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教育形势下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事实上,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的思维能力。如何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下面是笔者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通过多途径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解题教学,都要坚持开放式教学,多途径探索。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能够逐步地学会独立获得知识,独立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时,一改由教师推导,学生听讲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推导。
  首先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出前n项和Sn=al +al q + alq2+……alqn-1,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推导。于是,课堂上出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情境,出入意料的发现下列多种推法。
  法一:∵Sn=al +alq + alq2+……+alqn-1 ①
   ∴qSn=al q + alq2+……alqn-1+alqn ②
  ①-②得(l-q ) Sn = al ( 1-qn )
  即Sn=al ( q ≠ l )
  法二:∵ Sn=al +al q + alq2+……+alqn-1
   =al + q(al + al q +alq2+……+alqn-2)
   =al+ q Sn-1
   =al + q(Sn-an)
   ∴Sn=( q ≠ l )
  法三: Sn+1=Sn+ alqn
   =al +(al q +alq2+……alqn)
   =al+ q Sn
   ∴Sn=( q ≠ l )
  这样,在多角度的思考中,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在解题教学中,通过对学生适时的启发、点拨,让学生自己思考,寻找解题途径。
  例如:已知直线L过点P(1,4),求它在两坐标轴正向截距之和最小时的方程,经同学们各自的思考和相互的讨论,最后找到了下列五种做法。
  设直线L的方程为(a>0, b>0)则
  由直线L过点P(1,4)得 ①
  法一:由①得从而a>1故a+b=(a-1)+
  +5≥+5=9,当且仅当a-1= ,即a=3(由于a>1),
  时,a+b取得最小值9,故直线L的方程为
  。
  法二:由由①得
  从而a+b=(a-1)(b-4)+5≥2 +5=9,下同法一。
  法三:设m=a+b由m=a+ 整理得a2+(3-m)a+m=0,因为a>1是实数,所以上述方程的判别式△=(3-m)2-4m≥0 解之得m≤1或m≥9,又∵m >a>1∴m≥9当m=9时得a=3故b=6,下同法一。
  这样,抓住典型例题,结合所学知识寻求到多种途径的解法,学生不但在发散思维中寻找到解题的思路,而且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广了思路,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二、巧设“陷阱”,辨析错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例1:已知,求
   的取值范围。
  这道题目不少学生这样做:
  由已知得:
  
  由于学生审题马虎,没有发现此题的隐含条件,事实下,由
  从而
  学生思维不深刻,主要反映在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问题本质。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对命题隐含条件的发掘能力,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经常在辨析错误的过程中,克服思维的片面与绝对化,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易错之处,巧设“陷阱”,引导他们讨论、辨析,以增强他们独立思考,注重推理和对解题的监控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三、通过“变式教学”,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1: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f (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完成此题解答后,可将题目进行变形:
  1.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f (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且在(a,b)上是减函数则f(x)在(-b,-a)上是:
  A.增函数 B.减函数
  C.既是增函数又是减函数 D.既不是增函数又不是减函数
  3.若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则f(x)在区间[-7,-3]上是:
  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C.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D.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
  这样的系列变式题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总处于积极状态,通过探索、分析、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
  对于非常函数f(x),若f(x)是奇函数,则在其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f(x)的单调性相同;若f(x)是偶函数,则在其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f(x)的单调性相异。
  以上三个方面谈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和学生水平,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正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叶县第三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思想支配行动,教学思想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动,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正确的教学思想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 “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分层发展和可持续、终身发展。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宗旨,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业形式的转变、以及评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也要注重创新,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位,更加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理念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质化程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提高;地理;教学;成效;探索    作为一名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有ZnO∶Zr缓冲层的水冷玻璃衬底上成功制备出了ZnO∶Zr透明导电薄膜,缓冲层的厚度介于35~208nm。利用XRD、SEM、四探针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Z
交际性是语言本质要求,也是表达双方在表达过程中的交流沟通必然发展需要。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则是时课程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交流的发展需要,体现了语言学习认知思维和感悟运用能
介绍了采用传统的三台面工艺,利用湿法选择腐蚀形成发射极-基极自对准的InGaAs/InP单异质结双极性晶体管(SHBT)技术实现传输速率为10Gb/s跨阻放大器。其中SHBT获得了在Ic=10mA,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