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的物流管理专业群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教育协同创新是高校专业相互融合,协同提高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高校出现的资源浪费,团队协作分散等问题,为此,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为例,通过专业群模式构建,研究解决关键问题展开研究,以解决相关关键问题。
  关键词:专业群;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2.076
  1引言
  “协同创新”是指各新要素之间通过协作达到有效的集聚,通过机制建设,平台搭建,体制运行等手段,使个要素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从而更好的节约资源达到预期目标。
  具体来讲就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或者不同资源体,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標,它以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为以基础,教学团队多名成员相互配合的一种协作关系,搭建教学团队,制订教学计划,共享教学资源,集中研讨教学内容,分工协作教学,团队教学成员,根据专业所长在教学活动教学人员利用教学活动,分别讨论新的教学方式,新的做法,促进教学相长,以教学课程结构为切入口,协同教学各方面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是一次颠覆全通教学的全新模式,它具有灵活多变、系统与个别的典型特点,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有着深刻的不同。团队人员共同制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改变,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新的感受,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变化。课堂互动性增强,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师教学压力获得释放。
  2物流管理专业群协同教学模式构建
  物流管理专业群协同教学,旨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教师团队群,企业实践群,不同专业群相互融合,以实训项目为抓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多个学习平台实行柔性融合,群与群之间相互协作,学生与企业之间相互配合,群与企业相互磨合的长效机制。符合现代教学的趋势。在“教”的方面,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所长组成教师群,最大限度利用教师专长,团队协作,进行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学”的方面,针对学生基础差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将教学模式丰富化,寓教于乐,设计出既有针对性,又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为了满足时代对物流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时代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根据协同创新的含义,搭建以“一个项目中心,两个资源学习平台,三放协同群体,四元评价机制”的协同教学模式,围绕“项目实训”为中心,搭建两个学习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协同合作,建立多元教学评价机制,如图1所示:
  3物流管理专业群协同教学模式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问题。教学环境的变化,专业群体人员必须掌握多种技能,将多种技能目标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在制定课程体系过程中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系统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是指在专业群规划与设置的前提下,由公共课程、专业群基础课程组成的“底层共享”课程、由专业核心课程组成的“中层分立”课程和由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组成的“高层互选”课程课程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如图2:
  (2)搭建集成数字化资源教学平台。“校企共建、优质共享”,构建“一个平台,三个资源子库”构成的优质数字化现代物流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其框架如图3),一个平台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信息交流平台,三个资源子库即:“学校教学资源库”、“社会培训资源库”、“国际交流资源库”。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走集约化专业建设之路。
  图3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框架示意图
  (3)搭建综合型教师群。专业群的协同内部在于搭建一个良好的教师综合群,以教师团队建设来有效完善课程体系开发,一是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其次是丰富教师教学方法。教师教育教学的提高群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的有效途径。构建综合型教学群要注重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教师个体问题,要准确把握教师个性化一面,尊重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协同教师差异化竞争机制,在教师教学活动中积极协调增强沟通求同存异,所以尊敬每位老师个性,促进教学团队的默契达到教学效果。其次,教师群与群层面。教师团队之间外部环境一定要健康良性的,要防止出现“山头主义主”团团伙伙,搞封闭,所以建设一个群与群外部交流环境,一是要营造良好合作氛围,二是要加强沟通,三是要项目彼此深度合作。才能体现协同的重要性,才能到达群与群外部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孙鹏,黄福华.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7).
  [2]王素云.协同教学的意义、特质与类型[J].教育研究与发展期刊,2009,(2) .
  [3]吕萍,慕芬芳.基于项目的多课程协同教学理念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 .
  [4]向征.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教学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10) .
  [5]王延波,熊梅.综合实践活动协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三个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 2007-2015年中国30省(直辖市、自治区,剔除西藏、港澳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形势总体向好,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跃升,地区间差异有所缩小但仍然比较明显,特别是东、中、西部差异依然较大,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期刊
摘要:机电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与较高的附加价值,江西省机电产业一直呈现不断发展的状态,但与先进省市比较仍然存在严重不足。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江西省机电产业应当抓住机遇,完成产业升级。为此,选取了江西崇仁县的变电产业作为典型,分析崇仁变电产业特色,对崇仁变电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供给侧改革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崇仁变电企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使得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越,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与此同时,人们也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的需求,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生力量,出境旅游以它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以及垄断性受到了我国游客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选择旅游线路时加入到了出境旅游的团队中去。并且我国政府看到了出境旅游的潜在发展空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业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各地旅游景区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旅游景区的深度开发,以求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获取更大的利益。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一旦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误区,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旅游景区自然环境景观、古迹文物遭到破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国
期刊
摘要:当前农产品销售市场是电商开拓的蓝海。对台州涌泉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比较了“忘不了”和“岩鱼头”当地两家蜜桔销售龙头企业的电商销售现状,并探讨电商下乡对解决销售平台、物流支持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问题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电子商务;涌泉蜜桔销售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2.022  1“电商下乡”发展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很多互联网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竞争力,一时之间并购盛行。但是由于互联网企业自身的属性,使其在组织架构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与传统企业之间都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在并购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介绍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种类及特点,并且以滴滴并购优步中国为案例,对其并购动因及效益分析,旨在希望能够使得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快餐业发展迅猛,快餐已成为当下大众餐饮市场的主力军。加之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诉求美味、营养、健康、时尚的饮食发展趋势已经形成,这为中国快餐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结果却并不理想,红高粱、荣华鸡和黄太吉兴起而衰落,企业“连”易“锁”难,中国快餐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快餐业应如何发展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呢?以
期刊
摘要: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快速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为灵活便利的借贷模式。同时,由于网贷快速的发展,经营混乱、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也快速涌现,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发展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威迫行业健康发展的难题。因此,以拍拍贷为例,深入分析网贷平台运行模式及风险,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模式;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doi:1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速消费品在电子商务大行其道的今天,消费需求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对传统的营销渠道管理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快速消费品渠道管理的创新出路和持续发展,以广州远润企业的营销渠道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理论,分析和总结广州远润企业在营销渠道管理中需要继续发展和修复改善的方法。  关键词:快速消费品;渠道管理;网络营销;修复改善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猛,尤其中小教育培训机构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培训机构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以LX教育培训机构为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该培训机构的薪酬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薪酬构成不合理、薪酬调整机制不完善、薪酬激励性不强、福利形式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小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小教育培训机构;薪酬管理;公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