量,或者不分时间地乱问。其次,我们必须严格控制问题的难度,不能让难度超过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能让问题太过深奥,否则不仅难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甚至还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所以,不论是创建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要保证问题的出发点源于教材。比如在学习世界古代史时,老师围绕《汉莫拉比法典》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法典中不许理发师剪掉奴隶头发上的标志?这时,学生们纷纷陷入了沉思,很显然,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于是,老师立即变革说法,再次补充:当今社会,有些人喜欢给自己饲养的宠物、牲畜做上记号,以免与其它的宠物混在一起。当老师说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们瞬间想到了那些给自己饲养的宠物做标记的主人。这样一来,学生们立刻明白,那时的奴隶就好比当今社会个别家庭所饲养的宠物、牲畜。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那些奴隶甚至可能连牲畜都不如。至于他们头上的标志是为了方便主人辨认。总的来讲,学生是参与问题解答的主体,所以我们要遵从学生个体,以他们的学情为基准进行提问或补充,继而让他们的思维与智慧在课堂中自由翱翔。
  四、结语
  问题是决定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挖掘新知识、提出新观点的主要方法,在历史课堂中导入问题情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活他们的思维,继而让知识的芬芳蔓延在整个课堂之中。此外,在课堂中导入问题,可以拉近现实课堂与历史时空之间的界限,继而让学生对史实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带着这样的感觉,由学历史延伸到看历史,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自然会更上一层楼。并且,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学生还能生成全新的思维,对知识产生全新的认知,这时,带着新视野、新思维去审视所学知识,学生们对习题、知识的理解自然会发生改变,并迈上创新的阶梯。
  【参考文选】
  [1] 周斌. 高中历史课堂问题的困境与突破[J]. 江苏教育研究,2013(23).
  [2] 许楠.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把握提问技巧[J]. 新校园,2013(04).
  [3] 韩亚辉.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J]. 大观周刊,2012(46).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必然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巩固强化原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旨在谈论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巩固强化原则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尤其关注教学细节,
【内容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以后,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且提倡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初中英语学科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其对学生未来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多元智能理论一直以来都是以多元化为特点,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逻辑系统性的培养。让学生在英语语言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差异教学  前言  现阶段新课改提倡学生的主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目的性不强。他们到学校来或是为了应付家长,或是为了拿文凭,或是为了混日子。且大多是伴随着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过来的,有点甚至对自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要让这样一群学生能在三年后凭着一技之长去适应社会,班主任的工作举足轻重。在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了几点体会:  一、提高自身素质,当好引路人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
作为中学生来说,积累资料既是今日学习知识、储存信息的需要,探索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也是将来从事研究、创作、出成果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应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就是告诉我们积累的重要性。  语文的积累有其基本原则。一是目标明确:有了明确目标,积累才有针对性,知道什么资料该积累,什么资料不该积累,而且如何让这些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否则,没有明确目标的积累,也
【内容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理念需要深入优化导学式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辩证处理“教”与“学”、“导”与“学”、“点”和“面”等三组关系,有效提升导学实效的问题。  【关键词】导学教学 提高实效 关系处理  “导学”式教学是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探究,在自学中尝试成功。它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1980年,泰兴县天星镇六个村的农民,为了解决子女就近上初中的问题,集资了两万元钱,买了七亩地,建了26间房,办起了洋思中学,当时只有5个班,13名教职工,220名学生,而且这些都是被其他学校选拔之后剩余的学生。2001年入学的学生中有近二分之一的人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加起来不足120分。在1982年以前,洋思中学的学生也没有一个能考上高中,参加中考也没有一个学生的数学能考及格。就是这样的学生,毕业时
自2001年出台新课标到现在,有效课堂教学这一论题理论发展的流派很多,研究者甚众。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仍未打破应试教育的枷锁,还在维持低效的教学状态。专家学者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理论上探讨较多,但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并不足。因此,本文以有效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依据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实际课例,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多种策略,从而有效落实新课改理念,进一步
【内容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体育品德、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中职女生。通过调查分析,女生不喜欢上体育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学内容问题,教师问题,教学条件等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的一些问题,故此,需要全面了解中职女生生理心理特点,了解她们对体育的认识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激发 中职女生 积极性  一、根据女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的教学改革力度越来越深入,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改变解题思路,寻找新的解题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也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 培养  前言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掌握的知识,在科学、技术、艺术等各种实践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颇大,因此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注重构建与高效课堂相一致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只看学生学习的结果,尤其是只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严重缺失,具体来讲,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学生教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构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