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仪器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使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ctivexi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由上课教师介绍实验所用的仪器,如何使用,注意事项,个别仪器只能眼观、不能手动,就是可以摆弄的仪器,也得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来完成,总是怕弄坏了仪器,学生失去自主观察和动手学习的兴趣.物理教学也只是到初三、高三才注重中考、高考前的实验理论总复习,注重实验内容的提高和拓展,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往往是纸上谈兵.忽视物理教学阶段中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学,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相违背的.下面就中学物理实验仪器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观点.
  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才会感受到物理真实有用.实验仪器是实施物理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始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真正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新课程更加重视实验,重视实验仪器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物理教学的每个环节应自始至终贯彻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实验仪器在教学中的独特性和使用性,应将传统的菜单式介绍改变为对实验仪器进行探究式的使用.
  1对仪器结构、原理的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一些报废或更换的旧仪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拆分和组合,探究各种仪器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才能发现仪器设计的科学性、巧妙性,才能更好的使用这类仪器,对仪器的设计、构造提出建议和改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如电压表、电流表、多用表使用,这些实验仪表均由磁电式电流表头改装而成的.让学生充分探究磁电式电流表的设计、结构、原理,指针位置与测量准确性、指针偏转的角度与通过表头的电流成正比的关系,来更好地理解直流电表的连接方式,了解多用表设计思想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欧姆档刻度的非线性以及把多用表作为电压表、电流表使用时与作为欧姆表使用时在结构上的区别.对多用表内部电路的拆分与讲解,将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电学问题.又如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让学生充分探究该仪器的设计、结构、计时原理、所使用的电源要求,才能对利用它来研究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解决.
  2对仪器量程的探究
  学生在充分了解实验仪器的基础上,才能对仪器进行恰当的选择.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和分度值,学生在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前,应弄清仪器的量程,并且能估计被测对象的情况,选用适当量程,避免超过量程而可能损坏仪器.同时,要根据测量精确度选择合适分度值的仪器.教师在教学使用时,应引导并示范观察仪器上的标识,例如: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在铭牌标志上最大称量就是量程,感量就是分度值.根据量筒上标的最大值和单位得出量程,从每大格计算出每小格数值就是分度值.让学生养成从标识或说明书上获取量程分度值信息的习惯.决不能让学生等老师告诉他,然后死记,一定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对仪器读数原则的探究
  教学中应让学生探究并掌握正确的读数,有意识地加强有效数字的教学,这是仪器使用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教学中教师应时常注意并加以引导,尤其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要学会正确读数的姿势,虽然各种情况读数姿势说法不同,归纳起来实质就是视线要正对,不能斜视.如: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要视线垂直于刻度板,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时,也是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并且正对指针;温度计和量筒上读数时,眼视线应与液面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若是凹形液面,以凹面为准,凸形液面,以凸面为准.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会分清仪器的每大格和每小格的刻度值,精确测量会从最小刻度之间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有时估计读数四舍五入等.中学阶段不需估读的实验仪器有: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需估读的实验仪器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天平、弹簧秤、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多用表,需要估读的中学阶段一般要求是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对仪器装置组合及连接方式的探究
  根据实验探究意图来组合实验装置,应该注意组合装置的布局合理、线路清楚,调节、观察、读数方便.仪器的底座调整,滑线变阻器的初始位置调整,仪表档位、零点调整,光具组共轴调整等等;每次测量前都应注意例行检查,组合是否正确?装置是否处于规定的初始状态?如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及其适用条件,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贯穿整个电学教学过程,是电学学习和设计实验的基本要求,它们各有什么特点,适用条件,选择的根据等.在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实验探究中都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探究来弄清区别,也可以设计一个分别采用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来研究的小实验,让学生动手完成,加深印象.在调节电学实验装置的初、末状态时,不可忽视各种形式的电键(单刀单掷、单刀双掷、双刀双掷)的探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不同功能的电键,甚至利用传感器等信息技术的实验仪器,帮助学生完成各种实验探究,有利学生理解其控制作用及连接方式,体现物理学科的时代性.
  5对仪器规范操作的探究
  实验探究中对每一步操作都要能明确其中道理,了解它的作用和可能的结果.对实验仪器操作要规范,不得违反操作禁令.例如,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在待测液体的中间测,不得用温度计作搅拌器;电表读数必须视线与表盘垂直,有反射镜时应让指针和像重合;调节天平时要先调节底座水平,游码拨到左端再调节横梁平衡,不得用手去拿砝码;光学镜面不得用手去拿或擦;电学实验接线必须在接线柱上,暂停实验时应切短电源;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或校正零点,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不准确.对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等应学会调整零点,对刻度尺之类的仪器,还要学会零误差修正,让学生懂得零点是相对的,零误差的修正在生产上有普遍意义.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测摆长用厘米刻度尺,而测摆球的直径用游标卡尺,这就要求学生懂得在实验中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
  物理课程中的所有实验,都是用一些基本实验仪器来完成,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各种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是最基本的要求.对实验仪器的探究式使用,学生从实验仪器的设计、结构、原理、使用方法中获得灵感,在探究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现了物理教学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将会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充分挖掘课程知识的生活元素,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经验之上.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技能和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即是指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中生活元素的基础上,联系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场景,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
期刊
进入初三的总复习阶段,老师们都会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试题,如不加筛选一个题可能在不同试卷中出现多次,而且相似的题目也很多。但如果老师善于总结、整理,是可以避免类似的不必要的浪费的。如纵观2014年山东省17地市的物理学业水平考试题,会发现有7个市直接在“实验探究题”中,考到“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而其他的地市在“实验探究题”中也至少有一电学实验题,多以实物图的连接或改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
期刊
合作探究是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一种非常适用的教学模式.合作探究的过程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得以凸显,大家在交流合作的同时也能够逐渐深化对于很多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尤其是有助于对于一些疑难问题的思考,合作探究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将这些问题得以解答.教师要在课堂上更加鼓励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要让大家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深化自己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物理素
期刊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是中考物理实验综合考察的重要内容,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学会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因此教会学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
期刊
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创新、生成的课堂,那么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课堂生长点在哪里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生长点1: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能认识到物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物理的应用价值”.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期刊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来体现的,微机系统能直观地展现数字、图片等,提供具体直观的形象给学生,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屏幕上的彩色画面,能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从而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和热情。物理教学采用多媒体后,由于其声音和图像并茂的特色,刺激不单一,使得由刺激内容引起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始终处于优势兴奋状态,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生鲜”物理教学,让物理教学充满了魅力。  
期刊
一篇文章,不管有多少段,其结构不外乎由引言(introduction)、正文(body)和结尾(conclusion)三大部分组成.rn一、引言的写法rn1.主题句法: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主题或亮出作者对
现代科学任何分支的发展和成熟,概念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的核心内容,掌握其核心概念也是关键.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经验的物理教师最关注是物理核心概念的教学,相当多的学生进入高中物理学习感到困难的原因也是核心概念的学习不理想.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做法值得讲究,笔者认为至少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多管齐下解决这一高中物理教学的瓶颈.  1 以趣味性创新小实验构建概念探究的情景  生活中时时刻
期刊
假如能够做到永不妥协,那自然很好。但是生活告诉我们:永不妥协是不可能的。看一看这个世界,就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妥协。树要向阳光妥协。在无任何外力影响时,树总是向着阳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类的延续、发展。受教育者能够使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智慧,掌握技能,提高认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经过多年教育改革,我们不可否认,在今天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很大程度是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每节课都会出现相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