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推理视角的教学设计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n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标志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①。证据推理的具体要求: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
  我认为,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立足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展开,而优质的教学设计则是充分落实教学目标的保障。下面结合本人开设的一节市级公开课,谈谈基于证据推理视角确定教学思路、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的粗浅体会。
  二、“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教学设计案例
  (一)设计思路
  在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典型非金属氯、溴等和典型金属钠、镁等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对离子反应的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有一定的认识。关于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两性化合物)的探究学习,将进一步丰富学生关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积累各类物质之间转化关系的事实材料,为后续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打好基础,并为形成元素周期律的系统性知识做好铺垫。
  我决定以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为背景,采用“学生活动单”的形式,每个活动环节都围绕一个命题展开,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导向;对活动主题的预设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已有基础,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目标,运用视频、图片、资料卡片、小实验等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几种重要的含铝化合物,明确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据此构建知识网络模型;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依据目标设计实验、基于证据推理做出判断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基于本校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人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我还考虑对教材呈现的素材进行重组:本节教材是先介绍氧化铝,中间给出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的反应,再介绍氢氧化铝;而我将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学习前置,用课堂上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来解决教学重点,充分保证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教材中“从铝土矿提取铝的工业流程图”呈现在下一节课题中,但我将其作为证据通过凸显图中片段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让学生根据信息推断相关反应,自主建构证据链,充分发挥插图的教学功能。
  (二)教学设计与过程分析
  1.确定内容,收集证据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氧化铝和氧氧化铝的两性、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学难点是氢氧化铝的两性。证据的收集就围绕此重难点展开。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比較、筛选,最终确定用于收集证据的素材主要有:(1)起引入课题作用:斯达舒广告视频和药物说明书;(2)对教材内容改进,用于突出重点:三组学生实验;(3)用于突破本课难点:氢氧化铝的两种电离;(4)用作课堂主线: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图;(5)作为类比法依据、用于自然过渡:铝的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等。
  2.基于证据,进行推理
  (1)创设情境,引入证据
  【教师】播放视频:斯达舒广告。PPT投影:斯达舒的产品成分及药理说明书。请思考:斯达舒作为抗酸药,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学生】斯达舒中含有一种成分:氢氧化铝,它能中和胃酸(盐酸),从而缓解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
  设计意图:由一段简短的“斯达舒”胃药广告视频引入氢氧化铝,在药理说明书中介绍了它能中和胃酸,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基础并结合此证据推理出:其主要成分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使症状得到缓解。
  (2)设计活动,运用证据
  学生活动一:实验探究,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设问:现有试剂:
  (1)2mol·L-1AlCl3溶液
  (2)6mol·L-1盐酸
  (3)6mol·L-1NaOH溶液
  (4)6mol·L-1氨水
  请思考可选择哪些试剂制备少量Al(OH)3?
  【学生】有两种组合:(1)AlCl3 溶液和NaOH溶液;(2)AlCl3溶液和氨水。
  【教师】1.完成下列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1)将1mL 2 mol·L-1 AlCl3溶液滴入试管①中,逐滴加入6mol·L-1氨水至过量。
  (2)将1mL 2 mol·L-1 AlCl3溶液注入试管②中,逐滴加入6mol·L-1 NaOH溶液至过量。
  2.思考并讨论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氢氧化铝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由铝盐与碱溶液可制备Al(OH)3;
  Al(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溶解于氨水。
  【教师】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称为两性氢氧化物。
  【学生】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设计意图:精心优化实验、合理预设生成,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发展基于实验证据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由铝盐溶液制备Al(OH)3的实验,引导学生根据现象推理Al(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从而得出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的结论。
  学生活动二:微观探析,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试写出Al(OH)3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学生】思考、讨论。(考虑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时遇到困难)
  【教师】PPT投影提示:
  Al(OH)3 Al3 3OH-(碱式电离)   Al(OH)3 AlO2- H H2O(酸式电离)
  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测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产物。
  【学生】讨论交流:Al(OH)3与盐酸反应时,电离出的OH-与盐酸电离出的H 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氯化铝;那么,Al(OH)3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应是水和NaAlO2。
  设计意图:Al(OH)3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学生的难点,提供Al(OH)3的两种电离方式这一证据,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平衡移动角度分析得出反应的产物应为NaAlO2和水。
  学生活动三:自主探究,巩固重难点
  【教师】设问:实验室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备少量的Al(OH)3?
  【学生】铝盐与碱溶液混合,最好用AlCl3溶液和氨水。
  【教师】还有别的方法吗?请利用现有试剂,验证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PPT提示:氢氧化铝的两种电离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向试管②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交流:也可由NaAlO2溶液与盐酸得到Al(OH)3,但需要控制盐酸的用量。
  【教师】PPT展示: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图。介绍: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方法得到氫氧化铝。
  【学生】归纳: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
  (1)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2)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环节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重组,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从微粒观、转化观、平衡观等角度思考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再结合流程图上的工业事实片段印证所得结论,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3)归纳提升,解释证据
  【教师】从物质分类来看,氧化铝属于什么类别?
  【学生】氧化铝属于金属氧化物。
  【教师】PPT展示: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图,凸显向铝土矿中加NaOH溶液过滤残渣后得到NaAlO2溶液的片段。
  提问:这体现了氧化铝怎样的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Al2O3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教师】根据以上信息:写出Al2O3分别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思考、答题。
  【教师】介绍: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学生】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教师】试列出本堂课涉及的几种重要的含铝化合物,完善其转化关系图。
  设计意图:学生已了解铝、氢氧化铝均能与酸、碱溶液发生反应,运用证据类比的方法大胆猜想氧化铝也有类似性质,再结合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片段,进一步用工业事实证明氧化铝也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从而认识到Al2O3是两性氧化物。本课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引导学生画出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将所学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
  三、反思与结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是观念的发展或改变,而不是新信息的简单积累。高中化学教学不能停留在收集、记住事实这一层面上,更应该通过科学探究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依据目标设计实验、基于证据分析做出推理判断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2.我们需要提供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如依据实验现象、物质的结构特征等证据理解知识,尝试运用模型的方法掌握知识,学会从宏观与微观、变化与平衡相结合的角度解释知识。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时还常常需要借助模型,依据物质及其变化与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框架②。本节课中,我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提供信息(即证据),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的通性、离子反应的微观层次、实验现象的宏观层面等多角度分析问题,用符号如化学方程式、转化关系图的形式表征,并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践,本人认为收集与教学课题相关的证据重在积累。要做有心人,平时就注重教学素材的收集、整理,再加以选择、重组,为今后的教学服务。收集证据的途径有多方面: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重要事件,从日常生活中挖掘证据;利用现有教材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或创新,收集相关实验现象作为证据;查阅各种化学文献资料,寻找化学事实作为证据;开展调查研究,以调查结果为证据等等。总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积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释】
  ① 王云生. 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② 陈进前.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教学[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2):1-4.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当了这些年英语老师,总会听到家长说“我家孩子就是学不会英语,一见英语就犯愁。”班主任也总是抱怨“学生各科都行,就英语不及格。”每每听到这些话,说实在的,作为英语教师心里真不是滋味。仔细分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英语教师不努力,不用心,而是一些非智力因素也在影响着学生英语的学习。英语教师除了要付出比其他科目一倍的努力教学外,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循循善诱,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抓住学生
【内容摘要】学科教学应当让学生“生产知识”而不是“消费知识”。生成知识需要问题的驱动,问题应当是切合学生学习需要,且能够给学生提供动力的问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作为研究主线,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情感需要,研究问题对学生地理学习所产生的促动作用,并将这种作用反哺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师生共同感受到问题在课堂上的韵味,从而实现地理学科高效教学,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
近年来,各地普遍运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历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通过本人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历史学习依然枯燥乏味,课堂氛围仍旧死气沉沉。那么如何改进历史教学方法,展现历史教学的魅力呢?先将自己的一点认识呈现出来,以求教于大家,请不吝赐教。  一、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但历史总是在变化中前进的,它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和历史本身不变的基因。本人教学中
【内容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应用类学科,它的价值贵在应用与交流,因此,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教育背景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灵活应用,以此真正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英语交流与沟通水平的提升,真正促进英语这一语言学科的价值达成。  【关键词】交际 英语 初中 价值 核心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英语教学目的有着明确的指示,其要求教师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让学生灵活应用的
【内容摘要】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主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吸引到课堂,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启下,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使学生对将要讲述的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由此可以看出,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导入作用,从导入环节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空间与图形 课堂导入  尽管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已经接触了图形内容,但这一阶段主要是直观
【内容摘要】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技术若运用不当,则会减低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旨在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新型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等
【内容摘要】当前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新的教学模式“导学互动”已经逐渐应用到教学中,将其应用到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导学互动 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对策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
【内容摘要】数学学习是数学思维逐渐培养、逐渐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同的阶段我们对数学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深度,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来说,一个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而知识体系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不断的积累,并适时的进行思维构建与回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学过的小知识点进行组合、联系,最终构建体系。  【关键词】高中数学 积累 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体系需要不断的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热词。思想政治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其中,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作为观念必须落实到公共参与的行动上,在公共参与中形成、升华。本文结合优秀课例,旨在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公共参与 课堂教学  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质上都是为了培育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
【内容摘要】社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应该为教育所用,推进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生长。而如何巧妙合理的用好信息技术,那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英语 教学 发展  英语教学的现代化和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掌握信息技术,将这一技术真正合理而科学的应用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英语课堂有了信息技术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