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混凝土项目工程质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从项目质量监理控制的概念入手,讨论了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控制的依据,程序及手段。为相关学习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控制
1.项目质量监理控制
项目质量监理控制可定义为: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项目质量要求表现为项目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顾客及相关方要求。项目质量监理控制就是为了保证项目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项目质量监理控制不是局限在质量本身的狭窄范围内,还包括为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项目质量监理控制按其实施者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1顾客方的质量监理控制
其特点是外部的、横向的控制。顾客往往根据项目开展的进度,指派项目负责代表,进行全程跟踪或阶段性检查,及时提出看法和要求,并对项目开展的合同符合性进行监督。有时顾客也可以聘请第三方来进行项目的质量监理控制,比如工程项目中的工程监理就是受业主委托,为保证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监理控制,其目的在于保证工程项目能够按照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达到业主的建设意图,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1.2政府方面的质量监理控制一政府监督机构质量监理控制
其特点是外部的、纵向的控制。政府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理控制,一般是根据行业的不同,由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1.3项目组织内部的质量监理控制
其特点是内部的、自身的控制。项目组织内部质量监理控制也是质量形成过程中最主要控制。
2.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控制的依据
2.1共同性依据
所谓共同性依据是指那些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监理控制有关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在项目中主要体现在:
2.1.1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项目各类合同是各方对工程履行合同的承诺依据,其中明确了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材料方、设计方各自的质量权利和义务条款。
2.1.2设计文件
“按图施工”是施工阶段的重要原则,经过批准的设计图纸、技术说明书等文件,是施工过程质量监理控制的重要依据。
2.1.3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法律、法规
2.2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这类文件依据一般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质量监理控制对象而制定的技术法规性的文件,包括各种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技术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之分,概括起来,技术性法规文件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2.2.1工程项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这类标准主要是由国家或部门统一制订、用以作为检验和评定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或等级所依据的技术性法规文件。
2.2.2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监理控制方面的专门技术性法规依据,其中包括有关工程材料及其制品质量的技术标准。有关材料、半成品等取样、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或规程;有关材料验收、包装、标志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定。
2.2.3控制施工工序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性法规,即有关建筑安装作业方面的操作规程,有关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等。
2.2.4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工程,事先应进行试验,并应有权威性技术部门的技术鉴定书及有关质量数据、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规程,以此作为判断与控制质量的依据。
3.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控制程序和手段
3.1文件、报表的申报、审核、审批
文件、報表的审核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与控制的重要途径,是验证整个工程项目是否按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作的重要途径。在工程项目中,申报、验证、批准的文件主要资料如下:
(1)施工方单位资质证明文件、申报文件、监理方的审核、业主方的批准。
(2)施工方的开工申请书申报、监理单位的检查核实及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核查,业主的批复。
(3)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计划申报;监理方的审核、审批。
(4)施工方、材料方等提交有关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监理方审核审批。
(5)施工方申报关于反映工序施工质量的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监理方审核、审批。
(6)施工方申报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检查(自查)、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监理方审核、审批。
(7)监理方审批有关设计变更、修改设计图纸等文件资料。
(8)监理方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等技术鉴定书,审批其应用申请报告。
(9)监理方审批有关工程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10)监理方审核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3.2现场检查监督
(1)开工前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开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和工程质量。
(2)工序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控制。主要检查、监督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及工艺或操作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均处于良好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偏和加以控制。
(3)对重要的和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坚持在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督与控制,确保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质量。
(4)工序产品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及隐蔽工程检查,施工方的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监理方应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5)复工检查、工程因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停工,在复工前,应由监理方检查认可,下达复工令。
(6)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应由监理方检查认可,签署中间交工证书。
(7)对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结构或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对象、现场跟踪检查。
3.3施工过程质量监理控制手段
3.3.1监理人员旁站监督
这是主要的现场质量检查方式,在施工现场过程中,在现场观察、监督与检查其施工过程,注意并及时发现质量事故苗头和影响质量因素不利的发展变化,潜在的质量隐患以及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控制。
3.3.2测量
施工前,要求监理方人员应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严格控制,不合格者不得施工,有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中间验收时,对几何尺寸等不合要求者,应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3.3.3试验
试验数据是判断和确认各种材料和工程内部内在品质的依据,每道工序中材料性能、配方、成品力学性能等必须通过试验数据获得。
3.3.4质量监控程序的规定
工程建设的各方必须遵守质量监理控制工作程序,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例如,未提交开工申请且未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审查批准,不得开工;未经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验收单并予以质量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等。
【参考文献】
[1]韩晓东.关于冬季施工中安全措施的研究[J].职业技术, 2010,(02):95.
[2]凌敏.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策略研究[J].煤炭技术, 2010, (05):137-139.
[3]徐晓东.论在设计阶段提高沥青路面工程质量的管理[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44-45,86
[4]翟华.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22-24.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控制
1.项目质量监理控制
项目质量监理控制可定义为: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项目质量要求表现为项目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顾客及相关方要求。项目质量监理控制就是为了保证项目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项目质量监理控制不是局限在质量本身的狭窄范围内,还包括为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项目质量监理控制按其实施者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1顾客方的质量监理控制
其特点是外部的、横向的控制。顾客往往根据项目开展的进度,指派项目负责代表,进行全程跟踪或阶段性检查,及时提出看法和要求,并对项目开展的合同符合性进行监督。有时顾客也可以聘请第三方来进行项目的质量监理控制,比如工程项目中的工程监理就是受业主委托,为保证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监理控制,其目的在于保证工程项目能够按照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达到业主的建设意图,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1.2政府方面的质量监理控制一政府监督机构质量监理控制
其特点是外部的、纵向的控制。政府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理控制,一般是根据行业的不同,由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1.3项目组织内部的质量监理控制
其特点是内部的、自身的控制。项目组织内部质量监理控制也是质量形成过程中最主要控制。
2.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控制的依据
2.1共同性依据
所谓共同性依据是指那些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监理控制有关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在项目中主要体现在:
2.1.1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项目各类合同是各方对工程履行合同的承诺依据,其中明确了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材料方、设计方各自的质量权利和义务条款。
2.1.2设计文件
“按图施工”是施工阶段的重要原则,经过批准的设计图纸、技术说明书等文件,是施工过程质量监理控制的重要依据。
2.1.3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法律、法规
2.2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这类文件依据一般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质量监理控制对象而制定的技术法规性的文件,包括各种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技术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之分,概括起来,技术性法规文件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2.2.1工程项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这类标准主要是由国家或部门统一制订、用以作为检验和评定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或等级所依据的技术性法规文件。
2.2.2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监理控制方面的专门技术性法规依据,其中包括有关工程材料及其制品质量的技术标准。有关材料、半成品等取样、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或规程;有关材料验收、包装、标志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定。
2.2.3控制施工工序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性法规,即有关建筑安装作业方面的操作规程,有关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等。
2.2.4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工程,事先应进行试验,并应有权威性技术部门的技术鉴定书及有关质量数据、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规程,以此作为判断与控制质量的依据。
3.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控制程序和手段
3.1文件、报表的申报、审核、审批
文件、報表的审核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与控制的重要途径,是验证整个工程项目是否按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作的重要途径。在工程项目中,申报、验证、批准的文件主要资料如下:
(1)施工方单位资质证明文件、申报文件、监理方的审核、业主方的批准。
(2)施工方的开工申请书申报、监理单位的检查核实及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核查,业主的批复。
(3)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计划申报;监理方的审核、审批。
(4)施工方、材料方等提交有关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监理方审核审批。
(5)施工方申报关于反映工序施工质量的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监理方审核、审批。
(6)施工方申报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检查(自查)、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监理方审核、审批。
(7)监理方审批有关设计变更、修改设计图纸等文件资料。
(8)监理方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等技术鉴定书,审批其应用申请报告。
(9)监理方审批有关工程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10)监理方审核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3.2现场检查监督
(1)开工前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开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和工程质量。
(2)工序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控制。主要检查、监督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及工艺或操作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均处于良好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偏和加以控制。
(3)对重要的和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坚持在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督与控制,确保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质量。
(4)工序产品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及隐蔽工程检查,施工方的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监理方应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5)复工检查、工程因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停工,在复工前,应由监理方检查认可,下达复工令。
(6)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应由监理方检查认可,签署中间交工证书。
(7)对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结构或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对象、现场跟踪检查。
3.3施工过程质量监理控制手段
3.3.1监理人员旁站监督
这是主要的现场质量检查方式,在施工现场过程中,在现场观察、监督与检查其施工过程,注意并及时发现质量事故苗头和影响质量因素不利的发展变化,潜在的质量隐患以及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控制。
3.3.2测量
施工前,要求监理方人员应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严格控制,不合格者不得施工,有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中间验收时,对几何尺寸等不合要求者,应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3.3.3试验
试验数据是判断和确认各种材料和工程内部内在品质的依据,每道工序中材料性能、配方、成品力学性能等必须通过试验数据获得。
3.3.4质量监控程序的规定
工程建设的各方必须遵守质量监理控制工作程序,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例如,未提交开工申请且未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审查批准,不得开工;未经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验收单并予以质量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等。
【参考文献】
[1]韩晓东.关于冬季施工中安全措施的研究[J].职业技术, 2010,(02):95.
[2]凌敏.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策略研究[J].煤炭技术, 2010, (05):137-139.
[3]徐晓东.论在设计阶段提高沥青路面工程质量的管理[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44-45,86
[4]翟华.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