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归纳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是将来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初中数学教学占据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广大教师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归纳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剖析事物的方式之一,帮助学生掌握归纳和推理的思维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数学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归纳;推理;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08
  归纳推理是一种探索、挖掘知识的重要方式,在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以及解决数学难题时可以根据关键信息去推理脉络,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从而得到解答。学生与教师都需要明白,学习数学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最终的结果,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具备持续发展性以及科学性。只有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独立自主地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作用,从而收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归纳和推理的方法,为学生将来的数学发展奠定基础。
  一、明确适用对象的范围
  我国新课改标准指出,所有教学内容都应该围绕学生更好地“学”展开。把“以生为本”作为主要核心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思想和主观意愿。归纳推理法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发现抽象知识点的规律,从而具化其形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目的。想要实现学生自主、主动进行推理和归纳的目的,那么教师必须要明确适用的范围,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关键之一。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适用范围。首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科学地、有目的地授予学生归纳推理的方法,要筛选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内容进行专题讲解和使用;其次,还要有目的地进行练习和测验,随时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当然在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检测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不应太难或太简,太难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太简又不能得到有效的思维锻炼,检测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比如在学习“实数”这一章节时,在整理章节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安排归纳推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学习经验总结,有序有条理地把该章节的知识点一一写下来,作为家庭作业反馈给教师。那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推理整个章节的脉络,然后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一个示范案例:推理,所有的三角形分为三类,其中一个角大于90度的叫钝角三角形,若一个角等于90度叫直角三角形,小于90度的叫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相加等于180度,直角三角形三个角相加等于180度,钝角三角形三个角相加等于180度;归纳,所有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都等于180度。那么学生就会按照此类方法去归纳推理“实数”这个章节的知识点。例:实数分为两类,有理数和无理数;其中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它们可以是有限和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分为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它们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给学生营造情境
  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宜地弱化“教”的作用,更多的是以引导和点评的角色。学生的“学”应该是主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是比较枯燥的学科,而且学习内容难度随着年级的增加也在不断递增,使学生学习起来越发困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生参与课堂,并积极主动地运用归纳推理法,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学习的要领,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爱上数学学习。
  三、归纳推理在几何题中的应用
  几何题是初中考试的必考题型,考验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分析能力等,几何题的得分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成绩。其实,每种题型都有其规律和技巧,只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并反复练习,就能将各种几何题悉数掌握。学生在考试中就能有条不紊地审题和分析,提高正确率。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把所有的计算公式整理在一起,然后记忆并且达到熟练的地步;其次,教师统筹各种必考的考试题型,把它们分门别类,直接套用公式的归为一类,需要添加辅助线的归为一类等;最后,把归类好的题型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审题,同时可以对照之前准备好的公式清单,把可以用的上的公式先列在旁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形成归纳推理的习惯。
  教师还应总结解题技巧,比如总结解几何体应用题时常见的做辅助线的方法。几何题中,如果给出中点或中线,可以考虑过中点作中位线或把中线延长一倍来解决相关问题;在做线段正面类的题型时,常用的方法是做平行线,作平行线时往往是保留结论中的一个比,然后通过一个中间比与结论中的另一个比联系起来;在解梯形应用题常用的做辅助线的方法:1. 过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垂线;2. 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腰的平行线;3. 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4. 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5. 过上底一端点和一腰中点的直线与下底的延长线相交等。将这些方法一一总结给学生,学生在解题时就有推理依据,从而轻松找到突破点。
  四、结语
  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式,采用各种有效手段丰富教材內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归纳推理法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已经多年,虽然收获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上是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归纳推理法的简单方式,希望广大教师可以一同探讨和改进归纳推理教学法,给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彩娟,李忠海.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归纳推理的应用[J].中国教学教育(初中版),2010(4).
  [2] 申介美.归纳推理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4(33).
  (作者单位:四川省开江县甘棠初级中学 636250)
其他文献
摘要:八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呈现严重两极分化,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前不能很好地预习,课上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课后又不能及时复习,从而导致词汇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这又直接抑制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兴趣,最终导致部分学生放弃学英语。本文就浅要谈讨了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策略,以期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学习策略;拼读;记忆;同化;词性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物理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高一物理难教难学,这是由于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在学习上出现了“跃迁”.这种“跃迁”即是由较低的学习阶段向较高的学习阶段的发展,此时由于教学内容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电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不需要动脑筋,孩子把电视机当做保姆,很难自主阅读,因而会导致孩子懒惰。要致力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个综合性的培养,
期刊
课堂是生命交互、共同成长的一个场所,所以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激发,师生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背
摘要:随着我国对人才整体素质的要求日渐增高,以及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便成为学校重视的主力军。而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语言,对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词汇作为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便需要学生不斷的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加以记忆。但就当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依旧遵循着陈旧的死记硬背方式,对词汇的掌握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当下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所存在的不足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村级初中,这里的学生基础较差,每年招收的学生语文和数学总分比镇中学招收的分数低20%左右,甚至可以这样说,有些学生连基本的乘法表都记不住.经过大量调查,
摘要: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质疑问难的地方,是通过自主活动探寻真理的地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情感交流、共享、共进充满活力的过程。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11  一、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提高  课堂教学提问
“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并从中获取知识及科学的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富有成效地实施探究式学习
物理估算,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的方法,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基础,依据一些物理常量和生活的经验常识,对所求的物理量进行大致的数据范围或数量级的推算.这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最为显著的弊端就是没有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从而促使教学质量无法得以保障。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不会主张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本文则就问题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原则以及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12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