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应做到“四个统一”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我市进入高效课堂改革实验以来,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一下,有好多合作讨论仅仅停留在表面,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讨论而讨论。这叫课堂“秀”。老师说小组讨论一下吧,只见小组中的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显然是课堂上分工不明,搞形式,效果不佳。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呢?笔者认为,开展合作学习应做到四个统一。
  一、“自主”与“合作”的统一
  在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问题的不同类别,提出不同的自学要求,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启发,使他们对问题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然后让学生交流在思考中的启发,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时,做到有的放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不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就匆忙进行合作学习,肯定欲速则不达。因为学生还没来得及对问题进行任何思考,往往难以开口,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自主学习,一方面会使学生无法交流,另一方面会造成好学生的“垄断”,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丧失,将会产生依赖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指出一个问题后,应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再全班进行交流。
  二、“主体”与“主导”的统一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从“至高无上”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指导。“问题是思想品德学习的心脏”,因此问题的解决成为思想品德学习中的主要任务,这决定了合作小组成员是问题解决的研究过程中的主体,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小组成员自己解决问题,同学们轮流在学习小组中担当“主角”的缘故,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意识的就会被淡化或掩盖,所以更多体现“生生合作”形式的教学极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的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事实上,由于一些思想品德问题的复杂、深奥、多变、学生理解水平的原因,理想化的小组学习往往难以维系,这就需要老师做出适当的合理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必须确立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地位与创设情境的职责,引导学生自然的形成合作学习动机,自发的提出合作学习目标,自主地决定合作学习的方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可以正面传授,也可以参与到某一个小组中去,以成员的身份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或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课内”与“课外”的统一
  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就是在课内的45分钟内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全部问题,掌握全部的知识,这就是当堂解决模式。事实上,这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思想品德学科的应用性特征也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延伸到课外,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内合作学习,而且要重视课外学习。如学习《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时,组织学生参观本地企业、调查本地经济结构等,在此基础上课内开展合作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首先要认识到课外学习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更合理的布置课外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后教师应该将课内和课外的合作学习分开进行,使课外活动内容更多体现调查性、体验性、操作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课外的合作学习,能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感受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果”与“过程”的统一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使得许多的老师、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时会不自觉地陷入到“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怪圈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小组成员更重视思想品德问题结论或问题的结果而非学科探究和解决过程。第二、教师只注重问题结果的评价轻视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因此,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评价,教师应更多关注学习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学生的回答或解题的结果与答案不符时,更多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说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再作评议。对于善于动脑,不满足常规思维的学生,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激励的角度指出他们的不足,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责任编校:卫风)
其他文献
根据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设置意图,总结出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六个科技系列教育活动内容的校本课程教育方式,确定了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的校本课程教育内容.确立“以各种模型为
如果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动力系统”,那么一份设计合理、针对性强且符合学情的研学案则是引领学生走进高效课堂的“导航系统”。它引导着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走进新课程。在我校深入研讨“研学案的设计实施与高效课堂”的课题中,笔者认真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总结了多年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以“三高”为核心思想的高效课堂模式不断探索总结实践。  一、研学案的设计实施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也加入了新课改的大潮中,于是有了新课程培训,有了新教材,有了新的教学任务。现在实施新课改的第一届学生也已经毕业了,关于新课改的呼声和讨论也逐渐的降温了,大家也似乎开始了适应新的课本又一顺溜地讲了,但是细细品味,每个人其实一直还在摸索。什么是新课改?课改要怎么改?我适应新课改了吗?我周围的环境适应新课改了吗?我们适应到什么程度了?我们有多少的成就?需要在哪里改进?  一、什么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小班化教学已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教学形式,与以往的教学形式相比,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正好符合。基于此,对小班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理念,上好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其教学方法和途径仍处于摸索中,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参考和借鉴,加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用发展的思想、用课改的精神指导教学,不断探索新环境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承担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教师要遵循素质教育的整体思路,对其进行生活化的转变,而物理教师则需要在物理课堂中运用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对物理教学课堂感兴趣,进而达到全面
谁还记得时间本来的模样?  最朴素的生命知觉,最正常的光阴感应,如何获得呢?  或许,人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生物。  这个身份和公鸡没什么两样。  我一直觉得,既然生命乃自然赋予,光阴也源于自然进度,那么,一个人要想持有清晰、纯粹的时间印象,就必须回到大自然——到這位天时的缔造者和发布者那儿去领取。  我们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发芽、枝条的变软来感知早春;要凭荷塘蛙声、林间蝉鸣、旷野萤火来记忆盛夏
期刊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完成作业、遵守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出的语言上的评判。教师评价应该是充满着爱的教育方式,教师评价学生是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出于对学生深厚炽热的爱,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反思的同时,也学会关怀他人。  一、评价行为的现状  1.评价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