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通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国家、政府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在改善交通状况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高速公路的建设作为交通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公路路基的施工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的建成质量,下面,本文就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特点,以宁夏国道211线为例,对高速公路路基测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测量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和十分关键的基础工作,该项工作的失误往往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轻则返工重则工程报废重建,所以,在施工中,工程师们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要有认真、踏实而严谨的工作作风;而且施工中的各项风险管理也只能临场指挥,无法预先得知,这些都需要施工技术的扎实和稳妥才能做到,本人在多年的实践中整理出几点步骤心得,现对它们一一进行说明。
1.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前测量计划的编制
测量计划的编制是指导路基施工各个阶段测量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是测量工作开展的必要准备。高速公路路基的策略计划只要包括:测量工作的内容、依据、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等。在策略计划编制之前应进行反复的实地勘察,熟悉全面的规划、图纸要求,领会相应的意图,随后再结合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具体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测量计划进行编制。编制出的计划应当避免内容的遗漏,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还需格外注意的是应当同现行工程建设的相关规范要求相匹配。
在设计阶段的控制技术探索,接受业主和设计单位导线和水准点的现场交接桩。设计单位提供的这些导线和水准点是今后整个工程施工放样和检测的依据。
2.高速公路路基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高速公路路基测量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即平面线性测量控制技术和高程测量控制技术两种。测量控制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国道211线灵武至甜水堡段及联络线古窑子至青铜峡公路灵武至白土岗。第十二合同段起讫里程 K32+340-K38+900,全长6.56公里,本合同位于吴忠市利通区G211线机场高速公路段的灵武(梧桐树)互通立交终点渐变段处,路基宽度24.5米。工程造费用124281086元。其中环保费100000元。路基工程:起讫桩号K32+340-K38+900,挖土方900m3,填方74万m3; X302改移起讫桩号NK0+000-NK0+680,挖土方623m3,填方7308m3。桥涵工程:上跨主线分离式立交桥5座,总长933.34 延米,通道桥:2座101.58延米,涵洞:共13座,盖板涵8座长296.26延米,圆涵5座长173.26延米,其中拆除圆管涵一道长24.5延米。
2.2平面性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第一是中线复测。中线复测技术主要包括直线路基的中线测定以及曲线路基的中线测定。直线路基的中线测定主要对于路基位置的所有转点间的水平距离以及相邻边间的水平角进行观测,对以两端转点的连线为x轴建立施工坐标系以及各转点的坐标进行计算。第二是路基施工控制测量。对于不能直接测量或者基础施工难度比较大的路基工程需要建立施工控制平面网;同时为了合理的拟定路基施工平面控制测量方案,就对路基轴线长度进行测定和估算。第三是路基工程竣工的测量。测定路基的中心,左右边桩;测量路基施工构成尺寸;测定道路中线以及纵横坡度;测定中心以及左右边桩的高程;根据测量的结果编绘路基纵横断面图等等。第四是路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距离测量。这种测量的应用方法主要是光电测距。用光电测距仪或者是全站仪测量平面控制网的边长时,外界条件应该包括:主要减弱大气折射光以及旁折光的影响;测站应该设在电磁场的范围以外;侧线及其两端的沿线上,不得有任何其他的发光物体或者反光物体以避免引起发射信号的混乱。
2.3高程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第一是常规的三角高程测量,其测量步骤如图:
在已知的高程点A处置放经纬仪,对中于A点,立水标尺安置于B点;以B点位基准,读取水标尺上中下的丝读数。其中上下丝读数的差值为LA,竖直角的测量值为a;随后采用竖直法对B点的高程进行测量。其公式如下:h=h′+i-s其中,A、B两点的高差为h,上下丝读数的差值为LA,K是仪器常数100,s为中丝读数,i为仪器高度。任意点的三角高程测量其步骤为:调平经纬仪;立直仪器;测量两仪器的高度差;测前视读数;移动仪器,实测高程减去实测读数得出视线高程。在路基测量的过程中, 要对B点位基准,读取水标尺上中下的丝读数。其中上下丝读数的差值为LA,竖直角的测量值为a;随后采用竖直法对B点的高程进行测量。高程测量控制技术分析技术在运用时,在GPS原始数据采集中,整网联测4个四等水准点作为高程约束条件,经过网平差软件对整网进行高程拟合计算,求出待定点高程值,然后在GPS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加密控制,得出各测站点的高程。使用该方法测量精度高而且可靠,完全能满足山区测图的要求,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在山区测图作业中,进行几何水准测量难度极大,而山区高差大,测图所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大,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 GPS凭借其高精度、全天候、全天时、无需通视等优点,在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通过GPS技术求得的成果属于WGS-84坐标系统,即为空间直角坐标(X,Y,H),与其相应的平面坐标可达到相当高的精度,基本上能满足各种工程建设的精度要求,而大地高H精度相对较低,以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高程现代化”进程的推进,GPS测量技术不断完善和应用设备的不断改进,GPS的垂直分量(H)精度也得以提高,如何控制GPS高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有效利用GPS测量的高程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可以考虑采用G P S测量技术和全站仪来代替水准测量作为测图的高程控制,我们在测图作业中成功的采用G P S测量技术和全站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不仅满足了测量的需要,而且减少了误差。
2.4结果和误差
在本合同段中,计算外业采集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转第199页)(上接第279页)下的结果和误差:
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为7192.6330米,平均边长为423.0961米,最小边长为220.0470米,最大边长为583.1540米。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为81.0202度,最大角度为244.5454.2度、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最大点位误差[GD283-A]= 0.0678 (m);最大点间误差=0.0340 (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20274米、精度统计情况。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5.34 (s)。
3.总论
高速公路路基测量控制技术从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对路基相关环节的测量控制,利于路基工程的顺利实施。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结果仍存在着一些误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路基测量控制技术领域积极的创新,路基测量控制技术必将不断完善,以促进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晓志.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0(8).
[2]杨阳.高速公路复曲线施工测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7(10).
[3]王磊.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7(12).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测量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和十分关键的基础工作,该项工作的失误往往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轻则返工重则工程报废重建,所以,在施工中,工程师们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要有认真、踏实而严谨的工作作风;而且施工中的各项风险管理也只能临场指挥,无法预先得知,这些都需要施工技术的扎实和稳妥才能做到,本人在多年的实践中整理出几点步骤心得,现对它们一一进行说明。
1.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前测量计划的编制
测量计划的编制是指导路基施工各个阶段测量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是测量工作开展的必要准备。高速公路路基的策略计划只要包括:测量工作的内容、依据、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等。在策略计划编制之前应进行反复的实地勘察,熟悉全面的规划、图纸要求,领会相应的意图,随后再结合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具体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测量计划进行编制。编制出的计划应当避免内容的遗漏,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还需格外注意的是应当同现行工程建设的相关规范要求相匹配。
在设计阶段的控制技术探索,接受业主和设计单位导线和水准点的现场交接桩。设计单位提供的这些导线和水准点是今后整个工程施工放样和检测的依据。
2.高速公路路基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高速公路路基测量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即平面线性测量控制技术和高程测量控制技术两种。测量控制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国道211线灵武至甜水堡段及联络线古窑子至青铜峡公路灵武至白土岗。第十二合同段起讫里程 K32+340-K38+900,全长6.56公里,本合同位于吴忠市利通区G211线机场高速公路段的灵武(梧桐树)互通立交终点渐变段处,路基宽度24.5米。工程造费用124281086元。其中环保费100000元。路基工程:起讫桩号K32+340-K38+900,挖土方900m3,填方74万m3; X302改移起讫桩号NK0+000-NK0+680,挖土方623m3,填方7308m3。桥涵工程:上跨主线分离式立交桥5座,总长933.34 延米,通道桥:2座101.58延米,涵洞:共13座,盖板涵8座长296.26延米,圆涵5座长173.26延米,其中拆除圆管涵一道长24.5延米。
2.2平面性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第一是中线复测。中线复测技术主要包括直线路基的中线测定以及曲线路基的中线测定。直线路基的中线测定主要对于路基位置的所有转点间的水平距离以及相邻边间的水平角进行观测,对以两端转点的连线为x轴建立施工坐标系以及各转点的坐标进行计算。第二是路基施工控制测量。对于不能直接测量或者基础施工难度比较大的路基工程需要建立施工控制平面网;同时为了合理的拟定路基施工平面控制测量方案,就对路基轴线长度进行测定和估算。第三是路基工程竣工的测量。测定路基的中心,左右边桩;测量路基施工构成尺寸;测定道路中线以及纵横坡度;测定中心以及左右边桩的高程;根据测量的结果编绘路基纵横断面图等等。第四是路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距离测量。这种测量的应用方法主要是光电测距。用光电测距仪或者是全站仪测量平面控制网的边长时,外界条件应该包括:主要减弱大气折射光以及旁折光的影响;测站应该设在电磁场的范围以外;侧线及其两端的沿线上,不得有任何其他的发光物体或者反光物体以避免引起发射信号的混乱。
2.3高程测量控制技术分析
第一是常规的三角高程测量,其测量步骤如图:
在已知的高程点A处置放经纬仪,对中于A点,立水标尺安置于B点;以B点位基准,读取水标尺上中下的丝读数。其中上下丝读数的差值为LA,竖直角的测量值为a;随后采用竖直法对B点的高程进行测量。其公式如下:h=h′+i-s其中,A、B两点的高差为h,上下丝读数的差值为LA,K是仪器常数100,s为中丝读数,i为仪器高度。任意点的三角高程测量其步骤为:调平经纬仪;立直仪器;测量两仪器的高度差;测前视读数;移动仪器,实测高程减去实测读数得出视线高程。在路基测量的过程中, 要对B点位基准,读取水标尺上中下的丝读数。其中上下丝读数的差值为LA,竖直角的测量值为a;随后采用竖直法对B点的高程进行测量。高程测量控制技术分析技术在运用时,在GPS原始数据采集中,整网联测4个四等水准点作为高程约束条件,经过网平差软件对整网进行高程拟合计算,求出待定点高程值,然后在GPS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加密控制,得出各测站点的高程。使用该方法测量精度高而且可靠,完全能满足山区测图的要求,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在山区测图作业中,进行几何水准测量难度极大,而山区高差大,测图所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大,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 GPS凭借其高精度、全天候、全天时、无需通视等优点,在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通过GPS技术求得的成果属于WGS-84坐标系统,即为空间直角坐标(X,Y,H),与其相应的平面坐标可达到相当高的精度,基本上能满足各种工程建设的精度要求,而大地高H精度相对较低,以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高程现代化”进程的推进,GPS测量技术不断完善和应用设备的不断改进,GPS的垂直分量(H)精度也得以提高,如何控制GPS高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有效利用GPS测量的高程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可以考虑采用G P S测量技术和全站仪来代替水准测量作为测图的高程控制,我们在测图作业中成功的采用G P S测量技术和全站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不仅满足了测量的需要,而且减少了误差。
2.4结果和误差
在本合同段中,计算外业采集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转第199页)(上接第279页)下的结果和误差:
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为7192.6330米,平均边长为423.0961米,最小边长为220.0470米,最大边长为583.1540米。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为81.0202度,最大角度为244.5454.2度、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最大点位误差[GD283-A]= 0.0678 (m);最大点间误差=0.0340 (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20274米、精度统计情况。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5.34 (s)。
3.总论
高速公路路基测量控制技术从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对路基相关环节的测量控制,利于路基工程的顺利实施。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结果仍存在着一些误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路基测量控制技术领域积极的创新,路基测量控制技术必将不断完善,以促进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晓志.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0(8).
[2]杨阳.高速公路复曲线施工测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7(10).
[3]王磊.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