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隐空间的黑盒攻击方法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rr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在众多领域的不断应用并且取得显著的成功,它在许多关键的安全环境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的识别、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等任务上的表现已经超越人类。但已有研究表明,在原始样本中添加对人眼不可见的微弱扰动会导致神经网络出错,这种添加微弱扰动的样本称为对抗样本。通常人眼无法区分原始样本和对抗样本,对抗样本已经成为深度学习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关于对抗样本的研究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这对于保证深度学习算法的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将微弱扰动添加在原始样本上,这种扰动不在图像的语义空间并且显得十分不自然,本文基于图像隐空间,提出了黑盒攻击方法,设计并实现了相关攻击算法,能够生成自然的对抗样本,同时攻击成功率较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为了生成较为自然的对抗样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隐空间下的黑盒攻击方法。如基于梯度扰动的生成方法、基于优化的方法和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方法来生成对抗样本等这些目前常见的攻击方法,将对抗扰动添加在原始样本中,易于被检测和不能实现完全的黑盒攻击等问题。本文针对黑盒场景下的对抗攻击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图像隐空间的黑盒的有目标攻击方法和无目标攻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所提方法生成的对抗样本比直接在图像上添加扰动的方法更加自然,对抗性扰动更专注于图像中的语义信息内容,并且黑盒攻击成功率也较高;(2)为了降低查询次数,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对抗攻击方法。单机系统下的黑盒攻击方法通常需要不断的大量查询被攻击模型,如果人工智能提供商统计一段时间内访问它的次数,很容易会发现异常。本文针对分布式场景下的对抗攻击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对抗的黑盒攻击算法,使得单机的查询次数被降低,在真实的攻击场景下不易被发现,并且成功率并没有被降低。
其他文献
介绍了以太网技术在时速250 km复兴号动车组上的应用现状,阐述了以太网作为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承载网的系统架构,并分析了复兴号动车组应用的以太网关键技术及其试验验证.
针对兰州西站高普联络线兼容性试验中,CTCS2-200H型ATP触发制动、车载DMI速度表盘变红,CTCS3-300S型ATP触发制动、车载DMI提示“轨道电路信息异常”的问题,分析地面轨道电路、应答器报文、ATP数据及现场轨道电路动态检测数据,查找问题原因,提出3种整改方案;通过3种方案的比较分析,推荐采用修改BXL5中[CTCS-1]包数据的方案.对其他联络线信号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或参考价值.
调度集中系统(CTC)已广泛应用于普速铁路,但因普速铁路车站作业情况较为复杂,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采用车站操作方式及车站调车操作方式,且车站需配备值班员、接车助理、信号员等多个岗位.为此研究分析新的CTC中心站集控技术方案,并给出具体的改造措施,对该技术方案的应用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
动车组转向架静载试验台主要用于动车组转向架静载试验,是配合动车组转向架生产组装及相关尺寸检测的试验设备.文章通过对动车组转向架静载试验台校准技术进行研究,确保动车组转向架静载试验台稳定可靠,从而满足转向架生产需求和保障动车组的安全性能.
针对ZYJ7型电液转辙机牵引大号码提速道岔心轨转换时卡阻,外锁闭无法正常解锁问题,通过分析心轨转换力动作原理、心轨受力情况和产生卡阻的因素等,提出使用改进型心轨锁钩、更换动作杆连接销螺栓等有效解决方案,经在成锦乐客专现场试验效果明显.
对城际动车组首轮三级检修过程中出现的水箱装置、开闭罩、外端门、折棚风挡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及工艺优化措施,并验证了相关可行,对后续城际动车组高级检修具有借鉴意义.
无线闭塞中心是ETCS-2级列控系统的地面核心设备,TSI认证是无线闭塞中心进入欧洲市场的必要环节.描述了无线闭塞中心TSI认证的基本概念、认证模式和认证流程;通过梳理TSI认证所采用的技术规范集,对ETCS-2级列控系统和CTCS-3级列控系统做了差异分析;阐述了针对具体差异的设计实现和测试方法.为自主化RBC的TSI认证提供了工作思路,对我国列控系统走向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介绍了基于高碳铬铁生产数据,分析了高碳铬铁炉渣成分和黏度、熔点的关系,结合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了渣中MgO/Al2O3对炉渣黏度和渣中析出物成分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高碳铬铁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
为解决复杂场景下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实操考核自动评分的难题,在分析目前调度员考核评价方法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建立了一套基于真实场景的考核评价系统.利用真实案例,验证了该评价系统的可行性.
结合欧洲动车组实际情况搭建了出口欧洲动车组高压细水雾系统平台,对高压细水雾的喷头布置、喷水需求、瓶组压力等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通过模拟仿真和试验验证确认了方案的正确性,可为后续出口欧州动车组高压细水雾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