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教学的提升效能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环节组成,而各环节之中又包含了许多细节。通过这些细节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升语篇教学的效能。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学力层次,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尤其应该关注教学行为的细节,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语言的习得。
  情景创设——巧用生活释真情
  语言学习需要一定的情景。语篇教学若能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就增加了学习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的第一个应该注重之点,是儿童在没有教育之前,有一种先生的本能、情性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依据,为基础,不然便没有教育可施。” 比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下同)5B Unit7 A busy day的语篇时,上课老师指着自己特意配戴的红臂章说:“Today I am on duty.I go to school early and go home late.I am very busy.”然后,老师询问今天班级中哪位学生值日,通常值日生做些什么?学生述说了一大堆事情之后,感受到了值日的忙碌,老师引导学生真情表达:“XXX is on duty today. He is really busy.”再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t the weekends的语篇时,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短语“learn…from…”,引用了相关的生活情景,促使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
  师:(Pictures)My father teaches me Art.I learn Art from him.
  生1:Miss Xu teaches us Chinese. We learn Chinese from her.
  生2:Mr Jin teaches us Maths.We learn Maths from him.
  生3:Miss Chen teaches us English.We learn English from her.
  师:They help us a lot.We love them very much.
  在这个教学细节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真实经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欲,同时也流露了学生热爱学习感恩老师的真情实感。
  语用体验——真实自然提能力
  语篇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一些教师设计的活动往往以机械操练为主,看似师生对答如流,非常热闹,但是实质上学生只是鹦鹉学舌,嘴上说说而已,过后就忘了,在真实的场景中并不会运用语言,没有真正提高语言能力。因此,在机械操练的基础之上,教师还应该设计意义操练,增强学生的人文经历,鼓励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感受、思想等,提高语用体验的层次。
  话题凸显——把握整体启智慧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每册教材由8个至12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话题,比如Plus and minus、Hobbies、Shapes、Holidays等。单元话题把教材中这一单元各板块的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的功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杜威认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但是,有的教师没有从单元话题的整体角度,处理各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把语篇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进行教学,脱离了单元话题。
  例如,有位老师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7 After school的语篇时,在上课之前就写好了课题,语篇教学时也没有围绕学生丰富的课外活动展开,主题不明确,学了语篇之后学生大概知道了张三在干什么,李四在干什么等一些零碎的东西。这样粗线条的教学导致学生不清楚本单元的语篇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不利于学生的认知构建。相反,另一位老師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的语篇时,始终围绕“笔友”的话题组织开展教学,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细心思考主人公刘涛的笔友是谁、笔友的基本信息、可以与笔友交流什么内容、能否成为好朋友等问题,思路清晰细腻,学生理解透彻,其思维与交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教学细节虽然细微,但细微之处显示着智慧;教学细节虽然微小,但微小之处体现出艺术;教学细节虽然琐碎,但琐碎之处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深深的关切。随着英语教师对语篇教学的深入研究,必将更有成效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顺应语言习得的规律,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大幅度提高语篇教学的效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眼睛、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其主旨就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自觉自主地学习。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教师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从而达到自我提升,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舞台。  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感知课文,初读 课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课上,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变化为前提的。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定位自己的角色,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改变?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教学角色的发展变化来说,教师的职责和作用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更专业更本质的一种基本解读应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
在现今教育研究领域中,基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学教育乃至更高层次教育质量的保障。现阶段实施的普通中学体育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系上蕴含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寻求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向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就计算机辅助教学而言,高效率
“自能学习卓越课堂”,就是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状态三位一体最大程度地优化,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在自能学习中,“自”包括“自己、自主”,即自己要学,自己主动学;“能”包含“能动、能够、能力”。其中,“能动”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即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够有方法地学习;“能力”就是科学高效地学习。所谓自能学习,就是让学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以“四基”为目标做教学设计时,要以生为本、了解学情,要从单纯考察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基础起,更深入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设计更为有效的数学活动。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总是先要确立教学的目标。首先,要改变以往只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思维习惯,厘清所要帮助学生积累的活动经验目标,以此对照去考
古诗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文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文的新思路。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这似乎已成为古诗文教学的万能钥匙。由此,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文大餐,被教师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学生只能机械“翻译”,苦苦背诵。缺乏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缺乏对古诗文语言文字的拍案
小学到初中,标志着学生跨入新的学习阶段,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是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中小学教师共同努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不仅体现在学生学法的衔接,更体现在教师教法的衔接。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应把中小学数学内容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对于初步接触英语的小学生,他们对英语这门学科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讲英语,如何保持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又能很好地完成枯燥的词汇教学以及更深度的小语篇教学呢?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笔者分析了起始英语如何由词汇教学过渡到小语篇教学的过程。  充分利用课堂活动  现在有一些小学英语教师不太愿意教授低年级学生学英语,相对高年级教学来说,起始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比较少的,一堂课的任务也较轻。可经常看到一些老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当前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美国教育心理家罗伯特·加涅把各种教学媒体的应用看成是学习情景中刺激学习者的组成部分,即教和学的组成部分。教学媒体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媒体又都具有自己的功能、特点和局限性,一种媒体的局限性往往又能由其它媒体的优越性来补充。在诸多教学媒体中,笔者认为计算机这一媒体的优势最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計算机对文字、图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