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慧眼洞悉素材背后的“意思”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042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苦于找不到“下炊之米”,勉强写成的作文经常出现素材陈旧、平庸、雷同等问题,缺乏应有的深度。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欠缺洞悉素材价值的眼光。
  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能力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加工)和表达能力(输出)三种。学生们要想流畅地表情达意,固然需要有丰富的直接经验和阅读积累,但这些只是原生态的素材;还需要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地思考,努力挖掘隐藏在这些素材之中的精神内核。
  由于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不必强求每个初中生都能写出“有意义”的作文,但发现写作素材背后的“意思”应该是个底线。一般而言,可以引导学生从如下几个角度思考。
  一、品味素材中的“情”
  笔者曾辅导过一个学生,每次写作文时都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写。在一次以“母爱”为话题的写作指导中,无论我怎么启发他都不开窍,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妈妈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就是为自己做做饭,按时送接自己上学,督促自己添减衣物之类。
  陷入僵局之际,我转换了话题,要他谈谈记忆中与妈妈有关的趣事。他想了半天,终于断断续续地讲了一件事;上幼儿园时的一天傍晚,妈妈骑摩托车载他回家。顽皮的他坐在妈妈身后却总想看看前方,就老是伸着脑袋从妈妈的腋下看。经过一个丁字路口时,由于车速较快,他一下子从后座上摔了下来。妈妈赶紧跳下车来,情急之中竟然几步冲到他前面,张开双臂,以“大”字造型迫使呼啸而至的车流绕道而行。
  我敏感地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素材,赶紧问他为什么记得这件事。他却只是觉得这件事“好玩~差点就玩完了”。针对这种因习惯于过度照顾而“缺心眼”的孩子,我只能进一步启发他在车水马龙的路口这样做安全吗?妈妈为什么要那么做?他终于对妈妈在危急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爱若有所悟。
  二、感悟素材中的“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在写作时“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观察”。如果能发现看似平淡的生活事件中所蕴涵的“理”(主要是人生哲理或科学道理),作文往往能以立意取胜。
  在一次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我要求这名学生说说最近耳闻目睹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百般引导仍无法打开他的思路之际,他突然叹气说:“这一周我们家很倒霉。”我连忙让他说说怎么个“倒霉”法。他显然没想到“倒霉”也可以说,马上兴致勃勃地说自己家空调、冰箱和电视都不能运行了,原来是总开关处被白蚁侵蚀了。他和爸爸先后用水灌、开水烫、水泥堵,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请灭蚁公司来解决问题的。
  经过探讨,我终于让他明白:处理白蚁的事情很值得一写,因为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不可一味蛮干。很多考场作文就是因为写出了材料背后的哲理或科学原理而出类拔萃。如一考生为帮妈妈除去水壶中的污垢,先因蛮干凿穿了壶底,学了化学后用食醋解决了问题,既活学活用了科学原理,又印证了“蛮干不如巧干”的道理。
  三、欣赏素材中的“美”
  法国雕刻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然,外在的美作用于人们的感官,易于被发现,也难以有较好的立意,人性、生命、精神、品质等内在美则需要由表及里地用心欣赏和领悟,因而常有新奇的创意。
  笔者单位楼顶的墙缝里长出一株小小的榕树苗,虽然生错了地方,缺少土壤和水分,但它仍能绿意盎然地成长着。长到铅笔粗细时,被担心损坏墙体的员工齐根折断,本以为它就此萎靡了。不料几周后,残余的根系周围又生出了嫩绿的叶芽,不久又倔強地生长起来。虽然它并不起眼,但它落地生根,从不怨天尤人,无论外来的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不能阻遏的旺盛生命力确实令人敬佩。类似的自然界中动植物面临困境,仍执着求生的情景并不鲜见,如果学生能感受到这种顽强的生命之美,就不难写出一篇篇立意甚高的佳作。只要留心观察,仔细体会,就不难发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蕴含着这么多值得歌颂的脉脉温情。
  四、领略素材中的“趣”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一代代读者的热捧,吴伯萧的《菜园小纪》将繁重的种菜劳动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字里行间充溢着他们特有的生活情趣,展现着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看待生活,往往能发现原本普通的生活素材中耐人赏玩的趣味。这种趣味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是情趣。即以欣赏的眼光描摹出带有个人色彩的独特感受来。如陶渊明的孤高自诩,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周敦颐的洁身自好,欧阳修的随遇而安,苏东坡的恬淡闲适,张岱的遗世独立。学生若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忙中偷闲,也能力所能及地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兴味,假日郊游时置身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时的无拘无束,偶尔参与体力劳动发现以前耕作的成果时的欣慰愉悦,月明星稀置身乡下祖屋时家人团聚的和和美美……生命的感悟必定胜过毫无感觉的平庸应付之作。
  二是志趣。即有意识地展示出初中生应该有的正能量,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展现现代少年的风采。一些同学考场作文低分的原因就是在不经意间自曝其短。如文中常有“因为闲得无聊,我决定出去走走”“上网打了半天游戏,脑袋里晕晕的”等之类的消极之语,给素不相识的阅卷老师以负面的第一印象。如一名学生在《这事与我有关》的作文中写了三件事:抱怨校运会后负责清洁的同学走了,害得自己代人受过;因不满小区附近一家石料加工厂的噪音,加入了抗议的行列对考场作弊的学生冷嘲热讽。文章选材不错,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气。笔者建议他换个角度,并以“善后清洁工”“小区保卫战”“考纪宣传员”三个小标题组织全文,文章境界有了很大提升。
  三是谐趣。即能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积极、乐观地看待现实生活。如中考优秀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开头就以大词小用的方式牢牢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学生’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接着以乐观的笔调描述自己在“最后一排”所感受到的“本地土著”和“捣蛋鬼们”纯真友谊,热情地赞美了这些“表面嬉皮笑脸,课堂上嬉笑怒骂没个人样,可在暗地里也在下功夫呢”的伙伴们,并用“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这样富于哲理的语句画龙点睛。让人感受到作者笑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我们不仅应当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素材的能力,更应当训练他们洞悉素材背后“意思”的慧眼,用娴熟的文字描绘出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情”“理”“美““趣“。
其他文献
SABA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意大利生产的一种可选择批处理的分析仪,该仪器操作简便,质量可靠,重复性能良好,受到临床医师的首肯.
随着教育的发展,小班化教学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这一模式更加有助于师生的灵活互动,更加有利于兼顾学生的发展差异,从而使语文教学活动更加有力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笔者在小班化教学方面兼顾了分布递进、分层达标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本文将做初步分析。  一、深入分析学生特点。设置科学合理层级  相对于动辄六七十个学生的班级而言,小班化教学在这一方面的压力明显降低。四十五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能够
影视资源是一种优秀的学习资源,将影视资源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将课堂知识与影视相结合,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影视资源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乐趣,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影视资源作为一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能够将丰富多彩的影视情景展示出来,并形成不同类型的感官世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影视资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影视资
本文从保定慈善文化建设的现状出发,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保定实际,提出转变政府在慈善活动中的角色,积极探索慈善救助新模式;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对慈善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测定血清镁.方法用美国生产Vitros2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干化学法测定血清镁并进行应用研究,并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相关分
文章通过word 07与word 03连接桥梁——“对话框启动器”的介绍,使原先word 03用户能轻松玩转word 07,避免了重新学习的烦恼,提高了办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