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故事,孕育成功的思想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bi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史上,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进程中,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现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作为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已被载入史册,而且因为,在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的30年中,南京高职校在学习德国先进经验和成果的同时,通过自己30年的艰苦探索与不断创新,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活力。
  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了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启示良多。作为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普遍规律,起伏涨落,也必然体现在30年来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之中。
  中国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期,大致在1978至1998年。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领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回落期,大约在1995至2002年。在世纪交替之际,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下滑,从高峰走向低谷。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期,应该自2003年到现在。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和“十二五”规划启动之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从数量、速度层面向质量、效益层面发展。
  南京高职校,同样在经历了这三个发展阶段的洗礼之后,于30年践行的风雨“双元路”的征程之中,显示其敢为人先的精神:从“复制”到“模仿”,从“改造”到“创新”,探索出一条可行而有效的“本土化”之路!
  是啊,30年的实践,成就了南京高职校许许多多成功的故事:博世西门子电器(江苏)有限公司项目是在中国“复制”德国原版“双元制”的典型;“环强班”是中国企业家选择性移植“双元制”,实现中国企业和职业学校“模仿”德国“双元制”的范例;楼宇智能化专业是用中国行业企业需求“改造”德国“双元制”的探究;而五年制电子商务专业,则是在没有德国相关专业可借鉴的情况下,所创新的中国“双元制”的“样板”。这些成功的故事,无一不是在直面“众说纷纭双元制”的质疑与迷惑之中,学校向世人展示的最好答卷。
  在这30年的实践之中,其最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学校从自身经历的许许多多的成功故事之中,或者说是在科学与严谨的“追问”之中,所梳理出来那些闪光的成功思想:对“先天不足的土壤”必须进行“改良”,所以,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要形成“组合拳”,高效能的实训实习基地——“建筑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要凸显“重实践、重技能”的理念,高技能的课程应把握“综合性、情境性、成果性”的原则。
  基于此,南京高职校又将这些成功的思想归纳成成功的经验:
  “一析精髓”——“与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这是对学习与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文化精髓的理解与提炼。
  “二持‘三心’”——“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做事”和“以恒心促前进”。这是对学习与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性思考的真谛与升华。
  “三借‘外力’”——“上级的政策扶持”、“外部的经费支持”、“迅捷的信息来源”、“广泛的资源配置”。这是对学习与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保障条件的阐述与把控。
  因此,学校30年的“双元路”表明,职业教育借鉴人类文明中一切于我有利之事物,首要的是必须采取“拿来主义”,这是前提;重要的是引进吸收后的“本土化”,这是方向;遵循的是“重实践,重技能”,这是根本;坚持的则是人才培养的“创新”,这是目标。
  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一个国家的发展已不能独善其身。只有融入世界的发展,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的好经验,这个国家才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突飞猛进的成果,是与中国博采世界各国众长分不开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同样,也成就了中国的职业教育。回溯中国职业教育30多年的发展,一个重大的启示就是:中国职业教育只有拓展全球化的大视野,运作现代化的大手笔,才能在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精髓的本土化进程之中,去创造、创新、创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引发的新困境,也促使世界各国对职业教育功能的新思考。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表现良好的两个国家,一是坚持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德国,一是坚持工业化的改革开放的中国,两国始终依据产业结构的需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发展的重要甚至首要地位。历史的经验告诉世人:“实体经济 职业教育”,这八个字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面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包括凸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把握其发展的趋势,并在认识这一趋势与顺应这一趋势的基础上,助推中国职业教育进一步的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以笔者的观察,世界职业教育正处在横向——定界到跨界的拓展、纵向——定阶到进阶的提升、纵横——应然与实然的互补这三个维度的演变之中。由此,在横向维度,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存在着从狭义到广义、从刚性到柔性、从双轨到双元、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综合、从双边到多边、从多样到一体、从赋魅到祛魅之发展趋势;在纵向维度,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存在着从层次到类型、从经验到策略、从低端到高端、从低段到高段、从新手到专家、从定格到升格、从等外到等值、从排斥到全纳之发展趋势;而在纵横维度,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则存在着整体与细节的集成、分离与契合的承接、继承与改革的交集、数量与质量的权衡、功利与人本的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异同、推陈与出新的因袭、自主与协同的联袂之发展趋势。
  我相信,已成长为“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一定会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程之中获得如下共识:在“旅行者说——拿来主义——比较选择——本土化”这“四阶段说”的基础上,通过“原型研究”,进而“比较研究”,直至“内涵研究”,在“复制——重构——迁移——创新”之中,在顺应与把握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之中,准确定位,认准方向,制定措施,一定会有新发现、新发展、新创造。
  驰骋才知世界大,斟酌倍感方寸深。这是我们基于共勉的期待。
  (作者单位: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其他文献
不管如何选择,校企合作的基础是校企“双赢”和共同“发展”,而不是任何一方的“单利”。对职业学校而言,追求的“利”不仅是“为了让闲置的机器产生效益”“让企业承担相关的费用”,更重要的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营造“学校环境中的企业”和“企业环境中的学校”,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共定、实习实训与生产基地的共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共管、教学考核与教育评价的共鉴以及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共融。
技工院校的基础学科,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支撑着后续的专业教学,所以基础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弥足重要。下面,笔者通过swot分析法厘清了内外部情况,以及当前的优势与劣势,期望能够为基础学科的发展提供方向。  一、技工院校基础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strengths)  技工院校的教师队伍一旦吸收进新鲜血液,那么教师的留存一般会比较稳定。有了稳定的教学时间,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展开科研工作。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复习课是重中之重,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如果教师能把之前所学的碎片化知识进行分门别类,重新整合、连接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对学生学习化学有很大帮助。化学专题复习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而如何上好初中化学专题复习课,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初中化学 专题复习 知识网络  一、专题复习的重要性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在总复习阶段占有重要地位,上好复习课能
主要创新点:  1.创新了人才培养理念  在与国际酒店教育机构合作过程中,作为一所初中后五年一贯制职业学校,我校由2004―2010年的简单模仿,到2011―2013年的借鉴创新,逐步明确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流利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国际型酒店管理知识和经营规则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国际核心课程教材与本土特色课程教材有机融合,构成了新的课程教材体系;中外学生混合编班、全英文
从日前召开的“2009上海职业教育合作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印染行业的技术人员紧缺、后备力量不足,急需职校学生补充新鲜血液。  据上海印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祥兴介绍,近年来,我国印染产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跃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印染产量的60%,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染料出口国。但我国印染行业目前紧缺创新人才。一些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印染行业工作较苦较累而不愿从事,因此,印染行业的染化剂、助剂等
到职校去采访,会听到有教师这样说:十八大提出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个概念挺激动人心的,好像一下子就把目前的职业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但是,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为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我们又如何到达这个“现代职业教育”呢?说起来还是有些迷茫。我想,有类似困惑的职教人恐怕不在少数,所以,就尝试着来琢磨琢磨这个“现代”。  组织这次笔谈的过程中还颇有一些波折:一位作者觉得这样的话题太过“宏大
摘要: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讨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几何图形 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识别与几何构造是教学的重点,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良好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发展立体思维与空间认知,为今后学习空间几何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足够的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人们发展和创造的基础,职业能力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有些能力可以通过传授和训练提高,有些能力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才能获得。许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的成绩、对行业领域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取决于其职业能力状况,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课例的研发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有意识
读完这则案例,我陷入沉思:为什么职业院校只有建筑专业有如此规模的“插班生”,其他专业怎么未能看到类似的现象?纵观职业院校建筑专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职业院校建筑专业涌来许多“插班生”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揭示的恰恰是专业发展与行业发展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规格上的有效对接问题。  一是产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保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规律。建筑业历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  “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当下职教界一个热门词汇,已从学术词汇演变为社会词汇,颇受公众的关注。“职业教育吸引力”究竟何许?我们应如何考量?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首先是由欧盟提出来的,在欧盟制定的《里斯本战略》(2000)中,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被认为是促进社会包容与和谐,增强公民流动性和就业能力及发展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1]。欧盟在多个报告中都提到,劳动能力人口中资格水平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