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修辞教学避免程式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ti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为修辞教学创造良好条件。教师要正视修辞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走出修辞格局限和束缚,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感知修辞现象的巨大魅力。
  一、关注修辞现象,建立崭新修辞观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要发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并要求学生能够从修辞角度展开分析,文本语言具有什么样的个性?学生依照教师提示,顺利进入学习谈论之中。在具体展示时,学生认知呈现差异性。有学生认为:文本虽然是假设的内容,所有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其真实感是显而易见的,作者通过对三天光明时间的详细分配,给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生活内容,语言描写情真意切,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具有较强感染力。也有学生认为:作者是虚构了相关情节,这样设计虽然很丰实,但操作性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应该从作者情感角度展开认知,而不是考虑这些设计的可行性,从修辞角度展开探究可以发生,作者赋予平实语言以更丰富情绪。
  教师让学生对文本修辞现象展开讨论,给学生规划了清晰操作路线,学生大多能够建立崭新修辞观念。修辞教学并非要针对一词一句展开,让学生掌握修辞运用意识,理解作者修辞意图,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修辞学习品质。
  二、丰富辨析方法,提升修辞鉴赏品质
  修辞现象多元化特征决定了修辞辨析方法的丰富性,在引导学生展开实际操作时,教师要给出方法示范操作,让学生逐渐掌握辨析修辞的基本操作思路。在具体辨析时,首先要确定说话方式,用词、造句的特点,构思表达的路线;其次是弄清说话的目的,要达成什么效果。这样便可以顺利找到辨析的切点。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学习时,教师让学生找出文本中经典的语段,体会作者修辞运用技巧。学生找出不同的片段,并展开个性解读。如“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了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这段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读信的感觉进行直观化展示,写出其心情的沉重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给出进一步引导:修辞格只是修辞的特殊表达形式,遣词造句、立意构思、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修辞的范畴,在具体展示时,需要考虑更多内容。學生继续展开修辞体验活动,欣赏方向也有了一定矫正。有学生说:“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示作者不愿相信现实的矛盾心理。战争夺去了儿子的生命,如同抢走作者整个天空,他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
  修辞教学要走出修辞格束缚,需要教师作出更多示范讲解,让学生建立崭新修辞观念。从学生操作情况中不难发现,学生一时难以摆脱修辞格意识,只要有修辞方法运用,自然会成为赏析的首选切入点。
  三、创新训练形式,拓展修辞感知域度
  一般修辞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先进行定义,然后是列举实例,最后是展开实际训练,整个操作程序显得过于呆板。学生从具体训练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学习认知。因此,教师要注意创新训练形式,让学生在更多实践感知中学习修辞,不仅能够拓展修辞学习域度,还能够极大提升学生休息运用水平。集体讨论、体悟感知、仿写训练、个性展示等,都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学习体验。
  《落日》教学时,教师围绕题目展开相关设计:日本投降仪式安排在上午,为什么题目却叫“落日”呢?其内在涵义有哪些呢?学生快速行动起来,给出个性观点。有学生认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国旗是白天红日,在日本人眼中,它们代表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是表达,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彻底失败,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了。也有学生说:作者写完本文,正好是落日时分,以此点出写作的背景,自然也具有讽喻作用。教师给出积极点评:题目是文本的眼睛,虽然只有两个字,却包含丰富信息,这样的题目设计,充分展示作者写作意图,其经典性是显而易见的。
  教师从文本题目角度展开修辞训练设计,虽然始终没有提及修辞这个词语,但整个操作过程,都是围绕修辞展开的。让学生建立“大修辞”概念,这是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举措。
  修辞教学不是单纯的学习修辞格,而是从更多角度展开的语言学习。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有矫正意识,摆脱以往认知偏差,促使学生学会关注修辞现象,建立崭新修辞观念,学习更多辨析方法,提升修辞鉴赏品质。
  王涛涛,江苏东台市唐洋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笔者近些年来比较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实施“让学课堂”。“让学”一词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即所谓学“学”,这样的课堂称之为“让学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上,“让学”目标主要依托精准批注来达成。《黄山奇松》的教学就能很好地阐释“让学”观点。  一、“让学”的教学思路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要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我常从文本中提取一组或多组词串,或者围绕文本中的某一个中心把词语“串”起来,构建成一组词串,以“词串式”阅读教学方式引领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角色体验等,在脑海中体验一个个优美的情景、一个个温馨的画面,在耳畔感受“词串”的鲜明节奏所带来的音乐美,从而促进阅读、理解、感悟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悟性和灵性,使阅读教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一、巧用词串,提升概括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急剧转型,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教学需要。而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教学会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严重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大大削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而教师必须积极主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案例教学法的合理应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实践与课堂理论知识结合,活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尽快爱上阅读,更加有效地阅读呢?  一、以生为本,提供阅读内容  阅读要有效,阅读内容就要被学生所接受,所喜爱。怎样的书籍适合学生阅读,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是否适合学生的兴趣;2.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3.是否对学生有益。  大部分学生都爱看长
韩琦在定武统帅部队时,有一次在夜间起草紧急公文,一名侍卫拿着蜡烛为他照明。夜已深,那个年轻的侍卫有些困倦了,结果一走神儿,蜡烛一歪,恰好燎着了韩琦鬓角的头发。韩琦急忙用衣袖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蕴藏着丰富的“文本秘妙”。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因此,我们要精心筛选言语教学的内容,在言语形式上做到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做针对性的策略探寻,揭开语言的“神秘面纱”。  一、言语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立足于文体特点  1.关注典型语言。苏教版《木兰从军》中的“跨骏马”“渡黄河”等动宾关系的词组;《青蛙看海》中“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等反问
期刊
现代科技智能化的进步,使学生的学习过早步入了少纸、无纸化的时代,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的时间越来越稀少,层不出穷的各种输入法逐渐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书写进人了“键盘时代”,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汉字书写技能的弱化。学生书写汉字正确率越来越低,出现了“提笔忘字”“写字太差”“错别字多”等问题。正确地书写是汉字书写能力的基本要求,这里的正确书写指的是汉字的字形书写要准确,不写错字、别字等。笔者调查发现,造成
期刊
窗外的雨,绵绵下着。孤独伴着我,我的思念如潮水般,随风涌起,一发不可收拾。踏着丝丝细雨,我又回到了那个青石长阶的小屋。花下,雨间,风前。我正待你来把门开。轻一触,那门像
这是一把破旧的小提琴,到处都是刮痕,拍卖师认为实在不值得他费神。但出于职业的原因,只好把它抓在手上,高声喊道:“朋友们,这是一把特别的小提琴,现在拍卖开始了,有谁要先开个价?”
郭沫若说过:“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天鹅的故事》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感人故事。故事情节感人,给人以启迪。在关注故事文字的同时,玩味作者匠心独运的标点,能感知故事蕴含的画面、形象和结构。  一、破折号,蕴含故事画面  【课堂再现】  师:读读这三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三句中都有“克噜——克哩——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