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YX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英语课程教学普及程度较高,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积累和英语学科技能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加大英语词汇的学习量,灵活运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提升英语词汇基础,促使自身英语核心素养得到综合培养与提升。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然后对英语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展开了论述,最后提出了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广大英语教师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策略
  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以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塑造学生学习的健康心智和品格為主要要求,创新词汇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层面。目前,在词汇课堂教学处理上存在脱离语境讲单词的情况,学生缺少能自己体会和感悟词汇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状态,也没有把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结合起来,体现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2.教材处理方面。现行教材词汇量大,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设计关注进度,忽视效度,词汇教学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词汇复现率低,造成学生词汇学习的困难。在教学中也存在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对考点词汇教学的重难点和拓展程度把握不准确的现象。
  3.教学对象处理方面。部分教师的词汇教学设计忽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词汇教学,使用一刀切;教学方法单调,讲解方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此外,也存在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词汇能力的培养的问题。
  二、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词汇学习是让学生达到识记、理解、应用和交际的目标,要经过理解、复现、模仿、识记、运用的过程。
  2.文化品格。在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已经从纯知识的教学转向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方面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挖掘语言载体背后的意义,理解语言知识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3.思维品质。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技能,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词汇课堂上足量的语言材料给学生呈现出的文化意义能够帮助其进行新知识的自我建构,拓宽思路,形成一种结果导向的观念和多元的思维。
  4.学习能力。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包括风格差异、内部动机差异、认知方式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懂得因材施教,教学方式体现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不仅需要在英语词汇的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词汇教学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提倡语块输入,在实践中实现语言能力。语块集语法、语义和语境于一体,具有固定的语法结构,稳定的搭配和具体的语篇环境。语块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特点,在意义上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其形式相对稳定,可以作为储存和输出的理想单位。新西兰语言学家Nation认为:要想让学生说得像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一样流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记住大量固定的搭配,即语块。要有效的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语块输入,语境协助。
  2.丰富语境创设,在体验中实现文化品格。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词汇学习和操练基本不能脱离文本语境,词汇主要在阅读篇章中呈现,从意义出发,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目标语输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一个词或者一段语句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并讨论和理解文化的多元和差异性,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有效的词汇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应该和阅读教学、语法教学、听说教学及写作教学等相联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词汇学习变得生动、关联,容易掌握。
  3.加强探究合作,在发现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要培养学生自主词汇学习能力就要让其在有良好体验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学习动力。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要从“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四大属性出发,依照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让学生的知识在与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词汇课堂的教学设计需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知识的观察和体验,帮助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包含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包含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为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认清当前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途径,通过语块输入、语境创设、探究合作等有效策略,提升词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娜娜.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探析[J].学苑教育,2018(05).
  [2]王昌海.例谈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7(12).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介质,同时也推动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化发展。不过,多媒体动态化教学本身有着一定的优势与劣势,只有通过合理的策略,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优势,减少其劣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本文简单介绍小学数学多媒体动态化教学,并就相应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动态化;教学策略;动态课件  近年来,多媒体
1,2,3-三氮唑是一个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药效团,人们经过数十年的研究陆续发现了该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降血压、抗HIV病毒、抗心血管疾病等。现今,该类化合物的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部门结合时代政策调整了教育模式。大学生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点模块,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非常关键,有利于提升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实效性  在多元化潮流趋势发展中,加强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学校应基于人文关怀积极落实政府
摘 要:情境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项新型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恰当地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让知识点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使学生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高中生物课堂运用情境进行教学,谈谈自己的研究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生物;情境教学;对策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方法不仅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创建专门的教学环境,能提高学生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在对小学时期的学生理解数学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价值,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从数学思想的角度、用数学的思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对小学生数学的教学是十分有帮助的。本文着重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渗透。  关键词:数学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解题;渗透  很多小学数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创建高效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而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是高效教学的唯一宗旨。作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引导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动手实践与探索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对存在的现状与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重要性;现状;策略  
摘 要: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画图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式,信息技术也是重要的辅助工具,教师要注重在力学知识的教学当中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对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画图;力学解题;重要性  在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的教学当中,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加理想。关于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的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在理论课教学中就需要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微课就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其在理论课教学中进行应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微课教学法和高校思政理论课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微课教学法”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  关键词:“微课教学法”;高校
苯丙醇(BBC,利胆醇)为胆汁分泌促进剂,1927年由Warrb和Cortese首先合成,在德国首次上市,我国于1977年开始生产。苯丙醇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微有酯臭,味辛甜,极易溶于甲醇,乙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