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keaiche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地理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对于信息化教学来讲能够实现信息多媒体化、学习资源共享化和自主学习个性化的特征。将信息化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中是一种必然的趨势,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应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教学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发展中。打破传统教学黑板知识传授的方式,进而转向为互动式的多媒体教学中。另外,将原始抽象化的文字表述向具体图文并茂的方式转化。在教学工具上将多媒体融入其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将针对信息化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一、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一)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多媒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信息表现形式,能够将信息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结合起来,是一种综合性的传播媒体。将图像、文字以及动画等结合为一体,运用优雅的文字以及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进而产生较强的冲击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初中地理教学“海陆变迁”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做相关的课件,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海陆变迁的过程,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传统教学方法下,都是由老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进行仔细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教材内容全部搬到课堂中,没有创新意识。因此,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老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学会创新,进而能够掌握到全面的地理知识。在讲述“中国的行政区划”这部分内容时,应将民族以及山脉和高原盆地等结合在一起,将制作后的课件运用在服务器上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能够将重、难点进行区分,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对老师的恐慌心理能够全部消除,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不仅能够使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探讨,还能与老师进行探讨,形成一种交互式学习。
  二、信息化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动态模拟方式将教学重点进行阐述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于地理现象来讲具有较强的空间感,运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将多媒体运用其中,能够实现模拟动态的过程,学生能够对一些地理现象拥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以及掌握。例如,针对“地球板块运动”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将多媒体融入其中,能够将地球板块运动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学生在理解时较为轻松。对于教学课件制作时,老师应突出难点以及重点,这样的方式能够方便学生的目标性学习。
  (二)加强对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对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老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在现代教学技术全面掌握的情况下,应对知识储备进行全面的改善。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应更新教学观念,学校应加强对老师课件制作技术的综合性培训,同时还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对于教学课堂中的难点问题应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三)体现其辅助性作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于老师而言应具有正确的多媒体观念。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际运用中应坚持适度的原则。将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的结合,进而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一些老师在运用信息化教学中,过度将信息化手段夸大,整节课都用多媒体进行展现。利用多媒体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应强调其辅助性。例如对于世界气候类型以及河流径流的流量与变化等内容进行学习时,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以及图表制作功能,融入教学实践中,进而起到辅助性作用。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应提高自身的理论化素养,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地理教学中,不仅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于信息化教学手段而言不能将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全部解决,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整体而言多媒体教学处于一种辅助性地位,进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消化,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纪玲.优化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化,提升教学效率[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116.
  [2]赵萍.浅析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7):47.
  [3]骆秦俐,陈小冬.“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课题探讨[J].地理教育,2013(3):2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英语复习课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如何提高英语复习课教学的时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在中考的考试中能够取得各自满意的成绩。本文从现阶段英语复习课的现状出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英语复习课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时效性  对于如何上好初中英语复习课,是现在每个初中英语教师值得关注的一点。因为上好英语复习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在复习的过程中,使学生
摘 要: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环节,语文是一项以文字形式为主要内容的科目,其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朗读语文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加深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院校的语文教师还未意识到语文朗读的重要性,只有在遇到重点语文知识或需要背诵的文章时才会要求学生朗读,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没有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只对重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
摘 要:历史作为一门全面认识人类社会产生发展过程的学科,为我们进行法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教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不仅能完成历史教学任务,而且会使学生轻松愉快的主动接受法制教育,为培养中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做一个现代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渗透法制教育也能更好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法制
摘 要:我们都知道,书籍对于人类进步的重要性,现阶段,想要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数量。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在小学语文中,阅读又占有极大的比重,让学生更多的进行高效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增强,还能进一步推动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他们进行高效阅读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进行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量投入,特殊教育学校同样不能落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智力发育情况设计课程的难度与容量,既要在智力残障儿童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还能提高此类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轻松学习,自由生活。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阻碍  1.1主体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在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遵循新课程改革而逐步推进主体课
摘 要: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因此,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应用意识。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学生都没有兴趣和激情。如果能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小学生科目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它的学习会对小学生未来工作以及生活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状况来看,小学生普遍存在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使得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迟迟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利用探究性学习的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