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是“磨”出来的等六则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i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教师是“磨”出来的
  
  “磨”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之“研也”。“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人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好事多磨”,认为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要有勤奋成才的明确意识和坚定决心,长期坚持不懈定能成功。其实,外国人何尝不这样想,雪莱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道出了在磨难中期盼阳光和雨露者的心愿,曾引发了多少拼搏者的共鸣!
  “磨”意味着经历反复的修炼和打造,意味着长期的积淀和等待,意味着不断深入的体验和感悟,意味着反复的推敲和揣摩。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一个寂寞而漫长的磨练过程,它需要入定入慧的心情和澄明的心态,它需要忍耐、信念和自信!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磨”。“磨”思想,通过教学反思提取和剖析自己所持的教育观念,舍弃与社会发展、时代潮流、教改方向相悖的旧思想、旧观念,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磨”课堂,培育求真、求善、求美的磨课精神,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提升自我的高度,形成“好课多磨”的坚定信念;“磨”文章,“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把自己在教学中所做所想所感诉诸笔端,在汩汩流淌的思绪中走进学生的心灵,享受成长的快乐,实现共生的理想;“磨”教艺,培养善于吸引学生的亲和力,善于引领课堂的驾驭力,善于钻研教材的理解力,善于改革创新的创造力。
  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成长和发展是终身奋斗的事情,除了“磨”别无捷径。实践证明:好教师都是“磨”出来的。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十年磨一剑”,没有长期的磨练,哪有应付自如,哪能窥探到教育至善至美的境界,哪来“笑傲江湖”的豪情和胆略!
  (《江苏教育研究》2006.12 马 强/文)
  
  对儿童教育成人化倾向的省思
  
  儿童教育的成人化倾向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一大弊病。成人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儿童需要、探究、语言及交往行为的成人化。而来自教育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成人营造的学校文化助长了成人化儿童的养成;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遮蔽了儿童教育的本体价值;错位的儿童观扭曲了成人的教育期待。成人化的儿童往往缺乏个性、创造力和健全人格,他们真正到成人阶段时又常表现出幼稚、不独立。扭转这一倾向的突破口在于关注并提升教学德性,这就是说,教学不只是一项技艺,更是“灵魂的对话”,应该是道德的、人性化的。教学是为了儿童的发展,却不能简化为知识的传递;教学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应与儿童的真实生活隔离或强加另一种生活;教学最重要的是交给儿童自主选择、独立判断的自由。提升教学德性还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不以牺牲儿童的现在去换取其未来,要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要保持师生间的对等开放性,谦逊地向对方学习而不滥施权威,同时保留儿童作为“小大人”的正面意义,即儿童首先是人,拥有与成人同样的尊严和享受生活、选择生活的权利。教师要确保儿童潜在生命力的自由伸展,尊重儿童的意愿、权利,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揠苗助长。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 刘万海/文)
  
  实践性知识·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堂——教师培训的一种常态
  
  以中国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来说,教师是实践工作者,无需成为百科全书,诸如“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等对教师发展的过高要求,令教师可望不可及,致使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动力。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是靠自己的教学实践站立在职业生存线上的。所以,突出实践性的培训仍然是当前教师教育的当务之急。应当以编织实践性培训网络,来催生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聚合实践性课程的优质资源,引领教师走进实践性课堂,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育实践工作者。
  (《当代教育科学》2006.19 曲中林/文)
  
  杭州学前教育将建立教育资助券制度
  
  由杭州市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已正式下发。《意见》指出,杭州将把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纳入当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本形成0~5岁学前教育体系。
  《意见》要求各区、县(市)制定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在学前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农村幼儿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并做到逐年增长。到2010年,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当地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1/3以上,以用于扶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建立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教育资助券制度,其资助金额不低于同等级公办幼儿园保育费的50%,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券专项资金。
  市财政每年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500万元,通过以奖代拨的方式支持全市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同步规划建设农村规范幼儿园,原则上600户以上的村要建1所农村规范幼儿园。
  力争到2010年,每个乡镇都建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80%的农村幼儿园达到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标准,全市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70%。
  逐步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原则上实行人事关系代理的城市和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幼儿园公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60%,并逐年提高;幼儿园其他教职工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职工工资标准。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奖和评优等方面享有中小学教师的同等待遇。
  凡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原则上采取“名园 新园”的办园模式;鼓励“名园”以办分园或教学点等多种形式与“民园”和“农园”合作办学。到2010年,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覆盖率争取达到85%以上,其中城区达到95%以上。
  ( 《今日早报》2007. 4. 4 杭 教 劳国强/文)
  
  心胸宽阔更易成功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专家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试图弄明白:为什么一些孩子在同龄人中很招人喜欢,而另外一些孩子则惹人厌恶。为此,他们比较了两类孩子的智力水平、交际能力以及玩游戏时的首创能力。经过不断比较、分析,专家们终于在这些有魅力的孩子身上发现了一种常被人忽略的品质——心胸宽阔。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堆里的“红人儿”愿意向小伙伴敞开心扉并一起分享心事。如果别的孩子取得了成绩,他们会公开表示支持,而不是嫉妒甚至诅咒。对方凭直觉就会感受到他们的友善并与其亲近。
  心理学家说,成年人与孩子一样,对待别人成功与失败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发展程度。对人格发展不健全的人来说,当别人获得成功时,他会气愤、嫉妒、怀疑甚至憎恶,这会使他难以受到周围人尊敬并交到真正的朋友,而心胸宽阔、自信豁达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环球时报》2006.12.19 郝 心/文)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
  
  进取是人的本性,儿童因为有了主动追求的特质,可以自己完成其提升的核心部分。儿童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不是核心部分的,而是非核心的、辅助性的。整体而言,教师的帮助,其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之牧者”,即从拉动儿童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教师的职能应该是儿童学习生活的组织者,要规划儿童文化发展路径,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儿童的学习生活,保护儿童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的核心能力应是组织儿童自主有效地学习、生活的能力,而要形成这种核心能力,应当具备爱心和激情,具备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专业思维以及对自身教学领域的融会贯通。正确认定教师的核心能力,就能抓住教师专业发展的要害。
  (《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郭思东/文)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体育活动室内有一根拔河用的绳子,这是当年为亲子运动会购置的。孩子们对这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很好奇,经常上前拉拉、摸摸。后来,我们将绳子放到操场上,孩子们开心极了,围着绳子跳来跳去,创造了许多不同的玩法。根据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乐意接受挑战的特点,我们创设情境,利用绳子设计了体育活动“过河”,让幼儿在运动和游戏中愉悦身心,锻炼体能。    目标:  1.学习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基础。中班幼儿的活动量和活动能力都超过小班幼儿,但他们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中常常出现危险行为。尤其在夏天,幼儿穿的衣服少了,一些身体部位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跌伤、擦伤、流血等事情。我们在鼓励幼儿勇敢、不怕疼的同时,还需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应对态度,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防护能力。为此,在主题活动“快乐夏天”中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区级机关幼儿园陈金娣  原方案以每个幼儿都有的姓名为载体,通过操作、发现、游戏、交流,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姓名的秘密,值得肯定。我认为本活动具有以下价值:  1 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对我国姓氏文化的了解。比如,姓氏的多样性、大多数人随父亲姓等;再如,一个人的名字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标志。更有着深刻的寓意,等等。  2 让幼儿体会家长的期待。幼儿的名字都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美好愿望,或
虽然我们在设计一个单元活动主题时会尽量平衡各领域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搞拉郎配。如在这个案例中,让幼儿观看录像可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搭积木也是幼儿喜欢的建构活动,但是在幼儿看了录像之后立即把搭积木说成是为灾区小朋友盖房子,就有点牵强了。注重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是单元主题活动的优点,但是像这样为联系而联系的做法不够科学、自然。  (河南开封 石道伟)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景性活动。幼儿由于形象思维占优势,喜欢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认识事物,也能够借由形象物展开想象,因此,他们的游戏行为与游戏环境的创设有很大关联。适宜的环境可以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使之出现相应的装扮性行为。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捕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呢?我所经历的一次“从动物园到宠物乐园”的游戏环境创设过程让我对此有了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關负责人。  问:请介绍一下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背景?  答: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幼儿园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教育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教育资源供需的矛盾。同时,各有關部门加强了对幼儿园收费的监管,规范了幼儿园的收费行为。但总体看,幼儿教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同样需要规划布局,幼儿更需要就近入园。各地在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幼儿园规模的适宜性,理性规划,科学设计,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教育质量。  各地在编制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时,应严格把关,既要关注幼儿园的空缺,也要关注
目标:  1.感知小脚的外形特点、作用,探索小脚的奥秘。  2.在游戏中学习纵跳摸高的动作技能,巩固跑、双脚并拢向前跳的动作技能。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体验参加活动的乐趣。  准备:  1.音乐磁带一盒,画有相同脚印的小路一条,颜料板4~5块,湿布若干。  2.各色纸板做成的脚印板若干,小旗若干。  3.布置场地。  过程:  活动一 有趣的脚印  1.动一动小脚。  师幼一起
幼儿园里,在教师作为施動者、幼儿作为受動者的师幼互動行为事件中,“约束纪律”是9种互動行为主题中出现次数较多的一种,占互動事件总量的28%,幼儿的纪律问题常常令教师头疼。幼儿活泼、好動、好奇心强、自控力弱,很容易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从而影响活動顺利进行,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对此,教师很矛盾:一方面,现在倡导“遵循幼儿的天性,给幼儿充分自由”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当前幼儿园班额大、场地有限又让他们不得
编者按:近年来,“为了一切儿童的健康”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但如何真正重视儿童的健康,仍需深入研究。江苏南京市第二幼儿园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荣芳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首先,他们对早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进行了理论思考;其次,围绕“生”与“死”的话题,了解学前儿童对于“出生”和“死亡”以及相关概念的朴素认识,探讨学前儿童的生命认知水平;再次,结合学前儿童的生命认知水平,进行探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