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大学城规划和建设基本完成,但其功能尚处于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大学城各种功能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完善。广州大学城整体规划布局和硬件建设基本完成,功能日臻完善,各校园间距离较近,在课程教育方面需要紧密合作。基于大学课程互享的理念,围绕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思考和阐述,探索其意义和具体方案。大学本科课程在大学城内互享,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人才,为本科教育课程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大学城规划和建设基本完成,但其功能尚处于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大学城各种功能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完善。广州大学城整体规划布局和硬件建设基本完成,功能日臻完善,各校园间距离较近,在课程教育方面需要紧密合作。基于大学课程互享的理念,围绕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思考和阐述,探索其意义和具体方案。大学本科课程在大学城内互享,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人才,为本科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育更优秀的人才,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大学城;本科教育;课程互享;现代教学制度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基于‘对分课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互动提升研究”(2020JKDY036)
[作者简介] 李江超(1976—),男,河北晋州人,博士,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从国际化能力培养、国际化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人才培养合作等四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确定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国际工程实践能力的主导地位,提升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材料类;人才培养;创新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063
摘要: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在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对于培养大学生国家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所体现出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为我们培养大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拓展空间和实践途径,它的特征与大学生责任感教育高度契合,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项目和家庭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实践作用。 關键词:红色文化进校园;大学生责任感;实践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促进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以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为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区级国际贸易特色专业核心专业课程建设系列项目“移动学习环境下电子
[摘 要] 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市场对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为例,以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为主线,从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构建、专业群建设思路、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给出了专业群建设的结构、思路及目标,提出了“校企联动、精准共育”的“222”工学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 在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实施背景下,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线下课程目前在各高校占比最高,因此做好线下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对于新时代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专业课——矿业环境污染治理为例,在分析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该课程基于OBE理念在目标定位、内容选取、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举措与实
摘要:本文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以青岛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学生为研究和实践对象,探索出了一种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型模式。首先,以導师为核心,以项目为依托,提高其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其次,通过开展横向和纵向课题,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后,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进一步增强其社会适应力。实践表明,青岛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
摘要:本文以《采油工程》课程为例,探索了“雨课堂”、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载体与常规课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沟通渠道的多样性,扩展了学生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雨课堂;微信公众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01-02 一、引言 专业主干课不同于
摘要:《中国地质学》是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典型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国地质学》实验课教学活动中,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对地球科学各基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分析地质图件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中国地质学;对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
摘要:数学建模是用数学知识与数学软件相结合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笔者学院数学建模竞赛的赛前现状、培训模式做了分析和探索,对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三段一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258-02 自1992年起,在中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
[摘 要]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重心已经发生转移,更加强调教学质量的提升。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少学校纷纷响应教育部号召,建设新工科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以解决我国在此方面人才短缺问题。以金陵科技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的主要背景、主要目标、现有基础、新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案与流程,希望为学生创设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关