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来源 :林业与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ilent_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广州市森林公园(天鹿湖、大夫山、滴水岩、王子山、石门)的常绿阔叶林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全铁、全钾、pH进行测定,分析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土壤全碳、全钾含量与森林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铁与距离为显著负相关;(2)土壤全碳、全磷和全钾含量在不同森林公园间均差异显著,但全氮(P=0.09)、全铁(P=0.07)和pH(P=0.347)在不同公园间差异不显著;(3)森林土壤的全铁含量与全磷具有正相关,但与全碳、全氮、全钾呈负相关。结果表明:城市化背景下,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差异,碳和钾含量随着公园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减少。
其他文献
通过调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属性土壤碳在2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分析和探讨原生土和淤积土在森林土壤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地点位于云南省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以海拔高度较高的上游森林原生土和海拔高度较低的下游灌草淤积土为采样点,沿着土壤剖面分层取样,重点研究土壤剖面根层(0~45 cm)土壤中全碳、活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碳和水溶性碳的垂直分布规
中国陆相页岩油发育的地质时代跨度较大,沉积相变化快,热演化程度整体偏低,岩性复杂多样。为明确复杂岩性的渗流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3、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米CT和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成像技术,结合Avizo软件建立页岩油储层多尺度三维重构模型,定性定量分析了页岩油储层多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岩心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微米尺度下,样品C(
《古画品录》在品第语汇和品评方式上有其内在的体系,而在画品史上又双重性格,既体现出时代的品评又了一定的画史意识萌芽。本文通过梳理六朝诗、书、画品评文献,以期重新审视《古画品录》在晋唐画品史上的独特地位。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核心课程,在其专业理念的养成、专业知识的建构以及专业技能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课程评价却存在主体单一,评价取向“重目标、轻过程、忽视主体”,评价方法“重量化、轻质性”,课程目标、内容忽视实践,课程实施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环境的支持等问题。教师利用行动研究法,以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介入教学,不仅改善了以上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课堂参
从历史典型案例分析相邻矿井发生水害事故的原因。通过调查大竹林煤矿西井田历史开采资料和水害管理现状,剖析该井田相邻矿井水害可能存在的致灾因素,明确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危害性,结合工作实践,针对大竹林煤矿西井田相邻矿井开采现状,提出防治水共用一张图制度、水害联防联治、守红线防越界开采等防治对策。
目前,遥感图像逐渐呈现出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等的特点。遥感影像反映出的丰富地物信息,在各个领域都是有价值的资源。现有的遥感图像分割方法大部分都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为解决现有算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分割效果存在目标不完整、边缘模糊等问题,本文基于目前流行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提出了多级特征聚合网络。它主要通过多个多级特征注意力上采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