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完东西就要上厕所是怎么回事
我有近十年的腹泻史。每天只要一吃完东西,就会有便意,要马上钻进厕所才行,平均每日要排便五六次,而且长期大便稀,不成形。曾做过1次胃肠镜检查,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医生诊断说是口肛敏感,靠心理控制。可我控制不住,这些年情况不仅没有改善,而且近1年还有加重趋势。请问医生,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呢?
黑龙江 刘读者
刘读者:
根据病情介绍分析,你应该患有“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简称IBS。
人的胃肠道分布着十分丰富的神经组织,通过这些神经,整个胃肠道的活动能够正常进行,还能和大脑以及其他脏器保持联系,好像许多并行的电线,一般不会发生“短路”,而且传递信息先后有序。
发生肠易激综合征时,胃直接和结肠蠕动接通,就像“短路”一样。于是,结肠很快地就把积存的粪便排出。但如果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排出的东西并不是刚刚吃的食物,所以这并不真正是一般人说的“直肠子”。
为什么结肠反应这么“积极”呢?多数学者认为是它的神经过于敏感,也和患者过去有过肠道感染有关。
建议治疗从两方面着手,并坚持时间长一些。
1.抑制结肠过度蠕动,可以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维生素B1、谷维素等;新药匹维溴胺(得舒特)50毫克,3次/日,口服,可能有较好疗效。
2.调整神经系统活动也十分重要。但光靠自己思想上控制是无能为力的,建议你在当地消化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赛洛特,疗程应在1个月以上。
不论何种原因的腹泻,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可以补充一些益生菌,如地衣芽孢菌(整肠生)、金双歧或培菲康之一,会有益处。
最后想提醒你,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比较顽固的腹泻,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糖尿病、类癌综合征等。因此,你最好去医院进行血糖、甲功、尿5-羟吲哚乙酸测定,以排除这些疾病。同时,也要判断食物的种类是否与腹泻的发生有关,如有关,当然应该加以避免。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
主任医师 李增烈
视网膜色素变性能治吗
我双眼视力下降1年有余。看台阶等物都很模糊;光线明暗交替时,需要适应很长时间,之后也不一定能够看清;存在盲点,人家能看见的我视而不见;有夜盲症。
我于2012年2月7日在本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双眼近视,双视网膜变性。2月14日,我又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双角膜透明,前房清、晶体混浊、前膨,双眼视盘色淡,网膜乳状改变,周边网膜可见色素沉着,诊断为左眼青光眼,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2月16日,我到医院复诊,诊断结果:双视乳头色苍白,C/D≈0.4,视网膜动脉细,部分铜丝状变弱纹状,可见中量视网膜散在骨C样色素沉着,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
诊断后,医生只开过1瓶降眼压的药,再则让我吃叶黄素,补充眼睛营养。
医生说我这个病不能治愈,以后会失明。请问专家,我患的到底是不是视网膜色素变性?此病有治疗的方法吗?
湖北荆州 刘读者
刘读者:
根据你的病情介绍及相关检查报告描述,诊断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可能性较大。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影响视网膜、引起视网膜功能退化的疾病。
视网膜是位于眼球内部的精密薄层组织,它包含着多层被称作“感光器”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与大脑相连。如果你把眼睛视作接受图像的照相机,那么视网膜就是记录图像的胶卷。视网膜下面是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色素上皮支持着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工作。
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心部位 (称为黄斑区),负责中心视觉和分辨五颜六色。视杆细胞分布在黄斑区外围,负责周边视觉和暗视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都将光线刺激转化为电脉冲,通过神经细胞传递到视神经, 经视神经再将信号传递至大脑,从而“看到”实际影像。
如果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感光细胞逐渐变性,最终丧失功能,就会出现失明。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起初多表现天黑或进入黑暗处视物不清,行动困难,至天明或光亮处视力复常;日久病情加重,视野日渐缩窄,甚至缩窄如管状,仅见眼前事物,不能看到周围空间,因而行动极为困难,最终可失明。
视网膜色素变性多与遗传(基因)有关。在有的家族中,只有男性才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女性只是携带者,并没有明显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状。
视网膜色素变性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治疗上的突破。部分药物能在某种程度上延缓病程,如可以用一些扩血管药(如丹参),若眼压高可加用降压眼的药物。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眼科
医院院长、教授 叶剑
多发性肌炎复发怎么治
我发病于2012年2月初,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蹲坐不起,说话舌头不灵活,吞咽有时挨呛,起床困难。在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多发性肌炎,住院治疗。
经过三个半月的治疗,肌酶基本正常。免疫球蛋白用了55支,甲泼尼龙48毫克/天用了一1个月,后改口服32毫克,每周减4毫克;甲氨蝶呤20毫克每周推注1次。后激素药量减到8毫克每天,甲氨蝶呤6毫克每周。此后虽然指标正常,但症状只是稍有缓解。
我原来还有腔隙性脑梗和高血压,这两种病都控制得蛮好,就是服用甲泼尼龙后心率和血压都有些不稳定。5月11号出院检查肝肾功能正常,但血脂和胆固醇高,尿酸也有点高。
出院后,总感觉肌力没有恢复,全身无力,容易咬舌头,感觉很困。医生加了甲泼尼龙4毫克,甲氨蝶呤口服4颗。
请问,还有什么好的治疗和控制方案?
广西 宋读者
宋读者: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需要坚持治疗。
治疗时,对病情反复及重症患者应及时加用免疫抑制剂。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减少激素用量,及时避免不良反应。你目前免疫抑制剂主要选用的是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不良反应主要有肝酶增高、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口腔炎等。
对甲氨蝶呤不能耐受或不满意者,可改用环磷酰胺50~100毫克/天口服;重症者,可0.8~1克加生理盐水100毫升,静脉冲击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出血性膀胱炎、卵巢毒性、诱发恶性肿瘤等。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肌炎患者应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约有15%的多发性肌炎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肿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肺、鼻咽部、卵巢、乳腺及胃等为好发部位,也可合并肉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结肠癌等。儿童多发性肌炎患者及伴其他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较少。肿瘤是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诊断多发性肌炎后,应注意排除并发恶性肿瘤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进行乳房、前列腺、直肠、盆腔等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尿、大便检查,B超、胸片、骨扫描、鼻咽部检查等,无肿瘤者应注意随诊。临床发现,随着对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切除肿瘤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多发性肌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保持乐观的态度,足够睡眠,避免劳累;
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有吞咽和呼吸肌受累者,进食时取坐位,不能坐者则取侧卧位,头朝下防止误吸,细嚼慢咽,少量多次,食物不能太稀或太稠;
避免日晒。患者多有光敏感现象,光照后皮损加重,故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时带帽子、手套或使用防晒霜等。
注意休息,适度锻炼。急性期和肌无力较重时,应卧床休息,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而在慢性期肌无力和肌痛不明显时,应进行适量的功能锻炼,辅以按摩、电疗、水浴等方法以避免肌肉萎缩。
预防感染,避免寒冷、感染等不良刺激。
第三军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 刘重阳
肝硬化失代偿期
该怎么治
患者中年女性,患乙肝多年,目前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在吃心得安和阿德福代丁。
近日,患者又出现吐血,住院治疗。检查报告显示,肿瘤标志物及癌胚抗原在正常范围,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增加,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上升,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医生予止血治疗后建议出院。请问患者还应该怎样治疗?
湖北 边读者
边读者: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血主要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脾功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亦有关。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也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由营养缺乏、肠道吸收功能低下、脾功亢进和胃肠道失血等因素引起。
根据介绍,患者目前的处理方法有3种:
1.肝移植。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最好的方法。对存在难以消除的腹水、难以控制的胆红素持续升高>500,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食道胃底静脉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色柏油便),或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行肝移植。患者在术前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比如心肺功能评估、是否合并肿瘤等。如果手术成功,患者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过,肝移植需要的费用很高。
2.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再次出现出血,就做脾切除手术和皮下转流手术,术后要继续吃心得安,抗病毒药物要终生服用。
心得安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作用于心脏的β受体和外周血管的β受体,主要用于抗心律失常和高血压。很多患者也许会疑惑,心得安为什么会用于肝硬化治疗。这是因为, 肝硬化是一种多种原因(如乙肝、酒精等)引起的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导致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而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会合并大出血)的根本原因,也是腹水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降低门静脉压力是肝硬化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心得安降低门静脉高压可靠有效,被专家推荐用于门静脉高压。其可能机制是降低心排血量,降低内脏回流门静脉血流量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心得安治疗肝硬化的用法是每次10毫克,3次/日。它会降低心率,一般认为只有降低心率20%(一个人心率是100次/分,服用心得安后降到80次/分)才有治疗作用,且要长期服用。但心率如果低于60次/分时会引起不适,要考虑减量或停药。
要注意,并不是所有肝硬化患者都可服用心得安。如果合并有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时应禁用。因此,心得安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患者每3~6月要查1次B超及甲胎蛋白,防止肝硬化转成肝癌。
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传染科教授 田庚善
什么是“喉源性咳嗽”
我是一名公务员,40多岁,患慢性咽喉炎多年。今年入冬后,不知怎么回事,老是咳嗽,干咳少痰,不发烧。前不久到医院检查,照胸片报告肺纹理稍增粗,连续服过几种消炎药,可镇咳效果不明显,医生说这是“喉源性咳嗽”。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湖南 肖读者
肖读者:
咳嗽是内科患者的常见症状,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和肺结核等。“喉源性咳嗽”比较少见(约占7%~10%),也因此容易被人们忽视,以致延误诊治。
大量研究表明,“喉源性咳嗽”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多数患者有慢性咽喉炎病史3~10年;(2)除了咳嗽以外,患者常有咽痒、咽干、喉中痰多、喉部梗塞等不适;(3)胸部X线检查(透视或照片)显示双肺清晰或肺纹理略有增粗;(4)使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及止咳药治疗,咳嗽及咽喉部不适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喉源性咳嗽”属于慢性咳嗽范畴,诊断本病应先排除其他疾病,最好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建议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选择治疗咽喉炎的中西药。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戒烟,少饮酒,多吃清淡饮食和水果,少吃辛辣食物。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王小衡
脚趾皮肤变黑是怎么回事
我儿子14岁,3年前脚趾间皮肤开始变黑,纹理变粗后逐渐变硬变红,1年前发展到脚面,现在手关节处也有。曾到当地医院先后看过多次,做真菌化验未有菌,大夫说是角化性湿疹,也有说是干裂性湿疹。先后用过丹皮酚、地奈德、复方氟米松、维E尿素软膏,均未见效。到济南看过中医,说是慢性湿疹,给开了泡洗的药和喝的中药,还有中成药黄柏胶囊等,也未见效。现在病处会有裂口出血。请问这是什么病,怎样医治,平时饮食应注意什么?
山东潍坊 郜读者
郜读者:
根据介绍及照片,初步诊断是人工皮炎或神经性皮炎。
理由如下:1.患者无瘙痒症状;2.皮损表现为局部性、多部位的肥厚性斑块,部分表面可见表皮剥蚀的表现(手撕的表现)。患者有无经常摩擦、揉搓、手撕等不良习惯?如果有,则诊断基本明确。
需要诊断的疾病包括:1.湿疹。本病可出现对称性的浸润性斑块。但湿疹往往有急性发病的过程,可以出现红斑、水疱、渗液等表现,常常会出现比较剧烈的瘙痒等不适症状,也有初发时即表现为慢性湿疹的可能,同样患者也应有瘙痒等自觉症状。2.掌跖角皮病。此病为遗传相关性疾病,发病时间相对更早(如儿童期即可发病),发病的部位主要位于手掌、足底,手足背可出现,但一般后于手掌、足底;3.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病,也是一种遗传相关性疾病,发病相对更早,也有成人发病的,部位也主要位于掌跖(手掌和足底),进一步发展可至腕、踝和肘膝等部位。
治疗的关键就是改变、消除上述那些不良的习惯,皮损可自行缓解、消除。也可外用一些弱效的不含氟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地奈德、尤卓尔等。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皮肤科教授 周村建
我有近十年的腹泻史。每天只要一吃完东西,就会有便意,要马上钻进厕所才行,平均每日要排便五六次,而且长期大便稀,不成形。曾做过1次胃肠镜检查,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医生诊断说是口肛敏感,靠心理控制。可我控制不住,这些年情况不仅没有改善,而且近1年还有加重趋势。请问医生,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呢?
黑龙江 刘读者
刘读者:
根据病情介绍分析,你应该患有“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简称IBS。
人的胃肠道分布着十分丰富的神经组织,通过这些神经,整个胃肠道的活动能够正常进行,还能和大脑以及其他脏器保持联系,好像许多并行的电线,一般不会发生“短路”,而且传递信息先后有序。
发生肠易激综合征时,胃直接和结肠蠕动接通,就像“短路”一样。于是,结肠很快地就把积存的粪便排出。但如果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排出的东西并不是刚刚吃的食物,所以这并不真正是一般人说的“直肠子”。
为什么结肠反应这么“积极”呢?多数学者认为是它的神经过于敏感,也和患者过去有过肠道感染有关。
建议治疗从两方面着手,并坚持时间长一些。
1.抑制结肠过度蠕动,可以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维生素B1、谷维素等;新药匹维溴胺(得舒特)50毫克,3次/日,口服,可能有较好疗效。
2.调整神经系统活动也十分重要。但光靠自己思想上控制是无能为力的,建议你在当地消化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赛洛特,疗程应在1个月以上。
不论何种原因的腹泻,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可以补充一些益生菌,如地衣芽孢菌(整肠生)、金双歧或培菲康之一,会有益处。
最后想提醒你,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比较顽固的腹泻,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糖尿病、类癌综合征等。因此,你最好去医院进行血糖、甲功、尿5-羟吲哚乙酸测定,以排除这些疾病。同时,也要判断食物的种类是否与腹泻的发生有关,如有关,当然应该加以避免。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
主任医师 李增烈
视网膜色素变性能治吗
我双眼视力下降1年有余。看台阶等物都很模糊;光线明暗交替时,需要适应很长时间,之后也不一定能够看清;存在盲点,人家能看见的我视而不见;有夜盲症。
我于2012年2月7日在本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双眼近视,双视网膜变性。2月14日,我又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双角膜透明,前房清、晶体混浊、前膨,双眼视盘色淡,网膜乳状改变,周边网膜可见色素沉着,诊断为左眼青光眼,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2月16日,我到医院复诊,诊断结果:双视乳头色苍白,C/D≈0.4,视网膜动脉细,部分铜丝状变弱纹状,可见中量视网膜散在骨C样色素沉着,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
诊断后,医生只开过1瓶降眼压的药,再则让我吃叶黄素,补充眼睛营养。
医生说我这个病不能治愈,以后会失明。请问专家,我患的到底是不是视网膜色素变性?此病有治疗的方法吗?
湖北荆州 刘读者
刘读者:
根据你的病情介绍及相关检查报告描述,诊断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可能性较大。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影响视网膜、引起视网膜功能退化的疾病。
视网膜是位于眼球内部的精密薄层组织,它包含着多层被称作“感光器”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与大脑相连。如果你把眼睛视作接受图像的照相机,那么视网膜就是记录图像的胶卷。视网膜下面是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色素上皮支持着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工作。
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心部位 (称为黄斑区),负责中心视觉和分辨五颜六色。视杆细胞分布在黄斑区外围,负责周边视觉和暗视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都将光线刺激转化为电脉冲,通过神经细胞传递到视神经, 经视神经再将信号传递至大脑,从而“看到”实际影像。
如果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感光细胞逐渐变性,最终丧失功能,就会出现失明。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起初多表现天黑或进入黑暗处视物不清,行动困难,至天明或光亮处视力复常;日久病情加重,视野日渐缩窄,甚至缩窄如管状,仅见眼前事物,不能看到周围空间,因而行动极为困难,最终可失明。
视网膜色素变性多与遗传(基因)有关。在有的家族中,只有男性才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女性只是携带者,并没有明显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状。
视网膜色素变性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治疗上的突破。部分药物能在某种程度上延缓病程,如可以用一些扩血管药(如丹参),若眼压高可加用降压眼的药物。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眼科
医院院长、教授 叶剑
多发性肌炎复发怎么治
我发病于2012年2月初,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蹲坐不起,说话舌头不灵活,吞咽有时挨呛,起床困难。在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多发性肌炎,住院治疗。
经过三个半月的治疗,肌酶基本正常。免疫球蛋白用了55支,甲泼尼龙48毫克/天用了一1个月,后改口服32毫克,每周减4毫克;甲氨蝶呤20毫克每周推注1次。后激素药量减到8毫克每天,甲氨蝶呤6毫克每周。此后虽然指标正常,但症状只是稍有缓解。
我原来还有腔隙性脑梗和高血压,这两种病都控制得蛮好,就是服用甲泼尼龙后心率和血压都有些不稳定。5月11号出院检查肝肾功能正常,但血脂和胆固醇高,尿酸也有点高。
出院后,总感觉肌力没有恢复,全身无力,容易咬舌头,感觉很困。医生加了甲泼尼龙4毫克,甲氨蝶呤口服4颗。
请问,还有什么好的治疗和控制方案?
广西 宋读者
宋读者: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需要坚持治疗。
治疗时,对病情反复及重症患者应及时加用免疫抑制剂。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减少激素用量,及时避免不良反应。你目前免疫抑制剂主要选用的是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不良反应主要有肝酶增高、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口腔炎等。
对甲氨蝶呤不能耐受或不满意者,可改用环磷酰胺50~100毫克/天口服;重症者,可0.8~1克加生理盐水100毫升,静脉冲击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出血性膀胱炎、卵巢毒性、诱发恶性肿瘤等。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肌炎患者应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约有15%的多发性肌炎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肿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肺、鼻咽部、卵巢、乳腺及胃等为好发部位,也可合并肉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结肠癌等。儿童多发性肌炎患者及伴其他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较少。肿瘤是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诊断多发性肌炎后,应注意排除并发恶性肿瘤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进行乳房、前列腺、直肠、盆腔等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尿、大便检查,B超、胸片、骨扫描、鼻咽部检查等,无肿瘤者应注意随诊。临床发现,随着对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切除肿瘤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多发性肌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保持乐观的态度,足够睡眠,避免劳累;
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有吞咽和呼吸肌受累者,进食时取坐位,不能坐者则取侧卧位,头朝下防止误吸,细嚼慢咽,少量多次,食物不能太稀或太稠;
避免日晒。患者多有光敏感现象,光照后皮损加重,故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时带帽子、手套或使用防晒霜等。
注意休息,适度锻炼。急性期和肌无力较重时,应卧床休息,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而在慢性期肌无力和肌痛不明显时,应进行适量的功能锻炼,辅以按摩、电疗、水浴等方法以避免肌肉萎缩。
预防感染,避免寒冷、感染等不良刺激。
第三军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 刘重阳
肝硬化失代偿期
该怎么治
患者中年女性,患乙肝多年,目前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在吃心得安和阿德福代丁。
近日,患者又出现吐血,住院治疗。检查报告显示,肿瘤标志物及癌胚抗原在正常范围,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增加,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上升,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医生予止血治疗后建议出院。请问患者还应该怎样治疗?
湖北 边读者
边读者: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血主要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脾功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亦有关。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也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由营养缺乏、肠道吸收功能低下、脾功亢进和胃肠道失血等因素引起。
根据介绍,患者目前的处理方法有3种:
1.肝移植。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最好的方法。对存在难以消除的腹水、难以控制的胆红素持续升高>500,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食道胃底静脉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色柏油便),或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行肝移植。患者在术前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比如心肺功能评估、是否合并肿瘤等。如果手术成功,患者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过,肝移植需要的费用很高。
2.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再次出现出血,就做脾切除手术和皮下转流手术,术后要继续吃心得安,抗病毒药物要终生服用。
心得安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作用于心脏的β受体和外周血管的β受体,主要用于抗心律失常和高血压。很多患者也许会疑惑,心得安为什么会用于肝硬化治疗。这是因为, 肝硬化是一种多种原因(如乙肝、酒精等)引起的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导致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而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会合并大出血)的根本原因,也是腹水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降低门静脉压力是肝硬化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心得安降低门静脉高压可靠有效,被专家推荐用于门静脉高压。其可能机制是降低心排血量,降低内脏回流门静脉血流量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心得安治疗肝硬化的用法是每次10毫克,3次/日。它会降低心率,一般认为只有降低心率20%(一个人心率是100次/分,服用心得安后降到80次/分)才有治疗作用,且要长期服用。但心率如果低于60次/分时会引起不适,要考虑减量或停药。
要注意,并不是所有肝硬化患者都可服用心得安。如果合并有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时应禁用。因此,心得安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患者每3~6月要查1次B超及甲胎蛋白,防止肝硬化转成肝癌。
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传染科教授 田庚善
什么是“喉源性咳嗽”
我是一名公务员,40多岁,患慢性咽喉炎多年。今年入冬后,不知怎么回事,老是咳嗽,干咳少痰,不发烧。前不久到医院检查,照胸片报告肺纹理稍增粗,连续服过几种消炎药,可镇咳效果不明显,医生说这是“喉源性咳嗽”。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湖南 肖读者
肖读者:
咳嗽是内科患者的常见症状,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和肺结核等。“喉源性咳嗽”比较少见(约占7%~10%),也因此容易被人们忽视,以致延误诊治。
大量研究表明,“喉源性咳嗽”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多数患者有慢性咽喉炎病史3~10年;(2)除了咳嗽以外,患者常有咽痒、咽干、喉中痰多、喉部梗塞等不适;(3)胸部X线检查(透视或照片)显示双肺清晰或肺纹理略有增粗;(4)使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及止咳药治疗,咳嗽及咽喉部不适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喉源性咳嗽”属于慢性咳嗽范畴,诊断本病应先排除其他疾病,最好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建议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选择治疗咽喉炎的中西药。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戒烟,少饮酒,多吃清淡饮食和水果,少吃辛辣食物。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王小衡
脚趾皮肤变黑是怎么回事
我儿子14岁,3年前脚趾间皮肤开始变黑,纹理变粗后逐渐变硬变红,1年前发展到脚面,现在手关节处也有。曾到当地医院先后看过多次,做真菌化验未有菌,大夫说是角化性湿疹,也有说是干裂性湿疹。先后用过丹皮酚、地奈德、复方氟米松、维E尿素软膏,均未见效。到济南看过中医,说是慢性湿疹,给开了泡洗的药和喝的中药,还有中成药黄柏胶囊等,也未见效。现在病处会有裂口出血。请问这是什么病,怎样医治,平时饮食应注意什么?
山东潍坊 郜读者
郜读者:
根据介绍及照片,初步诊断是人工皮炎或神经性皮炎。
理由如下:1.患者无瘙痒症状;2.皮损表现为局部性、多部位的肥厚性斑块,部分表面可见表皮剥蚀的表现(手撕的表现)。患者有无经常摩擦、揉搓、手撕等不良习惯?如果有,则诊断基本明确。
需要诊断的疾病包括:1.湿疹。本病可出现对称性的浸润性斑块。但湿疹往往有急性发病的过程,可以出现红斑、水疱、渗液等表现,常常会出现比较剧烈的瘙痒等不适症状,也有初发时即表现为慢性湿疹的可能,同样患者也应有瘙痒等自觉症状。2.掌跖角皮病。此病为遗传相关性疾病,发病时间相对更早(如儿童期即可发病),发病的部位主要位于手掌、足底,手足背可出现,但一般后于手掌、足底;3.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病,也是一种遗传相关性疾病,发病相对更早,也有成人发病的,部位也主要位于掌跖(手掌和足底),进一步发展可至腕、踝和肘膝等部位。
治疗的关键就是改变、消除上述那些不良的习惯,皮损可自行缓解、消除。也可外用一些弱效的不含氟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地奈德、尤卓尔等。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皮肤科教授 周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