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MHz频段动车车顶天线性能与干扰隔离研究

来源 :铁道通信信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50 MHz频段电波传播特性良好,可申请用于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而现有动车组GSM-R车顶天线的间距不能满足450 MHz频段通信系统的干扰隔离需求.首先,研究了450 MHz频段车顶天线在金属平面、金属曲面和金属障碍物等不同场景下的性能;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2个车载通信系统互不干扰所需要的天线隔离度;最后,利用软件仿真和试验台测试得到车顶天线的隔离度与天线间距之间的关系,测试结果与仿真值能够较好吻合.本研究为工程中确定450 MHz频段动车车顶天线的间距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对城际动车组首轮三级检修过程中出现的水箱装置、开闭罩、外端门、折棚风挡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及工艺优化措施,并验证了相关可行,对后续城际动车组高级检修具有借鉴意义.
无线闭塞中心是ETCS-2级列控系统的地面核心设备,TSI认证是无线闭塞中心进入欧洲市场的必要环节.描述了无线闭塞中心TSI认证的基本概念、认证模式和认证流程;通过梳理TSI认证所采用的技术规范集,对ETCS-2级列控系统和CTCS-3级列控系统做了差异分析;阐述了针对具体差异的设计实现和测试方法.为自主化RBC的TSI认证提供了工作思路,对我国列控系统走向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介绍了基于高碳铬铁生产数据,分析了高碳铬铁炉渣成分和黏度、熔点的关系,结合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了渣中MgO/Al2O3对炉渣黏度和渣中析出物成分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高碳铬铁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
为解决复杂场景下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实操考核自动评分的难题,在分析目前调度员考核评价方法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建立了一套基于真实场景的考核评价系统.利用真实案例,验证了该评价系统的可行性.
结合欧洲动车组实际情况搭建了出口欧洲动车组高压细水雾系统平台,对高压细水雾的喷头布置、喷水需求、瓶组压力等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通过模拟仿真和试验验证确认了方案的正确性,可为后续出口欧州动车组高压细水雾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在众多领域的不断应用并且取得显著的成功,它在许多关键的安全环境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的识别、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等任务上的表现已经超越人类。但已有研究表明,在原始样本中添加对人眼不可见的微弱扰动会导致神经网络出错,这种添加微弱扰动的样本称为对抗样本。通常人眼无法区分原始样本和对抗样本,对抗样本已经成为深度学习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关于对抗样本的研
为满足列控仿真测试环境能够同时支持不同厂家多种型号ATP车载设备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接口测试、设备间互联互通测试等需求,以通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为目标,构建适用于多种型号ATP车载设备的通用仿真测试平台,研究了列控车载设备接口适配、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基于脚本驱动的测试等关键技术.
在山区、隧道等场景下,多采用漏泄同轴电缆提供无线信号覆盖.目前针对漏缆的运维一般为人工巡检方式,效率较低且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实际运用中,尽管采用了一些车载式检测手段,但存在需要改装检测车、对高速运行适应性差等问题.为此,研究了高速场景下图像采集和压缩处理,以及智能图像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了适用于高速铁路的漏泄同轴电缆智能检测系统.经过大量试验验证,目前该系统已在部分高铁线路上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动识别故障的准确度较高,大大提高了运维工作效率.
OTN网络由于具备大带宽承载的经济性,同时又能支持小颗粒业务灵活调度,现已成为铁路数通设备互联电路的主要承载系统.通过对OTN承载的数据网业务闪断问题的分析,进一步阐述OLP、SNCP保护倒换的原理,以及倒换过程对承载的数据网业务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基于仿真测试平台,对全自动无人驾驶信号系统的关键应用场景(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转换、自动休眠、自动洗车、车门/屏蔽门对位隔离等)的室内仿真测试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索.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8号、15号线,大大减少了项目现场调试的工作量,可为后续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的测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