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的繁华,一个人的寂寞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85858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简介:
  本名张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
  1922年迁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年改名张爱玲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
  1941年投入文学创作
  1943年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1952年移居香港
  1955年离港赴美
  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1967年赖雅去世
  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95年九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她用孤独雕塑自己的灵魂,用幻想纺织一身华服,远远地站立于地平线之上,对她所爱的人世投下苍凉一瞥。
   ——题记
  坐在窗前,窗外的紫藤漫上窗户,隔着青纱,在微凉的秋风里倾诉着哀愁,恍惚了时间,就忽然出现了张爱玲如藤蔓般纠结的苍凉人生。
  张爱玲是个奇才,文章奇才,更是人世奇才。照片上,她低低地垂着眼,周遭的冷色将她衬得越发孤傲。
  她似乎生来就在领受苦难,父母离异,遭受毒打,离家出走,战乱颠沛,目睹心爱的人在眼前死去,流落异乡,最后客死他乡。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书上,是这样别致的两句话:“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没有什么海誓山盟,张爱玲只是累了,久久地吁了一口气,愿往后的岁月安安稳稳,只是她越想逃避,苦难却才开了个头,不依不饶。
  张爱玲不用经历世事,就能洞察人情冷暖,诸多的苦难,才造就了张爱玲,只是这成熟的代价,太大。是否常常暗暗地希望,希望不是张爱玲,没有张爱玲的非凡才气,只是平凡人幸福的一生,青灯黄卷,煮酒夜谈,也好过满眼的繁华,一个人的寂寞。
  坎坷的命运,苦难的人生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
  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甚至一度扬言要杀死她。
  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在文坛中赫赫有名的她,却因为和胡兰成的失败婚姻,最后只得远走他乡……
  多重又矛盾的性格
  经历了太多太多。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现代女作家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除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
  不得不说的“胡张恋”
  胡兰成第一次从小说中认识张爱玲是他在杂志上看到张爱玲的小说《封锁》。胡兰成因对张爱玲小说的惊艳,立刻向苏青打听张爱玲,并到上海去拜访她,张爱玲当时不见客,第二天却自己去胡兰成家里看他,从此两人结下情缘,到 1944 年二人结婚,这期间,处于恋爱中的张爱玲写出了她最美最有才华的作品。
  1943年到1945年是张爱玲的黄金时代,创作的巅峰期。在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几乎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她就像一颗流星,划过抗战时期枯竭的沦陷区文坛,年轻、有灵性、有锐气,对生活充满喜爱,无论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中国,上海是怎样的上海。
  但是在这两年的作品中,依然没有正常的爱情,有的只是曹七巧的疯狂,白流苏的算计。这期间只有一篇是例外。张爱玲是一个无论自己多么惊世骇俗也要给她的女主人公取像“柴凤英”这样朴素名字的人,可是却有一篇题名为《爱》的散文。
  《爱》的内容写一个女子在自家后园里隔着篱笆碰到一个男子,互相之间一个微笑,只有一句话:“你在这里。”然后女子被人辗转卖到异乡,只是这一生她都会回想起年轻时的这一幕。“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文章不长,可以说很短,只有345个字。
  如果不是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的旁白,或许无人会懂得张爱玲写这篇短文的缘起,那是胡兰成向张爱玲讲述的关于他的一个姑母的身世。而处于热恋中的张爱玲于亿万人中,于乱世中遇到胡兰成,对她来说是多么欣喜啊。
  后来胡兰成离开上海,与在武汉的护士小周有染,张爱玲一个人守在上海,仅半年,抗战胜利,胡兰成撇下小周开始逃亡生涯。在温州逃亡期间,他又化名与范秀美以夫妻之名生活。柯灵在《遥寄张爱玲》中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爱玲也在经受考验:内外交困的精神综合症,感情上的悲剧,创作繁荣陡地萎缩,大片的空白忽然出现,就像放电影断了片。”
  1947年6月10日,张爱玲写信与胡兰成决绝,并最后一次用电影《不了情》与《太太万岁》的稿费为胡兰成寄去三十万元,而这两年胡兰成的逃亡生活费用,都由张爱玲负担。其实张爱玲早已下了分手的决心,只是等到了胡兰成的境况有转机,才写信永诀,其用心良苦实在可叹。然而张爱玲是真的萎谢了,她的感情生活,她的艺术生命。
  “他看看那灯光下的房间,难道他们的事情,就只能永远在这个房里转来转去,像在一个昏暗的梦里。梦里的时间总觉得长的,其实不过一刹那,却以为天长地久,彼此已经认识了多少年了。原来都不算数的。”(《多少恨》《张爱玲文集》第二卷)胡兰成曾说他认识张爱玲以后,通常都只是呆在张爱玲的房间里聊天,“相看两不厌”。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以为彼此已经认识多少年了,并且可以天长地久地一直守下去——原来这么快,一切都不算数了。短短几年,世事变迁得那么多,又有几个能承受得了?
  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于1944年,分手在1947年,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毛曾为张爱玲写的《滚滚红尘》,这是一个才女对另一个才女的诠释,掺杂着同样的苍凉与惨烈。在与世界相知相识的阳台,常常并肩坐看台下的车水马龙,她踩着他的脚走出来,光洁的脚,不染尘世的污浊。她的眼里心里只有一个人:胡兰成;她与世界的联系只通过一个人:胡兰成;她整个的依托只在一个人:胡兰成;让她终生没有条件地依赖并且矢志不渝的也只有一个人:胡兰成;她依旧恋着这个尘世,还是只因为一个人:胡兰成。这份唯一,令人泪下。
  张爱玲的语言
  我们描写月亮时说“朦胧”、“皎洁”。张爱玲说:“阳台上看见毛毛的黄月亮。”
  我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歌颂生命。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我们都很谦虚,惟恐别人说自己狂妄自大。张爱玲说:“我从小就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我们描写夏天炎热说“像下了火”,描写苦夏的感受说“日子真难熬”。张爱玲说:“夏天的日子一连串烧下去,雪亮,绝细的一根线,烧得要断了,又给细细的蝉声连了起来。”
  我们渴望出名,渴望出人头地,但谁也不好意思明说。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我们把对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不可知的未来,说:“明天会更好。”张爱玲说:“将来的平安,来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
  我们习惯上把物质和精神截然的分开,并且轻物质重精神。张爱玲说:“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
  我们谁也不会把家里人随口说的家常话写成文章。张爱玲就把她和姑姑的对话写成《说胡萝卜》一文。文章结尾还不无得意地说:“妙在短——才抬头,已经完了,更令人低回不已。”
  我们谁都爱钱,但个个假充清高,跟朋友吃饭时总抢着买单。张爱玲就不。小时候“抓周”,她一把就抓了一个“小金磅”。长大后上中学时发表了文章,她马上拿着五块钱的稿酬去给自己买了一个发卡。她公开宣称:“我是一个彻底的拜金主义者。”
  我们谁也不会爱上早以名扬天下的“文化汉奸”,而且这个人是个典型的“多妻主义者”,他先后和五、六个女人结为夫妻。但张爱玲就偏偏爱上了这个人而且一往情深。两人分手后,张给胡兰成寄去一封绝情信,但又十分同情他窘迫的生活,随信寄去她的稿酬30万元。张爱玲对此解释说:“只要我喜欢什么,确实什么都不管。”又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张爱玲喜欢听闹市的声音,喜欢听着街上电车的响声入睡,喜欢看报纸上的广告,甚至喜欢闻汽油的味道,说:“清刚明亮”——而我们绝大多数人是不喜欢的。
  我们都曾有过自己伟大的理想。张爱玲曾这样描写她的理想:“我十岁一定要穿上高根鞋,十六岁要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
  我们常说:“人生失意常八九”,我们常常用“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来激励自己前行。张爱玲却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她默默地离开
  一部无声影片,音乐家珍视着偶然得来的小树苗,树苗只愿在他的注视下生长,于是,他对着树苗吹竹萧,倾注了爱与欣赏,而小树苗疯狂地生长,房屋拔地而起,整部片子在长成的参天大树中落幕。人类生存的根基因为爱而坍塌,因为依恋而毁灭。也许,张爱玲的故事在爱中萎谢,而她也曾因爱而绽放,不愿再苛责她,就让她把只有一个人的世界保存得完完好好吧!
  也许有一句话,深深相信,那是盘旋在她心中欲诉又不得诉的心声。《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在深夜里,模糊在电话那头,反复呢喃着,久久的震撼 “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相悦”。我愿相信,不经意间,张爱玲已流露出了对这个尘世最大的依恋。
  她告诉读者:“在一切都不可靠的社会里,只有金钱和孩子着实一些。”张爱玲小时候家里有铜床,雕花桌子,高脚银碟子,狼皮褥子。张爱玲死的时候是倒在家里的地毯上,被发现时已死六七天了。
  她要的就是没有一朵花、没有一滴眼泪送她退场。张爱玲,一个世纪的喧嚣华丽,风吹云散的寓言……
   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编辑 王琳琳)
其他文献
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 ——《这些人,那些事》  书名:阿勒泰的角落  作者:李娟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页数:272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女,籍贯四川遂宁,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苏市车排子镇),1999年
摘要:本文意在打破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传统模式,构建小学生的“大英语”教学模式,通过追求基于主题的大格局、制定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大目标、设计嵌入评价的大任务、开展促进学生素养的大反思等过程,最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单元学习;核心素养;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19-2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小学生学习英
在学校,杨凌洁身兼数职,既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也是学校教导处干事,还是创客工作室的负责人。繁杂的工作不仅没有扰乱生活步调,还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如何达成教学质量与工作数量之间的良好平衡,杨凌洁有一件秘密武器,那就是“创新”。她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不局限于学科、喜欢将创新性想法付诸实践的教师,“比起教授学生知识技术,我更看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为“在这个知识大爆炸时代,‘硬盘型’学生已经无法适
五月天出道以来第八张专辑的主打單曲《诺亚方舟》在2011年11月30日正式推出,这首歌也成了五月天2012世界巡回演唱会主题曲。  整张专辑创作时的灵感延续到演唱会中,“诺亚方舟”的演唱会主轴概念是由主唱阿信提出,面对人们对于未来的不安感,五月天决定通过这样一台演唱会与歌迷一同鼓起勇气用信心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而演唱会的英文名称“NOWHERE”概念则是由团员玛莎提出,除了彰显五月天演唱会一向“
摘 要:小型乐器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需求,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因此,在目前初中音乐课程中,教师应当巧妙地运用小型乐器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让学生在动静结合中更好地完成对音乐知识的认知。  关键词:初中音乐;小型乐器;兴趣;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
当人们在欣赏绿枝上那一片姹紫嫣红时,  当人们在赞美枝头上那一串硕果累累时,  当人们在收成田野里那一路稻谷飘香时,  人们可曾想起你——泥土,  若没有黑黝黝的你,  哪里有满眼的纷呈?  哪里有满口的香甜?  哪里有满仓的喜悦?  你痛苦分娩,我们破土而出;  你辛勤哺育,我们茁壮成长;  你日夜操劳,我们享受其中;  你默默无闻。奉献你的所有,  从不言艰辛,从没有抱怨,  你只是说:  “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假如没有它,世界都将是永恒的黑暗。眼睛的构造是怎样的?它又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五彩斑斓呢?    在电视广告中,大家时常能见到某某数码相机已经达到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像素,可以拍摄出非常清晰的照片,让人赞叹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可是您知道吗,如果一定要把人眼跟数码相机进行类比的话,它的像素可达1亿以上!跟人眼一比,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照相机就像是小孩的玩具。    你的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但也要先摸清自己的体质。从中医来说,脾胃热和寒的人群都容易引发胃部问题,热包括体内湿邪、湿热、食积等,这类人的热量总体摄入偏多,而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导致产生了肝火,肝胃不和、肝胃郁火都会对胃造成直接影响,需要清热去火。寒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胃虚寒,需要补气血温阳气,李志红主任针对这类人群推荐了一款养胃汤:太子参15克,生黄芪30克,柴胡3克,当归、仙灵脾各10克,加水煮开即可。 
鼻子不通气,生活好没趣    是感冒还是患了慢性鼻炎?  感冒就是急性鼻炎,它往往呈自限性,7~12天即可痊愈。而慢性鼻炎病程较长,反复迁延不愈,多表现为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以及头胀等,没有感冒常有的发烧、咽喉痛以及全身不适等现象。屡次得急性鼻炎或治疗不彻底,鼻腔黏膜无法恢复正常,可演变成慢性鼻炎。但更多的慢性鼻炎与全身因素、鼻腔局部因素和职业及环境因素有关。现代观点认为,慢性鼻炎与免疫机制有关
眼花不要乱用药 王健瑚    李东今年57岁。一个多月前,忽然感觉左眼发花,眼前就像有分泌物擦不尽一样。到医院五官科检查,双眼视力除有老花外无明显降低,诊断为慢性结膜炎。用了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几天后眼花症状无明显改变。又到另一家医院检查,医生开了阿昔洛韦眼药水。但使用几天后,症状并无明显好转。一个多月过去了,李东仍然觉得眼花,他很纳闷,这究竟是什么眼病呢?  李东的情况,应考虑是否患了玻璃体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